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經濟學名著讀後感

經濟學名著讀後感(一)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已經在課上學習了一些有關「實證」的知識。實證經濟學就是探討是「什麼的經濟學」。與之相對應的是規範經濟學,也就是探討「應該是什麼的經濟學」。 讀完這片文章之後,我對實證經濟學有了一些更加具體的理解。粗略地劃分,這片文章主要講了兩個方面地內容。

首先,有關實證經濟學。 從原則上說,實證經濟學應該是一門客觀地科學。這有些像一些自然科學,譬如化學,要研究的就是物質是由什麼化學成分組成的。目的就是將物質的實際組成原原本本的揭示給大家。而實證經濟學畢竟是社會科學。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那樣現象是獨立於研究者的價值觀的。在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時,研究者有時會不經意地將自己的價值判斷帶入到結論當中,這就造成了「實證」與「規範」的混淆。經濟學就是這樣。而當結論發表之後,人們在判定這一結論時,也會帶著自己的價值尺度,從而造成爭議。而我們一般所進行的經濟學研究都應該是「實證」的,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能夠預測經濟狀況發生變化的影響的概括體系,而這也是經濟學的科學性的要求所在。 「實證科學的最終目的是要發展出一種『理論』或『假說』,它能夠對尚未觀察到的現象作出合理的、有意義的預測。」(當然經濟學的「預測「不只是對於尚未發生的事件,對已經發生但還未被觀察到的現象也可以進行預測)而理論是一種實證性假說體系,它的判斷標準就是實際證據。這樣就是下一個方面的內容:假說。

第二,有關假說。 上面提到,實證性假說體系就是理論。所以要發展出理論,就是要在現實世界重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提取其抽象本質的東西。而對於社會科學,沒有一件事情是必然要發生的,也就是我們所研究的東西並不包括世界上所有的經濟現象。這樣,我們就會有一些已知的經濟現象提出一些假說用以推測。而判斷這種假說是否合理的標準就是要檢驗假說的預測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合。但社會科學無像自然科學那樣提供那種可以給人強烈的可信任感的受控實驗,而只能從偶然的「實驗」(也就是現實發生的沒有被控制的)中進行檢驗。可是這並不阻礙這也是種檢驗,且檢驗結果更加使人印象深刻。 在這裡人們容易產生的誤解是認為假說中假設(假說中有含義和假設)的正確與否是判斷假說是否成立的標準。這是錯誤的。例如書上關於撞球手的例子,雖然撞球手並不會進行如此複雜的線路選擇,但這並不妨礙他打出我們按照他可以進行線路選擇的假設而得出的預測。一種假說的假設的真實與否不能影響假說在現實事例中的套用。就如文章中關於重力加速度的例子。當然,在有些情況下在實際情況與假設有很大出入的情況下,一種假說不能適用。判斷假說是否屬於這種情況的標準有兩個:1,替代理論的精確程度;2,更高精確度所帶來的成本(個人認為第二條更適用於社會科學,因為自然科學總是竭盡所能找到最真實的)結論是只要假說合理,無論假設是否符合現實,我們都可以接受這個假說。 理論中的假設是十分重要的:1,它們是對理論的簡潔描述或表述方式;2,它們有時促進了通過假說的含義而對假說所進行的間接假設;3,它們有時是明確說明理論可能正確的條件的一種簡便方式。對於第一條可以這樣理解,假說是可以看成由抽象模型和一系列規則所組成的。在我們判斷可觀測的現象與模型中的實體之間的一致性時,就用到假設(關鍵性假設)。它能夠簡潔的描述出模型,使我們可以判斷模型適用性。(第二點不太明白,請老師指教) 總體來講,經濟學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提出假說(模型+規則),其中包括假設和含義。假設是模型的簡潔性描述,當判斷實際現象是否與模型相對應,是否能用此規則加以推測時,就可以看假設是否基本上滿足事實情況。而判斷一種假說是否有意義,是否正確而可以為大家所接受時,不是看假設現實嗎,而是看這種假說的預測是否與現實情況相符合。 最後要強調,經濟學是門科學,它的目的就是預測。

二,《經濟學家與經濟政策》 經濟學家的有趣表現在他的職業:「經濟學家通過解釋其他人為什麼貧窮而變得富有。」經濟學家的有趣也表現在他的坦率:「我寧肯含含糊糊地對,也不願嚴謹無誤地錯。」這句由凱恩斯說出的話讓大家覺得很有意思。經濟學家的有趣也表現在他的遮遮掩掩:「經濟分析就像比基尼,其所暴露的都是重要的;但是其所掩蓋的,卻是致命的。」經濟學家自然也難免給人留下乏味的印象,以致於使大家對於經濟學家的不滿延伸到經濟政策專家身上:「經濟政策專家沒有律師的嚴密,不像神學家那樣身體力行,但是比經濟學家更能賣弄學問。」經濟學家的乏味也被好事者狠狠攻擊了一下,當然從故事中我們還找不出為什麼經濟學家乏味的原因。

說是一個婦人被確診患了絕症,醫生說她只能活半年時間。這位婦人十分熱愛生命,所以十分痛苦,醫生於是建議她嫁給一個經濟學家,婦人奇怪地問:難道經濟學家可以治好我的病嗎?醫生說:不是的,但是你如果與經濟學家結婚,就會覺得半年也是十分漫長的。於是,就有人說:「應當說,哥倫布是第一個經濟學家。當他出發去尋找美洲大陸時,他卻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當他到達美洲大陸時,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但是,他的所有活動都是由政府無償支持的。」 看來,國外的經濟學家的處境似乎並沒有中國的經濟學家風光,經濟學似乎也沒有那麼高的地位;但是國外的經濟學家取得的成就似乎要比我們大。惟望中國的經濟學家慎思之,明辨之。

經濟學名著讀後感(二)

經師姐推薦得知這本書——《牛奶可樂經濟學》。在沒有閱讀之前,我就有覺得這種「經濟學」將不同於課堂上老師講的「政治經濟學」抑或「個體經濟學」,因為它把「牛奶可樂」與「經濟學」放在一起了。然而後來事實證明我的猜想是正確的,儘管我剛讀完這本書的第一章。

這本書很有意思,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有許許多多空洞的名詞解釋,有無數種理論的推導方法;也不想許多經濟名著一樣深奧難懂。它講的是我們生活中的種種現象與經濟學之間的關係,它讓我對經濟學中的抽象名詞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而這個深刻理解的獲得過程是一個輕鬆快樂的領悟過程,並沒有利用太多的公示和圖表。當然,對於我的這一點收穫,作者羅伯特·弗蘭克在寫這本書時就已經是早有預料到的。(本書所選的問題,不光是因為有趣,還因為它們活學活用了基礎經濟學裡的重要原理。我希望你會覺得,通過本書學習這些原理,有意思,又輕鬆。再加上這些問題有趣且答案簡短,能為各位讀者聊天時提供不少助興的談資。--摘自「引子」部分)那麼,作者是如何受到這一點預期效果的呢?下面,讓我來跟你分享我的見解。

(一)「引子」如「精彩預告」

眾所周知,在許多剛出爐的電影上映前,在網上或電視上總能看到一兩個電影的精彩片段,其作用無非是製造一種懸念,讓觀眾產生對影片的興趣,進而去購買電影票。同樣,作者巧妙地在進入書本的正文之前用「引子」這一部分將書本的內容巧妙地「預告」了一番,激起了我對本書的極大興趣。說其巧妙,是因為作者運用故事敘說的方法來將讀者帶進他的世界中,所有他提出的問題(如「為什麼高速路邊取款機的小鍵盤上有點字盲文呢?」、「為什麼新娘通常花數千美元買一套她們永不再穿的婚紗,可新郎卻往往租用便宜的禮服 ― 哪怕以後有很多場合都可能會用得上它?」)都很有趣,在表面看來跟經濟學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他所作的回答卻處處體現了經濟學的影子。

(二)抓住讀者心理從而獲得讀者。

在「引子」中,作者用幾個事例提供的數據證明了社會的一種普遍問題:許多上過經濟學課程的同學們似乎連基本的經濟學原理都弄不懂。然後作者結合心理學原理(敘述性學習觀點),用較大篇幅闡述了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以敘述的方式闡釋經濟學原理可以使學生輕鬆掌握經濟學原理。作者正是抓住了「人類大多數腦袋吸收信息都會存在一種較為輕鬆的方式」這個特點。運用故事性的敘述語氣方法來寫這本書,所以這本書很受經濟學入門者喜歡。

(三)不忽略個別的讀者心理。

作者在書中曾寫道「在看此書時要帶著挑刺的眼光去看」,他知道讀者並不可能都同意他的論述觀點,畢竟「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他聰明地用變相的激將法來引起這部分讀者對書本的興趣,讓他們通過閱讀此書來思考作者的思想是否正確,同時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當然,讀一本書除了要看到作者的用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學到了什麼在沒看此書之前沒學到的。我認為這本書不僅使我對經濟學的學習有了極大的興趣,更讓我從中學到了以下幾點:

(1)不是沒有好的知識學,而是沒有好的洞察能力。所以,要養成觀察和思考生活的習慣,生活中蘊含了很多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2)盡信書,不如無書。不管在閱讀什麼書籍,都應該學會用帶著挑刺的眼光去閱讀,這樣才不會被書控制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在把書看進腦子裡去後要學會把腦子從書中走出。

(3)「如果你不能把概念拿出教室套用它,就不算真正理解了它。可一旦你能自己用它,它就永遠屬於你了」,而讓「核心概念成為自身套用知識的一部分,唯一的辦法就是反覆實踐」。這兩句話是我在閱讀中最喜歡的兩句話,我想這兩句話將勉勵我在大學的學習中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經濟學名著讀後感(三)

《生活中的經濟學》講述的是茅先生當年留學美國時,發現美國市場經濟下一些值得學習和研究的經濟現象:例如美國人為什麼喜歡搬家,美國最大的賭博城市,美國人的存錢方式等。把淺顯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現給我們,潛移默化地灌輸經濟學思想,讓我們用經濟學的視角來分析社會,解讀社會現象。這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和經濟體制。

在個體經濟學中,例舉了美國一直以來的一些現象。根據美國政府發表的統計,全美國每年有 17%左右的人搬了家。搬家的人中有約 60%是就地遷居,其餘的是搬往外地。這個比率從 70 年代以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對比之下,中國人跨市鎮流動比車遠遠低於美國人。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作者發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工作變動。新能源的開發,工業重心的改變,經濟實力的增強,這都促使了人們就業的改變,而選擇職業的靈活性使美國的經濟富於適應性,而這一切往往伴隨以居住地點的遷徙。因此凡是經濟繁榮的地方,招聘的廣告比較多,從外地遷入的人口也較多,因而住房的需求也比較活躍。並且,在美國搬家沒有任何限制,沒有戶口限制,無需向任何人或機構報告。在政府政策的鼓勵下,居民們更喜歡買房而不是租房。由此證明,就業的靈活性使經濟結構易於調整,但這必將引起人口的流動,如果沒有住房市場,人口的流動將受阻。談了租房和買房的區別,強調了市場分配住房與計畫分配的重大差別。另一個現象就是美國的企業一般以效率高、服務態度好著稱,可是郵政卻是例外。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競爭,二是國家補貼虧損,從業人員拿著鐵飯碗,容易造成效率低服務差。在這個方面,和中國的現象就很一致了,只不過是中國把這種風氣暴露的更加露骨。但是兩者中又有區別,我國的信箱口十分狹窄,往往厚一點的信就誤服放進去,而在美國,信箱是可以裝下一個小包裹的,這就減少了前往郵局郵遞的居民的數量。並且美國成立了多家私人郵局,這是在惜時如金的美國人的呼聲中成立的。私人郵局的辦事效率很高,服務也大大好於政府郵局,只不過收費很高,約為普通郵資的 10 倍。我們常有一種習慣信念:只要企業是政府辦的,多賺一些錢也無妨,因為這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不許私營業壟斷是天經地義的,不許政府企業賺錢則有悖於公益。可是嚴格的經濟分析證明,即使賺的錢用之於民,壟斷仍會降低社會經濟效益。因為將政府企業以低效率賺的錢用之於民,還不如取消壟斷,發揮競爭使百姓得到的好處來得大。百姓在競爭中獲益,而政府和私企也通過薄利多銷得以發展壯大。

總量經濟學的章節中講述了美國人是如何存錢的。別看美國很富裕,人民的工資高,其實美國人的儲蓄率很低,是世界各大國中最低的。人們之所以從事儲蓄,其動機有二。一是為了防老、防意外,在美國還要防失業;二是為了贏利。雖然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美國家庭在銀行里存錢,但這並不是儲蓄養老的唯一辦法,甚至也不是主要的手段。買房子才是他們的主要的手段。大多數美國人從結婚組建家庭開始就存錢買房子,一半是採取貸款,分為三十年還。買房子作為儲蓄的一種方式有其獨特的優點,既存了錢又有了住處,一舉兩得。而且房子是實實在在的資產,不像鈔票、股票等有價證券只是一張紙,所以購置房地產比較安全。然而買黃金也是一種儲蓄手段。在美國黃金是自由買賣的,非商業性的進出海關也沒有限制,這種流通的自由使得黃金成為一種靈活、方便、可靠的儲蓄手段。另外為了獲取港大利益,企業投資和金融投機也是很好的選擇。由於風險較大,人們選擇這兩種方法不會用來養老而偏向於生利。由此看來儲蓄有兩種目的,目的不同選擇的儲蓄方式也不同。儲蓄如果以投資的方式進行,風險大的獲利也可能更豐厚。

最後我要說的就是這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經濟體制。人類或許有些許共同的是非觀,例如殺人偷盜是壞事,樂善好施是好事。但是集中到某些細節上,例如在經濟體制中的是非觀,各個民族就有各自的特點了。書中給我深刻印象的區別就是對於「拾金不昧」的看法。作者去休斯頓開會,因天氣炎熱,來到一家小雜貨鋪買飲料,忽然見到地上有一張 5 美元的鈔票。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作者很自然地拾起來交給掌柜的。可是掌柜的拒絕接受,他回答作者:誰拾到歸誰所有。再有一次在哈佛大學的一間教室里,作者見到課桌上留有一支精緻的鋼筆,肯定是前一堂課的同學遺忘的。新進來坐在這個座位上的同學隨手就將這支筆插進了襯衫口袋,繼而他忽然想起什麼,又將這支筆拿出來欣賞了一番,並用它往筆記本上做記錄。其神態之自若,絕不像做了什麼不應該做而需要隱瞞他人的事。而與此同時,一個售貨員因為少找了顧客30元錢,而花了80元錢登報紙尋找顧客,這種在中國會受到大加讚賞的行為卻受到了美國人的批評。在他們的觀念中,道德的原則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顧他人的利益,如果到頭來社會並未得益,那麼這種行為就會變成了損己不利人。這正是道德上也不值得稱頌的事。市場經濟的道德標準與傳統觀點,有一些細微的,然而又是極重要的不同。這種不同主要是突出全社會的利益。誠實與守信能給市場經濟帶來整體利益。

以上的這些例子僅僅是極少數的幾個,()書中的很多例子我還是無法深刻理解,所以摘選了幾個比較有趣而淺顯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美國的許多政策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