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高二讀後感

高二讀後感(一)

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本書,對我有記憶猶新的深刻印象。追溯二戰起因,終究是德國、日本、義大利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採取的「自救」行為。為了自己「發展」下去,他們不惜一切地發動戰爭。

戰爭,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那麼殘酷:淚水、飢餓、鮮血、犧牲,我們對戰爭充滿恐懼。無論是希特勒的鐵蹄,還是日本人的刺刀,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戰爭帶來的都是巨大損失。

不可否認,戰爭對於科學的某個方面的發展,的確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核子彈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明出來,二戰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不能因此對戰爭持有肯定的態度。大量青壯年走向了戰場,從事生產活動的人越來越少;科學家們正忙於研究殺人武器,平時為生產服務的各種研究停止了;大部分工廠在生產軍事用品,日用品日漸缺乏。戰爭帶來的「巨大利益」的後面,眾多的不良因素日積月累,必然導致人民的不滿,就算法西斯政府還想繼續打下去,廣大受害民眾勢必會奮起反抗。

二戰過後,人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戰爭結束的六十多年間,中國的崛起,歐洲的飛速發展與日本經濟的騰飛,都漸漸讓人們明白:只有擁有和平,才能持續的發展。

的確,在抹去戰爭的陰影后,人們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在和平環境中,我們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來;大家放下了高懸者得心,又重新到生產當中,軍隊開始大規模的裁軍,不僅為生產活動增加了新的勞動力,還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軍事開支;科學家重新開始了尚未完成的研究課題,加快了新技術、新材料的發明與套用;就連國與國之間也不再是敵對關係,而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夥伴」與「戰略夥伴」。於是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新名字——「地球村」。

和平時期也會有一些阻礙發展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和平對於發展的決定性意義。可以這樣說:戰爭也許可以使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發展,而和平卻可以讓社會全面發展。

和平與發展,是兩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發展,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成果。只要共同努力我們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高二讀後感(二)

人不是為了失敗而生,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題記

有一幅意境唯美的畫:一條船,一個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

一艘穿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的侵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如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永不言敗。這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所帶給我的震撼。

《老人與海》描述了古巴老漁夫在連續八十四天都沒有捕到一條魚的情況下,而毅然決定向大海深處航行,釣魚,而且獨自一人。並沒有那個小男孩,那雙眼睛啊,向大海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小男孩是那樣充滿活力,那樣陽光,那樣單純。小男孩帶回了老人的青春,為老人找回了自我。

一個老人在汪洋大海里航行,老人的堅持讓他釣到了一條比漁船還長兩尺,一千多磅的大馬林魚。老漁夫在海上與馬林魚搏鬥了整整三天三夜。在這三天三夜中老人多少次給自己鼓勁,多少次給自己安慰。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夾雜在大海的咆哮聲中,迴響在我的耳畔;一句「但願那孩子在這裡」又讓人覺得這位老人孤身一人與敵人殊死搏鬥,能不算是英勇嗎?

三天,七十二個小時,老人多麼頑強的意志,也正是在那份高貴的自信下,老人終於將馬林魚殺死。

而在歸途中又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在茫茫大海中,老人把自己的生命打壓了上去與鯊魚搏鬥。儘管馬林魚的魚肉一次次被鯊魚帶走,但他還是用盡一切反擊。無論是魚叉、小刀,還是短棍、繩索,都足以讓老人搏鬥一番。「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讓我佩服,讓我的心震動。

貝多芬曾說過:「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不錯的,人性是強大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向極限挑戰,超越它們。

老人最後空著雙手,幸運地「凱旋」——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但是老人卻是真正的勝利者。他對於整個大海而言是微乎其微的,渺小的,但對於整個人性來說卻是偉大的。老人打贏了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他打敗的不僅僅是那條大馬林魚,那幾條大鯊魚,而是生命中的坎坷與挫折。這位老人都能以頑強自信的心迎接挑戰,我們作為年輕人又能說什麼呢?那我們何必因為成績不理想而自怨自艾,因為沒找到工作而自暴自棄,因為不被人賞識而自甘墮落呢?那我們應給慚愧了。對於這些我們應該勇敢的面對,從這些困難上跨過去!超越極限!盡力而為還不夠!

人的一生無止盡的追求,漫長而又艱難。對於人生的困難,我們應該向老人那樣:永不言敗!不斷挑戰。奇蹟總會產生,因為上天總是眷顧敢於奮鬥的人。無謂的超越,積極的奮鬥。

老人帶回了一條又粗又長的白色脊骨,一端有條巨大的尾巴,當東風在港外不斷掀起大浪的時候,這尾巴隨著潮水起落、搖擺。那個男孩相信老人捕到了大魚,事實也是如此。在大路另一頭老人的窩棚里,他又睡著了。他依舊臉朝下躺著,孩子坐在他身邊,守著他。老人正夢見獅子。獅子,百獸之王,老人正如那隻夢中在海灘上的獅子,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還有孩子幫他帶來的青春。老漁夫的最偉大的勝利者。

合上書,閉上眼,心靈感到輕盈,靈魂有一種升華,腦海里一幅遼闊而又壯美的畫面,天地間只有一條船,一個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

高二讀後感(三)

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生命路上有風景,人們都在演繹自己的風景,或發出微弱星光,或大放流光溢彩。泰戈爾卻在人生的輝煌時代,用手中的筆傾瀉下一片光彩。將翻飛的思緒,化作後人傳唱的《飛鳥集》。

絕美的風景

「讓生命絢麗如夏花,讓死亡靜美如秋葉。」這是泰戈爾詩集中較為優美,甚至是絕美的語句。與本文標題相比,「讓死亡靜美如秋葉」更符合美的邏輯,將生命發揮的淋漓盡致,像夏天炎日下盛開的嬌艷欲滴的花朵般燦爛。正如朴樹《生如夏花》中唱的那樣:驚鴻一般短暫,如夏花一樣絢爛,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將自己對生的喜悅與對未來的期待表露無遺,這是泰戈爾的對生命人生的態度。他會用一切方法去充實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創造出無限精彩的風景。生老病死是人人必須遵守的自然規律,無論是對你對我,還是對於泰戈爾來說,亦是如此。但是死對於他而言並非恐懼,而是一種淡然,一種釋然。死是對生命的結束,像秋葉一樣飄落在塵土之上,在歲月的輪迴中,靜靜的隨風飄散,是一種絕美。也讓死這個殘忍的名詞不再殘忍。

同泰戈爾一起感受人生,感受生離死別的那一番苦楚。這是詩句獨特的魅力,而構成絕美的風景。

唯美的風景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這是我讀泰戈爾的詩時,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試問,死真的可以隔絕一切嗎?也許,作為一位詩人,對於人生的情感體會更為深刻,所以在泰戈爾的筆下,將愛情描繪的唯美至極。

在人生這一大幅畫中,愛情的存在,讓畫面更有色彩;而距離的存在,就是讓緊湊的畫面感,留一片空白。讓大家擁有更為廣闊的思緒。泰戈爾用甚為精煉的語句,將自我對情感的感受展現給大家。不像小說那樣複雜。

雖說愛情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用心去體會,並且花費一定的時間。但是泰戈爾就用自己感性的思維去將那看是實質簡單的愛情「書面化」,用一段優美但不是實質的話去造訴人們的愛情是一段永恆的唯美風景。

壯美的風景

「樵夫的斧頭向樹乞討斧柄,樹給了它。」領略過「贈人玫瑰,留有餘香」的美妙,知曉「助人為樂」的快樂,卻被這簡單的一句震撼了心靈。在這個浮生若夢的年華里,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我一直覺得這是鄙人世間最美的風景多一絲魄氣,是壯美!即使斧頭、樹是微乎其微的,但在泰戈爾的筆下卻把它們放大了千倍、萬倍,放在整個宇宙的角度。

大凡英勇就義,捨己為人都是壯美,可是縱觀萬物之間,這樣一顆小樹何嘗不是呢?用最純真的生命詮釋了愛與美的寫照,沒有唯唯諾諾,沒有害怕,有的只是毫不猶豫。一顆透明的心在黑暗中行走,將一片黑暗照亮。

與泰戈爾真實地感受到心靈的美,靈魂的升華,渺小卻又壯美的風景。()

尾聲

生之燦爛,死亦輝煌。泰戈爾詩一個值得尊敬,值得喜愛的人,不知是因為他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更重要的是,他不拒絕生命,而是說出了生命之本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