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王小波全集讀後感

王小波全集讀後感(一)

讀過王小波的全集,對於至少是後期的王小波有些了解。但我實在辯證的懷疑的看,這點很重要。王小波給予和展示給我我一種新的面對生活的態度,並且給出了他自己的實例。至少是我不再像原來那樣盲目,不過依舊盲目。然後,他也是我更深入的想了自己的人生體系,也許是我第一次對比人生體系,與年長的人。這樣的機會在年輕時並不多。在我看來,也許我的體系較王小波還是有些不同,儘管具體問題上經常殊途同歸。他的體系以思考後的感性「有趣」為基礎,而我的以比較接近理性的「本性」為判斷標準。或許先人有類似的學說,而且如果存在,將比我的更加成熟。不過不成熟也有優點,就是可以進一步的前進,沒有過多阻礙與約束。我的時代自然科學更加發達,對於生命的理解若是還沒古人精闢,那就是我的不是了,或者我們的不是,但至少我是有責任的。這是目前最大的收穫。

其次是對於具體方面的收穫,文革的歷史,文化的含義,這些都是可圈可點的。現世與古代共通的地方太多了,王小波又重新告訴了我這一點,而且這一切都是圍繞人性而來。

然後,王小波提示給我文學的內涵,使我明白了自己的淺薄。以前根本不了解什麼是文學,以為僅僅是書上的古文加之現代的小說詩歌,以致是所謂名著。經過王小波的「再教育」,才知道就連名著也是不熟的。而且自己愚蠢的時間夠久了,失去的還是很寶貴的少年時光。生活就是用來後悔的,少年的錯不全在於我,而青年的時間就不能再浪費了,否則就更愚蠢了。王小波雖然並不是交給我文學,(他的作品很好,但不能概括文學)但是他將文學的大門打開了,讓我知道什麼樣的才是文學,知道了世界上有卡爾維諾,尤瑟納爾,杜拉斯這樣的真正的作家,而不是混跡於近乎遠古的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這樣古代的大師中,這樣才能修復我們文化上的的斷層。雖然還沒有讀過,但是可以預見,今人要比古人強,今人的精英中的思想要比古人更加深刻,否則生命是沒有意義的。

王小波全集讀後感(二)

書中收錄了「黃金時代」、「革命時期的愛情」和「紅拂夜奔」等。《黃金時代》和《革命時期的愛情》都以文革為背景。我對文革的了解不多,很少看相關書籍。偶爾在某些為民主搖旗吶喊的網路大V筆下窺見一星半點,大約知道文革開始是文斗,後來升級為武鬥,從冷兵器升級到手槍甚至坦克,當然也死了不少人,有被批鬥禍害死的也有武鬥中被打死的。但這些都不曾發表在主流媒體上,也就是說電視上沒見過,報紙上沒見過,主要都在自媒體上流傳。我不知可信度有多高,但感覺是真的。因為如果不是錯的太過荒唐連自己都羞於面對,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來都避而不談?!所以當王小波用戲虐的口吻、荒誕的故事來影射文革時,我並不覺得吃驚。只是王小波對「性」的偏愛讓我有些厭煩。雖然王小波的描寫很乾淨,毫無髒的感覺,但我還是覺得作者有些猥瑣甚至變態。人如其文嗎!比如,曹雪芹就應該有些悲觀和多愁善感,普魯斯特就應該有些神經質。否則為什麼他們能寫出那樣的作品呢。這種鴻溝不是單憑智商、勤奮、體驗生活就可以跨越的。就如同心胸寬廣的人雖然可以理解心胸狹窄的人的斤斤計較,但絕對做不到感同身受。再比如我看《靜默有時,傾訴有時》吧,這是一本讀書筆記,作者讀的那些書裡面的主人公總是有些病態,回頭一看他們的作者,也都活的挺「隔色」,然後我就想:一個總是看「隔色」作家寫的「病態」人物的書的讀者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這麼一想我就趕緊回頭看看我看的那些書,還好還好,雖然不太深刻,但膚淺總比變態強多了。

《紅拂夜奔》就比較奇葩了,王小波將王二的故事和李靖、紅拂、虬髯公的故事穿插在一起,一會寫八九十年代的王二,寫著寫著就聯想到了唐朝的風塵三俠,故事情節十分荒誕。雖然王小波不承認他在借這個故事諷刺文革,諷刺當時的中國社會,但內容確實讓人浮想聯翩。王小波在書中說《紅拂夜奔》受了卡夫卡《變形記》的影響。《變形記》是卡夫卡的遺作,寫一個年輕人變成一隻蟲子的故事,書沒寫完作者就去世了。我讀這本書的時候還在上大學。後來又看了魔幻現實主義大師加西亞馬爾科斯的《百年孤獨》,那會不明白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現在其實也糊裡糊塗的。但是《百年孤獨》要比《變形記》更加荒誕。《紅拂夜奔》和他們比起來,在荒誕方面毫不遜色,甚至可以用無厘頭來形容,這又讓我想起了星爺的《大話西遊》。因為看《百年孤獨》時我還過於膚淺,對拉丁美洲更是一無所知,所以至今搞不清楚,這本書為什麼享譽全球,更重要的是它怎麼就總能在噹噹、亞馬遜等電商的圖書銷售排名中名列前茅!

王小波全集讀後感(三)

不管什麼書,我都不希望他太嚴肅。——王小波

王小波總以他獨有的幽默諷刺手法向我們展示他對世事的看法,我們通常看到的是他用輕鬆幽默的口氣講述一些嚴肅的問題。這裡我要向大家介紹兩篇《王小波全集》裡我特別喜歡的文章——《肚子裡的戰爭》、《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在《肚子裡的戰爭》中他講述了又一次他生病需要住院,而當時醫院裡沒有大夫,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隊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去了。醫院裡別的稍複雜的手術都做不了,只會切闌尾。因為那醫生中有好幾位是部隊騾馬衛生員即獸醫。恰好壹哥們兒犯了闌尾炎,可是醫生們給他打開肚子後三個小時也沒找到闌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腸子都拿了出來。那哥們被人找的不耐煩,撩開了中間的白布帘子,也去幫忙找。

王小波用極具戲劇性的話語讓我們在笑過之後去深思,是什麼造成了那麼愚昧的事情的發生,可見人們當時被灌輸的思想多麼可笑。他以一句非常諷刺的話總吉他的所見所聞——雖然有些刀口偏左,有些刀口偏右,有些開在中央,但所有的刀口都開在了肚子上,這實屬難能可貴。

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作者給我們介紹了這樣一隻豬。它長得又黑又瘦,兩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樣敏捷,會模仿各種聲音。它有時整天找不到蹤影。由於該豬學會了汽笛叫,成了破壞春耕的壞分子,所以領導要殺它,不過豬兄最後成功的逃脫了厄運。()

作者在文章的最後感慨到:「除了這隻豬,我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定,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定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定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通過對這隻特立獨行的豬的讚美表現了作者對獨立自由的強力渴望,呼籲國民掙脫思想的束縛,不向命運低頭。

在王小波的其他作品中,如《沉默的大多數》、《思維的樂趣》、《論戰與道德》等文章無不體現出他縝密的思維,他對一切都敢於質疑,他敢於質疑我們所謂的正統主流文化,不喜歡別人強加於他的意識。有句話特別能說明他的想法——假如我全盤接受,無異於請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雞到我的腦子裡下蛋,而我總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原來是長了一座雞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