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布穀鳥的呼喚讀後感

布穀鳥的呼喚讀後感(一)

這個暑假,在我閒暇的時間裡我讀了一些書,有科幻的,有言情的,也有偵探的。在這些書裡,我最喜歡羅伯特·加爾布雷斯的《布穀鳥的呼喚》。羅伯特·加爾布雷斯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的筆名。這是部引人入勝而優雅的推理小說,瀰漫著濃郁的英倫氣息:梅菲爾區高尚靜謐的街景,東區的后街酒吧,喧嚷的蘇荷區。《布穀鳥的呼喚》是部傑作,偵探科莫蘭斯特萊克的首秀。這部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在雪夜,一個痲煩纏身的女模從倫敦上流社區的一處陽台墜落。她被認為是自殺。但她的哥哥懷疑另有隱情,於是請私人偵探科莫蘭斯特萊克調查。

斯特萊克是個身心曾遭重創的退伍軍人,生活一團混亂。這個案子化解了他的財務危機,但他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他深入女模複雜的世界,黑暗的真相一一浮出水面,而他離致命危險也越來越近……

「就像書中受傷的主人公,加爾布雷思這部推理小說首作本身也夠堅冷強硬。《布穀鳥的呼喚》深入光鮮的上流社會,也深入人類心靈黑暗的深處。一次饒有趣味的閱讀,作者前途無量。」《爪背》作者邁克·庫伯這樣評論。

這本書中的內容十分十分生動,引人入勝,讓我一拿起就放不下,這本書中的描寫細緻,讓我意猶未盡。如果有下一部,我一定繼續看。

布穀鳥的呼喚讀後感(二)

對於這本書我的感想是:描寫和敘述的功力都是很上乘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得到了書評界一致好評的原因,這絕對不是一本如同書最後介紹的一個毫無寫作經驗的退伍軍人能夠寫出來的,我覺得這也算是羅琳阿姨作品中一貫風格的延續。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本書的情節處理方面很有問題,作為一本偵探推理小說而言是很失敗的,我個人認為推理小說重在情節,而羅琳阿姨將大量的筆墨集中在對上流社會聚會、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以及居住環境的描寫上,這在我看來是很不合適的。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自以為是、內心陰暗缺少關愛的兇手找了個自認為會同情自己的偵探來查自己的案件結果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故事。作為一本偵探小說對並不是案件關鍵的事物上著墨太多讓我實在很難以忍受,而最後的草草結局也讓人非常無語。所以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文學功力深厚但是內容單薄的作品。如果這不是羅琳阿姨的書的話很難想像我能完整地看下來。

布穀鳥的呼喚讀後感(三)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書的封面很有詩意。看完後,我卻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這是一本披著偵探小說外衣的辛辣諷刺。

都聽說過一個成語:鳩占鵲巢。杜鵑不會做巢,常強占喜鵲的巢,並發出悽厲的叫聲以從養父母那裡得到食物。《布穀鳥的呼喚》講述了一個偵探的故事。一個超級名模在雪夜中墜下陽台,儘管被警方認定為自殺,但她的哥哥卻懷疑另有隱情,並聘請私人偵探斯特萊克調查。斯特萊克一名退伍老兵,在阿富汗戰場失去了一條腿,不修邊幅,生活一團糟,之所以接這個案件,只是希望暫時擺脫困擾自己的財務危機。隨著調查的深入,他發現自己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不僅案件另有隱情,同時自己也面臨致命威脅。

小說充滿了英國元素,高尚靜謐的街景,繁華的后街酒吧,人聲喧嚷的蘇荷區。可是,羅伯特·加爾布雷思並沒有將重點放在讚美上。文章中出現的,大多是倫敦上流社會的人物:超模,律師,製片人,設計師,搖滾巨星。在畸形的社會中,人們的價值觀被權利和金錢扭曲,人們彼此間勾心鬥角,僅憑光鮮亮麗的外表維持著危險的平衡。()不信任導致的信息不對稱,最終瓦解了這種平衡。

出場就死掉的名模盧拉,她出身上流社會,卻嗑藥、濫交、抑鬱,所以當她從自家陽台墜地身亡的時候,所有人包括警察都認為她是因為糟糕的心理狀況自殺的。「責任」在這種社會裡就是一個噱頭,「混亂的人生就該有這樣的結局」的思想早不知何時植入人們內心。將一個人的毀滅歸結為咎由自取,不是因為他們活該,而是因為人們早已經痳木,如同魯迅的小說《血饅頭》。

盧拉死後,這條爆炸性的新聞瞬間像病毒一樣傳遍了英國。可悲的是,一個生命的逝去,換來的並不是人們的同情與惋惜。她突然死亡留下的偶發空缺,使得人們的生活瞬間失去了焦點,而媒體則「恰如其分」的開始深挖各種小道信息,哪怕是從一個剛吸過毒的癮君子嘴裡套出的含糊其辭的話語,在他們眼中也如獲至寶,為了得到發布它們的先手權,得到公眾的最大關注,得到如饑似渴的公眾手裡的英鎊,媒體和狗仔已經失去了行業的底線。

在書的最前面,作者引用了一句名言:悲哀的是,聲明使不幸人盡皆知。盧拉是混血黑人,生於一個混亂的家庭,又被一個顯赫的家族收養了。這樣的出身和不正常的童年讓她生來就與眾不同,成為名模更是為她打上了高亮照明燈,將她的每一面都毫無保留的展現給完全的陌生人。她就像是商店裡擺在展示台上的商品,所有人都在看商店強加上的過度包裝,欣賞裝扮商品的綢帶,卻沒有人關注他們早已瀕臨崩潰的內心。

波伊提烏曾經說過:在厄運面前,最不幸的事曾經幸福的人。加爾布雷思也許不是個很好的偵探小說作家,但他對人性的刻畫是十分深刻的。他描述社會的黑暗,諸如空虛、欺騙、自私、謊言等,但他同時更是在追求「希望」,追求人生存的本質。在這樣一部描述名人豪華生活的作品中,最正面的角色卻是一個大學輟學的臨時工女秘書,能夠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而不去當乏味的白領,而是跟著斯特萊克默默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默默旁觀著藏在金錢背後的世態炎涼。文中盧拉到了最終也沒有得到嚮往已久的親情,而斯特萊克也沒有收穫希望中的愛情,孑然一身。

作為偵探小說,布穀鳥的劇情不緊湊,也不很激動人心;但是作為一本諷刺小說,它是成功的。通過碎片整理與層層遞進的方式,將充斥著金錢、毒品以及謊言的所謂上流社會勾勒的纖毫畢現。

小說本身是虛構的,但是反映的卻是現實的重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