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覓渡讀後感

覓渡讀後感(一)

手裡捧著一本《覓渡》,陷入沉思的境地。覓渡,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摻雜著些許哲思,襲上心頭。良久,翻開書頁,浸入另一個靈魂的另一片思緒的海,窮盡目力之所及,只為覓渡。

梁衡,在今日這個似與巨匠訣別了的時代,也算是哲人高手。國小課本上便摘、節了他一篇《跨越百年的美麗》和一篇《夏感》。當時讀之,不以為然,只覺《跨越》一篇枯燥無味,倒是《夏感》還有些韻味哲思。讀罷這兩篇後,便與梁衡在精神上又斷了聯繫,還是不以為然。 直至今日,才與梁君重逢,一路從他那「大情大理」讀至「理性人生」,既有頗多讚許,也有良多感觸,更有幾句怨言。就先從好處說起吧,依我個人之見,以梁先生游山訪水之多,若將「大情大理」幾篇寫成遊記式的文章也未嘗不可。可他偏不,只是單以風景為線索寫起,一直寫至中共黨史上幾顆明星的思想、精神,讀來大有金戈迴響、盪氣迴腸之感,更是為我這等粗通黨史但知之甚少的人物指明了一條去路。就這幾篇文章而言,總體上都與「覓渡」的中心相呼應,個人或整黨在風雨飄搖中苦苦尋覓通向彼岸的渡口,分外厚重而不壓抑,既有古蒼之意又有空靈和超脫。

「青史如鏡」更顯古意,其中兼雜詩詞格令,讀來朗朗上口,再加梁衡目光敏銳如電,稍加點撥便揭露出人物真性情,對我更是極有裨益,於我就像階梯,不用翻閱史籍,查看經典便已在腦海中勾勒出了柳、李、辛等詞人模樣。而後有「理性人生」,總體上呼應覓渡之苦、之樂、之難之餘又跟據見聞,旁徵博引地借遊覽之名行議論之實,淋漓盡致地突出了自己對藝術的熱愛。草草讀完全書,一掃前見之餘頓生讚賞、欽佩。

當然,在我看來,全書也有不足。梁君作品似有些未脫匠氣書卷氣,且猶以「山川如我」篇最重。這篇更有梁衡顯露見識之廣、飽覽山川之意,若是君子讀之當然心中坦蕩無恙,但我等真小人讀了不免橫生枝節。梁衡自以為得意的「六年磨一劍」之作《覓渡,覓渡,渡何處》,醞釀過久以至匠氣太濃,除了題目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之意,倒顯得文章平庸了。

此書最佳的立意,在我看來,就在「覓渡」二字。覓渡,既有芸芸眾生苦尋渡口、追尋真理的滄桑難盡,又有佛學眾生苦修,超渡苦海的仙風道骨和空靈。陷於「覓渡」的小小境地,我竟像是身處大千世界。是啊,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心機、智力和情感,你的渡不對我開放,我的渡你卻不理解。放眼望去,我的渡口在何方?尋尋覓覓,就算尋得又有何種方法能助我渡海,超然尋道悟理?也罷,梁衡也只教我們覓渡,還是先窮盡力量覓渡再望河求渡吧。凡事都要循序,人生也不例外。還是先覓渡再求渡的好,若真能到得彼岸,那才不負此行,而後也便可再作打算。

梁衡在追憶總理時,文末提出了一個空靈的「人格相對論」,讀完大受感動。梁衡算是求渡未果,倒開始引渡了。其實《覓渡》倒無關緊要,覓渡才是重中之重。若能讓覓渡思想迅若光速般追附我們人生,在下看來,就是將《覓渡》忘光也好,也對得起梁先生,也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覓渡。

覓渡,覓渡,吾渡何處?

覓渡讀後感(二)

《覓渡》是一本語言優美,意味雋永的散言集。這裡面有政治歷史的咀嚼,有山川風景的感懷,有人生社會的思考。人為什麼要寫文章?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回答人為什麼要讀文章。說到底,寫作與閱讀是一種供求關係。閱讀是一種精神需求,如同吃飯是一種物質需求。這種需求由低到高可分為六個層次:刺激、休閒、信息、知識、思想和審美。人總是在精神上追求這六種東西。要不然他就會感到空虛如同沒有吃飯,會感到飢餓。由於閱讀者的文化修養、職業特點不同,閱讀的層次也不同。就是同一層次的人或者同一位讀者,在不同時空、不同心情下,閱讀的內容也有不同,比如在書房裡和在捷運里讀的東西就不一樣。連毛澤東都說他喜歡豪放派,但讀一段後,又想讀婉約派,過一段,又反過來讀豪放派。閱讀是一個複雜的精神會餐,綜合充電。 閱讀複雜,寫作也就複雜。滿足休閒有閒話、笑話等讀物;滿足信息有報紙;滿足知識有專業的或普及的讀物。而滿足思想和審美這兩個較高層次,可以是專門的思想理論和美學讀物,也可以體現在其他各類讀物中。散文是一種形式短小,但又旨趣高雅的文種,它不是套用文,不以求實,而專攻虛境,主要滿足人的思想和審美這兩個較高需求的。它可以敘述任何內容,但必須見美見理。文章為思想和美感而寫,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最後一頁的還書條上赫然印著2010年12月13日,挺捨不得還的。

有些書或許只與你有一面之緣,有些卻在一面之緣後,令你心愿讓緣分繼續。

讀過梁衡,可能說他的有些文章題材,那種歷史文化背景我並不著迷也未曾接觸,但綜合起來我不得不敬佩並喜歡他的思想。很難用幾個形容詞表現他的思想、他的筆鋒究竟是怎樣的,但是他打動我,似乎讓靈魂有路可走,找到了一條優雅的道路去走。他寫《把欄桿拍遍》的辛棄疾,《亂世中的美神》李清照,和居里夫人那《跨越百年的美麗》;寫《杏花村訪酒》,訪到這個小山村在天地之間不可挪移的韻味;寫《節的聯想》《追尋那遙遠的美麗》《熱炕》《忽又重聽走西口》,思考生活的道理,思考藝術的境界,思考事業的價值。概括來,我能夠感受到他的許多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其實也是打動我的。

聽說2009屆的學長們在日本社會實踐期間,所發的調查問卷里「職業精神」一詞,是所有填寫問卷的日本人都不明白的。所以我們感嘆,在我們認為職業精神一致高尚的國度里,竟實際上並不具有關於職業精神統一的概念。無論是否在於民族語言的差別,或許我們的關注點更應放在語言所傳達的內容。同樣適於《覓渡》,書裡沒有提過這個詞語,但上述文章無不讓人感受到一種精神的勃發。

做文章,要寫大事,大情,大理。梁衡先生這樣提倡,也是這樣餞行的。喜怒哀樂並不需要掰開揉碎了幾千字地寫,因為語言並不要用來分析人的最基本的情感。能夠表現作家的精神是最好的。

當我們旅行到一個優雅的法國小鎮,或者任何世界上優美的地方,內心似乎常常被當地的某種東西打動,而說不清楚那究竟是什麼——四周的寧靜?街道的乾淨?花店老闆體貼的服務?當地人投來的熱情的微笑?記憶中只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細節可供篩選,可我們被打動的原因怕是在於所有細節的集合所營造的氛圍。《杏花村訪酒》在酒與村子的相互影響、相互浸透中搖曳出酒的醇香與村子的歷史底蘊,搖曳出美,搖曳出藝術的感動。文字給人的感動來自作者與上帝的對話,風景給人的感動來自自然靈氣與人的純美心靈的交融,那該是世界上最感人的語言,是世界上最動人的景觀。

職業精神,處處有體現。《熱炕》中的鄉村女教師,教書育人是她的事業,因為有她,村子裡的大人孩子擺脫了不識字的煩惱,幾十年來,全村上下已沒有人不是她的學生,鄰里在山裡挖出了名貴的補品,常常是第一個想到送給她。她以質樸的理想,無私的付出,收穫了幸福,創造了大愛。不同於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選擇職業的標準停留在待遇、地位,於是出現了對一個職位或一個領域擠破頭的追逐。然而所有人的價值應是會體現在眾多的不同的領域的。有人說,比起面臨眾多選擇,最大的幸福反而是沒有選擇。意思是,年輕人更要學會放下浮躁的心態,捫心自問自己的人生追求該在何處,而積極地去做事,去用自己的努力溫暖身邊的人和事,就是人最大的價值。這也成就了人的事業的最大價值。

覓渡讀後感(三)

《覓渡》是一本影響人一生的好書,也是幫助我們學會讀書、提高讀書能力的好書。梁衡是著名散文作家之一,他的經典散文作品,語言規範、情理交融、每一篇幾乎都從某個角度啟示閱讀者去體悟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讀完了梁衡的散文,我有同感,我在想,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為讀者帶來了堪為「範本」的「工巧散文」。這就不難理解,梁先生為何會成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在復旦大學附中任教的黃榮華教師說的好:握筆之人必定早與筆下之人有過精神上的衝撞、思想上的交匯,才可能袒露心靈,直逼心靈,進而寫出心靈,才能期待另一顆心靈的接引,引發讀者心靈的顫動。黃教授說的多好啊。梁衡的文章就是這樣,篇篇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我認為,只有被感情浸透了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才能打動人。讀著梁衡的文字,被那一段段意味深長、振聾發聵的歷史敘述感染:被那一個個彪炳史冊、栩栩如生的風雲人物感動,那是一種過目不忘的深刻。

他寫山水的散文集《名山大川》,雖說文思伴泉水而淙淙,主題依高岩而挺立,但我看過之後,也並不以為意。因為古往今來,寫山水的散文千姿百態,膾炙人口的名篇也比比皆是。然而,對他這本集子《覓渡》,一經過目,便覺怦然心動。研讀之後,感受更深。我敢大膽說一句:當代散文,就我看過的而言,恐怕還沒有人能超出他的藝術水準和思想內涵的深度。為什麼這樣說呢?也許有人會說沒有那麼絕對,可我的感覺就是這樣,要說不是絕對,那只能說,是我一家之言,總之,我和我的博友一起誦讀他這些文章,有一種總也說不盡的東西。

第一,從體式來看,可謂「別具一格」。當梁衡的散文《覓渡,覓渡,覓何處》、《大無大有周恩來》在文壇上兀突而出、眾口傳揚時,我曾思考過:梁衡的這些文章算什麼體式?是政論,是人物,還是抒情?讀完了他的書之後,使我找到了答案:他自己在文章中最後表述:「我寫之前沒想過這些,寫過後也說不清楚。」後來,有評論家說他這些散文是政治散文,這大概是想和他過去寫山水的文章有所區別吧。這說法也不無道理,因為在這些散文中,篇篇都與政治有關。但若據此就說是政治散文,我看不大科學。若有政治散文,勢必還要分軍事散文、經濟散文……那散文的分類就會沒完沒了。況且細細品味,你會發現,他的這些散文,主要講的並非政治。有論者又說梁衡的這些散文是人物散文。這也有證可據。如《覓渡,覓渡,覓何處》、《大無大有周恩來》、《讀韓愈》、《讀柳永》等等,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在說人。但細細品味,他又不是在「寫」人。如果是「寫」人物,那就要寫人物的音容笑貌,寫人物的豐功偉績,如司馬遷之寫《項羽本紀》、寫《陳涉世家》,如穆青之寫焦裕祿,如徐遲之寫陳景潤。然而,梁衡在寫他的人物時,在音容笑貌、豐功偉績方面卻很少涉及,常常是一筆帶過。照我看來,他是在「評」人。而評人,又不是乾乾巴巴做幾條評價。所以,若說他這些散文是人物散文,恐怕也不準確。

其實,對梁衡的散文,大可不必硬冠以什麼政治散文、人物散文、抒情散文等等。我認為,散文無非是相對韻文而言。除去詩歌,便都是散文。古往今來,一些大政治家所寫的政論,便是優美的散文。一些大文豪所寫的記、序、傳、書、墓誌、雜文等等,便是優美的散文。梁衡的這些散文,正如他自己所說,寫前寫後均沒有考慮過到底算什麼形式。正因為如此,他的散文是「文無定體」的散文,也可說是「梁衡體」的散文。在我看來,他並不是胸中先有一篇大道理,或者先有一種激情,然後再依託一個什麼「覓渡」的載體喧唱出來。他是嚴格的現實主義者。他的散文,似乎是「可遇不可求」之作。他把哲理和現實生活血肉一體地融合起來,把自然、人物和政治思想、社會組織聯繫起來,把天道和人道統一起來,活生生地表達他對政治、對社會、對人物的見解和思考。這樣的散文,你說它是政治的就是政治的,你說它是抒情的就是抒情的,你說它是人物的也是人物的……真是說來說去說不盡。

第二,從人物來看,可謂「品格高尚」。梁衡所寫的人物,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戶曉的偉人,還有文驚當世、傳之百代的文人。他們的功過,歷史早有結論,在讀者的心底,也早已有了永恆的定格,還有什麼要說的呢?梁衡卻偏偏要說。說什麼?他一不說人物的音容笑貌,二不說人物的偉業豐功,而是對人物作一番剖析,在千百年已有的定論上,再給出一個新的評價。這個評價,就是人格。人格是什麼?人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現。人之風動一世,主要在於人格。梁衡認為,一個人的偉大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他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二是他的人格。許多作者評價人物是講偉業豐功;梁衡評價人物,卻是緊緊抓住人格。抓住了人格,就抓住了人物實質。偉業豐功能說盡,人格高照無盡時。正因為如此,我看有些人物的一部傳記,恐怕還抵不上樑衡的一篇散文。

他的壓卷之作《覓渡》,是一篇評價瞿秋白的散文。秋白去世半個世紀了,為什麼人們至今以至永遠懷念他,紀念他?是因為他當過黨的領袖?是因為他的文學成就?還是因為他的從容赴死?當然有這些因素。而梁衡在散文中卻繞過這些,突出地評述了秋白對生、對死、對名的態度。對生,秋白本來才華橫溢,如果他靜坐書齋,作文、繪畫、行醫、治印,必能真正實現他的文化價值,但他不懷才自惜,一旦民族大眾需要,就以書生之軀撲向大風大浪,好像用一塊純玉代替一塊石頭,去堵決口。梁衡認為這是一種最大的無私。對死,秋白不追求轟轟烈烈,而以柔弱之軀,靠理性力量淡然處之。梁衡認為這是靠肉體的耐力和感情的傾注所無法達到的。用勇敢、堅強已無法概括他,秋白是「達到了自由階段的知識分子」。對名,秋白在生命就要畫完整句號之時,偏偏搶著寫了一篇《多餘的話》,將自己的靈魂仔仔細細剖析一遍,向世人昭示他是一個多重色彩之人。對此,梁衡寫道:「當我們只看他的事業,看他從容赴死時,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當我們再看他對自己的解剖時,他更是一座下臨深谷的高峰,風鳴林吼,奇絕險峻,給人更多的思考。」

幾十年來,描寫秋白、紀念秋白、評價秋白的文章浩如煙海,而梁衡是第一個從人格上剖析秋白,一層層逼近秋白人性的最高境界,用秋白的人格魅力在讀者心中攪起了軒然大波。難怪此文一出,先後有百多家報刊轉載,難怪秋白的女兒獨伊讀過《覓渡》之後,在致梁衡的信中說:「父親一生磨難多,爭議多,先生的一支筆概括了父親的一生,提煉了他生命的精華。讓沒有讀過黨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親的思想脈絡,和他對黨對國家的赤子之心。」「靜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謝先生將個人的思考變成了億萬人對父親的追思」。誠哉斯言!信哉斯言!記得當年《覓渡》一出,我們幾個先睹為快的人,便不約而同,相互推薦。此後的幾年裡,我讀此文不下十遍,每讀一遍,就覺得和秋白接近了一步,但又總覺得和秋白有說不盡的話。秋白一生是一幅讀不完的名畫,梁衡的《覓渡》是一篇讀不盡的散文。再如《大無大有周恩來》,照我看,是恩來百年誕辰紀念文章中最有影響的一篇。為什麼?恐怕也是因為寫了總理的人格。總理為什麼在中華大地上無處不有?是因為他的經天緯地之才?是因為他的憂國憂民之德?還是因為他的見賢思齊之明?……這當然是人人皆知的緣由。梁衡的散文,卻繞過這些,獨闢蹊徑,為總理歸納了六個「無」:死不留灰,生而無後,官而不顯,黨而不私,勞而無怨,去不留言。這六「無」,層層逼近總理人性的最高境界,這就在億萬懷念總理的讀者中,引發了刻骨銘心的、新鮮而無盡的話題。

其他如評價韓愈的《讀韓愈》、評價范仲淹的《青州說壽:一個永恆的范仲淹》等等,無一不是層層剖析,情理交融,揭示出他們閃光的人格。正因為如此,他筆下的人傑鬼雄,才能以更新、更高、更實的形象立於讀者面前,成為一幅幅讀不完的名畫。

第三,從思想來看,可謂「內涵深沉」。散文靠什麼取勝?單靠描寫?議論?詩意?抒情?恐怕不行。照我看來,散文的取勝之道,主要在於思想。這思想,就是言別人所不敢言,道別人所不能道。古往今來,凡大家之作,莫不如此。讀《出師表》,讀《諫太宗十思疏》,讀《岳陽樓記》,讀《五代史伶官傳序》等等,無不感到有一種思想在衝擊著你,啟迪著你。有時隻言片語,竟能使人幡然頓悟。讀梁衡的《覓渡》,就常有這樣的感覺。言別人所不敢言,是梁衡的膽,道別人所不能道,是梁衡的識。可以說,《覓渡》中的上乘之作,都是膽識之作。

讀《大無大有周恩來》,我覺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膽的,是講周恩來的第五個「無」:勞而無怨。起段劈頭一句就是「周總理是中國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過人才幹害了他,他的任勞任怨的品質害了他」、「他被人們作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 、「哀莫大於心死,苦莫大於心苦,但痛苦更在於心雖苦極又沒有死」,等等。多少年來,懷念周總理的文章千千萬,說到勞而無怨,都是總理為國為民,不辭辛苦。惟獨梁衡的文章將「辛苦」改成了「苦」。一個「苦」字,()本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梁衡硬是用一枝筆,挑破了這層紙。一字之差,石破天驚。圍繞一個「苦」字,真真讓人一讀三嘆!在《紅毛線,藍毛線》中,講到劉少奇在西柏坡召開全國土改工作會議,梁衡又直言寫道:「會場沒有沙發,沒有麥克風,沒有茶水,更沒有熱毛巾。這是一個真正的會議,一個捨棄了一切形式,只剩下內容只剩下思想的會議。今天,當我們看這個小桌,這個會場時,才頓然悟到,開會本來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工作,大家來到一起是為了接受新思想,通過交流碰撞產生新思想,其他都是多餘的,都是附加上去的。可惜後來這種附加越來越多。」面對時弊,這段議論又能引發多少話題!類似上述的直陳胸臆的文字,在《覓渡》中還能舉出許多。雖說當今世道清明,但要實話直說,也不是沒有忌諱。沒有膽量,恐怕是難以做到的。

梁衡寫人物的篇章,常常是由人及理,由事及理,由情及理,而又信筆所至,生髮出一番議論。這議論,不管是片言隻語,抑或是洋洋灑灑,多能做到言必己出,見解獨到。拿起《覓渡》信手翻翻,就可以找到富有哲理的句子或段落。比如「當人格的力量達到一定強度時,它就會迅如光速而追附萬物,穹廬空間而護佑生靈」、「歷史記住了秦皇漢武,也同樣記住了柳永」、「傳統這個東西有兩面性,當它面對革命新潮時,表現出一副可憎的頑固面孔。而當它面對逆流邪說時,又表現出撼山易撼傳統難的威嚴」、「中國這個封建文化深厚、崇神拜上、習慣一統的國度,總是喜歡有一個權威來減化行動的程式,省卻思考的痛苦」等等,這裡透出的見識,不同樣給人以啟迪和思索麼! 梁衡不是思想家。但在我看來,他思索的成果,遠在當今某些「思想家」之上。所以《覓渡》一出,引起轟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