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最後一個匈奴讀後感

最後一個匈奴讀後感(一)

《最後一個匈奴》是高建群創作的一部高原史詩,初版於1993年。作品再現了陝北這塊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跡的特殊地域的世紀史,為我們展現了三個家族的兩代人波瀾壯闊的人生傳奇。

其實,當我第一次看到《最後一個匈奴》時我就被那野蠻文化所折服。的確,匈奴——一個在中國歷史上所叱吒一時的剽悍民族,華夏政權曾一度奉行聯姻政策以祈求和平。一個崇拜狼的草原遊牧民族,曾經遊蕩在西北坦蕩的土地上。他們像狼一樣地野性、勇犯剽悍,驍勇善戰,他們從草原上崛起,他們與強大的秦漢對抗,稱雄數百年,他們以鐵騎征服了廣大土地,他們的牛羊吃草到哪裡,哪裡就是他們的疆城……但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強悍的、震撼了東西方世界的馬背民族,卻在自己最為輝煌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神秘地從歷史舞台上突然消失了……

閱讀完這本書後才猛然發現:作者所刻意刻畫得匈奴竟然是匈奴遷徙中所掉隊的某一個人,而正是這個人與漢人野合(即書中的風流罪人)從而留有了匈奴的最後血脈。據傳,漢人的腳趾頭,小拇指指甲蓋通常分裂為兩半。不過兩半不成比例,一半大得多,一半很少,不注意是很難發現的。異民族的腳趾的小拇指頭,則是完整光滑的一塊。

也或許正是因為對字面認識的錯誤使我得以拜讀一部無與倫比的高原史詩。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夢境曾置身於陝北高原,曾勾勒出多少的豪放之情。我是一個山東人,是孔老夫子儒學的故鄉,也正是一位純正的儒者在讀到它時,那種豪放粗獷的血液回流到我的心窩。那極度生殖崇拜的陝北文化突破心中那道防線。「聖人布此偏遺漏」使陝北能保持淳樸民風,繼承匈奴人體中的正義血脈,使中國人的另一種美善得以在陝北生根發芽,中國人的純良得以保存!在和諧之風陶冶下總會注以新鮮的血液建構華夏綿延不絕的生命史詩。

最後一個匈奴讀後感(二)

《最後一個匈奴》比《白鹿原》更好,對於陝北文化和陝北人的性格的描述非常動人、準確。記得1985年我在陝西眉縣的農村過春節,當時大伯家的堂屋裡掛著一幅書法,是岳飛的《滿江紅》,我讀了出來,大伯非常高興,拉著我講了一下午的當地歷史,最主要就是五丈原諸葛亮祠的故事和對當地民風、文化的影響。當地的春節氣氛極其隆重,現在對照這本書對陝北文化的分析,才明白當地是保留著深厚的文化傳統,才在民間有著這麼多對於傳統文化的 保留和尊重。

《最後一個匈奴》分為上篇和下篇,我更喜歡上篇,作者的筆鋒縱橫,文采飛揚,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十分精彩。上篇如同一個傳奇故事,讀來更引人入勝,上篇中的人物因而塑造的更飽滿鮮明。下篇進入解放後,小說中作者思辨的成分、敘述加多,雖然思考的深度和對文化現象的挖掘變深了,可是人物的塑造卻顯得單薄和程式化,幾乎讓我誤解為下篇的寫作是另外一位作者了,下篇的基調是主旋律的,很遺憾,對於文革這段歷史和改革開放後的十年的描述,是整本小說的敗筆了。

整本小說中,最動人也最成功的描寫是對幾位主人公的情慾的描寫,對愛情的憧憬和追求,對性的壓抑和接受,在傳統文化、主流文化和民間文化中對性對愛的交戰和矛盾衝突,通過一個個人物、一段段故事都得到了極其精彩的解構和描述。尤其是對丹華和楊岸鄉的精神之戀,黑白氏和楊作新的暗流一般的地下戀情的描寫,幾乎可以說是中國當代小說中對於中國人的愛情世界和情慾世界的最好描述。

《最後一個匈奴》是一部描述人性的大作,開創了一種新的小說體例。這本書有強烈的作者的主觀意識融入其中,也可以說是作者本人生活經歷和感情世界的投射,雖然我沒有去查資料,但我強烈認為,這本書幾乎可以說是作者的自傳或者是家族史,因而融入了強烈的朝聖一般的作者的感情,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強烈感情的傳達破壞了讀者對於這本書的投入度,在閱讀時,常常必須游離於故事之外,隨著作者第三人角度的剖析和敘述,抽離強烈的對於故事主人公的命運的關注。我不能不認為這是一個失敗。同樣的失敗也存在於王安憶的《長恨歌》。在這兩本書裡,高建群和王安憶的強烈主觀意識,讓讀者變得比較被動,從而損害了作品一氣呵成和閱讀和寫作的連貫性。

高建群在使用陝北民間口頭語和信天游上,顯示了高超的功力。而在現代詩的創作上,也表現了不凡的手段。非常喜歡下面這首書中的詩,摘錄如下:

但過去的每一個淡泊的日子

都似一顆顆飽滿的種子

生動得今我們流淚。

你大概,已從地球上逝去

不然,怎麼收不到你的波段

我的呼喚,墜毀深淵

忍不住送你一個吻

竟把你整個淹沒

在本書中,《七筆勾》非常重要,也寫得極其好,收錄如下:

萬里遨遊,百日山河無盡頭,山禿窮而陡,水惡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無錦繡,狂風陣起哪辨昏與晝,因此上把萬紫千紅一筆勾。

窯洞茅屋,省上磚木措上土,夏日曬難透,陰雨更肯露,土塊砌牆頭,燈油壁上流,掩藏臭氣馬糞與牛溲,因此上把雕樑畫棟一筆勾。

沒麵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丟,紗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褲腿寬且厚,破爛亦將就,氈片遮體被褥全沒有,因此上把綾羅綢緞一筆勾。

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甌,麵餅蔥湯醋,鍋盔蒜鹽韭,牛蹄與羊首,連毛吞入口,風捲殘雲吃罷方丟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筆勾。

勘嘆儒流,一領藍衫便罷休,才入黌門,文章便丟手,額匾掛門樓,不向長安走,飄風浪蕩榮華坐享夠,因此上把金榜題名一筆勾。

可笑女流,鬢髮蓬鬆灰滿頭,腥膻乎乎口,麵皮曬鐵鏽,黑漆鋼叉手,驢蹄寬且厚,雲雨巫山哪辨秋波流,因此上把粉黛佳人一筆勾。

塞外荒丘,土韃回番族類稠,形容如豬狗,性心似馬牛,嘻嘻推個球,哈哈會拍手,聖人傳道此處偏遺漏,因此上把禮儀廉恥一筆勾。

這首詩是清末光緒特使、翰林院大學士王培棻到陝北高原北部視察後,回到京師寫作的,極盡了對陝北的諷刺,但《最後一個匈奴》中,反而從此詩中讀出了陝北人激揚的個性和反儒家傳統的張揚,可見作者對文化解讀的高明之處。

最後一個匈奴讀後感(三)

幾天來只埋頭讀《最後一個匈奴》。

作為一部長篇小說,它吸引了我,而我卻是不太喜歡長篇小說的。然而我鑽了進去,不但在於它的故事情節,更在於那故事後面的大背景大時代以及陝北黃土高原的特有的風情。

那史詩般的畫面,再現了二十世紀黃土高原上的歷史巨變和歲月的滄桑,很讓人心血澎湃。書的上卷是以主人公楊作新為主線,展現了楊投身紅色革命的赤子之心,給人一種邊遠地區獨特的革命風情。書的下卷則主要以文革後及後來的經濟大潮為背景展開的。下卷的主人公是楊作新的兒子楊岸鄉,他深受文革的迫害,使得他的才能遭到埋沒。但文革也給他帶來了不小的知識儲備----數卡車的書,盡收眼底。這為他後來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思想開始慢慢覺醒,發展意識也開始慢慢加強,他們開始重新審視這片曾被遺忘的高原,以及這個早已陌生了的世界。他們開始為家鄉的建設而奮鬥而奔波,作為這塊土地的子女,他們要把這偉大的母親重新豐潤……

總的來說,這部書給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它讓人回味了那個時代的鐘聲,更讓我這個淮河流域的平凡子弟了解了那片曾被遺忘的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土高原,這裡樸實的風土民情,不由得不讓你讚嘆人類的原始的純野和坦然。尤其是那動人的陝北民歌,唱出來人類最真實的感受,並著高抗的嗩吶聲,更是讓人們的心靈為之震撼,讓靈魂為之蕩漾;而那優美淒清的高原畫面,更是讓人嚮往之。這樣的畫面就像《安塞腰鼓》中所描繪的一樣。

作為一部高原史詩,它是沒有開頭和結尾的。它給人的是追思,它把人從現實帶到幾千年的動盪年代;它給人的是留戀,深深為它的景色所沉迷;它也讓人們嚮往和憧憬,思索著它的未來和前程。但同時,這片黃土地也讓人憂慮,因為她脆弱的肢離破碎的身軀已經經不起人類的無情折磨與摧殘了,因此她。中華民族的母親,很可能會在將來的沒個時候從這個星球上消失。消失在黃色的天空下,只能保存在人類的曾經的記憶中。這難道不叫人可悲可嘆麼!?要知道,這可是我們祖先所踩過的土地,所耕作過的土地,所居住過的土地啊,我們有什麼理由再去傷害她啊!

我們是應該感謝日本人,還是悲嘆我們自己呢?他們早已投資保護我們的發祥地,因為他們要為他們的後代著想。而我們呢?不是在保護,反而在破壞,這難道不是在對我們的子孫後代的扼殺?悲乎!嘆乎!

我們有義務伸出我們的雙手,來保護我們自己的母親!我們不能讓我們的母親在地下哭泣!

「陝北人的一生,三次與嗩吶結緣,一次是過滿月,一次是結婚,一次是抬埋上山。嗩吶那高亢的悽厲的輝煌的哭音,將三次在窯院裡響起。三次吹奏,其實都是一個主題:我已生,我已死,我將婚將嫁,並添丁加口;我用這富有穿透力的嗩吶聲向這個痳木的世界宣告我的已經存在的和曾經存在,張揚我的自我;我用這高亢的音律擴張我的渺小,從而不至於被這單調的背景吞沒。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三次吹奏其實是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的三次抗議和威脅,人類在這宗教性般的旋律中得到陶醉,從而繼續邁著艱難的步子向前走去。」

這是書中的一段詩:()

但過去的每一個淡泊的日子

都似一顆顆飽滿的種子

生動的令我們流淚

你大概,已從地球上逝去

不然,怎麼收不到你的波段

我的呼喚,一個個墜毀深淵

忍不住送你一個吻

竟把你整個淹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