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冰心文集的讀後感

冰心文集的讀後感(一)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總的來說,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也是最輝煌的地方。

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母愛是"愛的哲理"的根本出發點。她認為: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的歌頌,在《繁星》《春水》裡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可以說,正是對母愛的深情讚頌,奠定了這兩部作品深沉細膩的感情基調。童真在詩人眼力,是充滿純真的人間最美的世界,可誰說不是呢?

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讚頌。人類來自自然,歸與自然,人與自然是和諧一致的。

這首詩把對母親的歌頌,對童真的呼喚,對自然的詠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一個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誠摯深沉,語言清新典雅,給人以無窮的回味與啟迪。

三是對人生的思念和感悟,我們稱這部分為"哲理詩".

在藝術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善於捕捉剎那間的靈感,以三言兩語抒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長。特別是在語言上,清新淡雅而晶瑩透麗,明白而又情韻悠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冰心文集的讀後感(二)

今年暑假,我也閱讀了一本她寫的書。這本書與別的書不太一樣,它是由散文,詩歌,小說等聚集在一塊兒組成的。因為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長,所以我很愛讀。也因此,漸漸地我發現了冰心奶奶寫的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愛。她愛藍天大海,愛河流山川,愛花草樹木……更愛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因為在她的眼裡除了宇宙,孩子就是最美好的。在她的文章中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自然,在她的世界中處處都有愛的身影。

「母親啊,你的頭髮披在你的肩上,這是你賦予我的萬縷柔絲」這首小詩雖不長但卻歌頌了母愛。父母生下了我們,培育我們,照顧我們,教導我們,我們每一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們愛我們,關心我們。在我們順利時,給我們忠告;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幫助;在我們失敗時,給我們鼓勵;就在我們快樂的時候,他們比我們還開心;我們哭泣時,他們比我們還要傷心;我們生病時,他們比我們著急,會放下一切來照顧我們。

就在這本書中,有一個故事,叫《我的母親》。在「我」的家中,母親生了六個兒子,前兩個生下來後夭折了,母親便希望接下來的我能是個女娃,這樣可以照顧後面的孩子。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我」還是個男孩。但是母親還是盡心盡力地教育照顧「我」。媽媽是個賢妻良母,她有自知之明,不喜歡和別人一樣的東西,很喜歡政治,更愛讀書看報,而且對感情也有不一樣的看法,真是個「全才」呢!又會勞動,又會讀書看報,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呀!

我的媽媽可沒人家那麼有學問,但是她也是個賢妻良母。白天,她在外面跑出租,晚上回來要做飯,洗碗,洗衣服,拖地……這些活,除了生病,從未停過。

可是我又想起了一個更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三袋米》。它述說了一個母親討飯給兒子上學的事。這個家庭在兒子上國小時父親就去世了,家裡變得特窮。兒子上高中時,母親得了風濕,不能再幹活了,但是學校要求每月得交30斤大米給食堂。每個月她都將30斤的大米交給學校,但全都是每種一點每種一點混在一塊兒的。當第三個月時,這兒的廚師熊師傅見母親每次都這樣,生氣地責備起來。母親這才告訴他這些米是討飯討來的。但母親和大家還是在兒子面前保密了這件事。就這樣,母親討飯讓兒子考上了清華大學。

如果問我人世間什麼愛最偉大,我會斬釘截鐵地說:是不求回報的母愛。

冰心文集的讀後感(三)

讀一本好書,能使人品味許久;悟一個道理,則使人受益終身。讀了《冰心散文集》,我收穫的並不止是一本好書與一個道理如此簡單,我更體會到了一種幸福,一種對童年、童真渴望的幸福。

在冰心筆下,散文可以寫得鏗鏘得像詩,雄渾得像軍歌,生動曲折得像小說,活潑精銳得像戲劇對話。那清麗優美的文字,婉約細膩的情感,通順凝練的表達,無一不吸引我,我的情感也隨著文中情節的起浮而變化,一會歡笑,一會憂愁,一會又思念綿綿。周圍好靜,靜得我只聽得到自已的心跳聲……

《繁星》中「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那是冰心充滿著夢的童年,充滿著童稚與幻想的童年。「小弟弟呵,……靈魂深處的孩子呵。」更詮釋出冰心與兄弟姐妹之間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誼,這些是冰心充滿童稚的渴望與幸福。()

在冰心的《再寄小讀者》中有這麼一段話:

「山頭滿了陽光,日影從深密的松林中,穿射過來,幻成幾根迷瀠的光柱。晴光中,一雙翠鳥,低貼著潭水飛來,嬌婉地叫了幾聲,又掠入滿綴著紅豆的天青叢中。岩下遠近的青峰,隔著淡淡的雲影,穩靜的,重疊的排立著。嘉陵江,綠錦似的,宛宛的向東牽引。隔江的山城,無數淡白的屋頂,錯雜的隱在淡霧裡。眼前的一切,都顯出安靜,光明和歡喜……」

字字句句充滿著冰心對孩子們的關懷,充滿了冰心對童年、童真的渴望,那更是冰心以她真的人格,善的箴言,美的靈性敘寫著的一個真善美合一的藝術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