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勾踐滅吳讀後感

勾踐滅吳讀後感(一)

《勾踐滅吳》是一篇好文字,它在以樸實無華而著稱的《國語》中別具風采。說別具風采,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篇真實的歷史記錄,有深刻的思想意義;而且還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是春秋末葉的著名史實,不但史書上有記載,而且有關它的民間傳聞更為豐富。記載這一史實的古代歷史典籍很多,而以《國語》中的《勾踐滅吳》寫得最為簡練、精彩、富於文學意味。統觀全篇,故事情節之曲折委婉,人物形象之鮮明生動,外交辭令之巧妙傳神,經驗教訓之發人深省,確實達到了「驟讀之而心驚,潛玩之而味永」的境界。

先說故事情節的曲折委婉。一篇優美的散文,在情節安排方面和小說不同,它並不追求錯綜複雜、緊張驚險,而是講究節奏適度、曲折盡情。《勾踐滅吳》正是如此。文章一開始,作者就以簡練的筆法寫出了吳、越交戰的形勢和越國君臣執手相謀的情景。明明是越兵潰敗,退守於會稽山上,國家危在旦夕之間;作者卻不緊不慢地敘述勾踐的求賢和文種的進見。勾踐事急而求謀臣,緊張卻不慌亂;文種未獻良策卻先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責備君王平日沒有培養謀臣武將以備用,然後提醒勾踐:兵敗於會稽山,才求謀臣相助,未免太遲了吧?勾踐的答對更為出色:有幸聽到您這番金玉良言,哪裡會感到太遲了呢!國家有難,文種挺身而出,於責備君王之中隱見其忠貞和自負,不愧為治亂之賢臣;臨危不亂,冷靜地採納忠言,勾踐也不愧為明智之君主。這樣的明君賢臣執手相謀,不難熔鑄出克敵制勝的法寶。果然,繼這個精彩的開頭之後,文章自然地轉入第2段,推出那幕更為精彩的外交鬥爭場面:文種先用謙卑恭順的措辭來增添吳王夫差的驕矜之氣,然後軟中帶硬地陳述利害得失以顯示越國上下剛毅堅定之決心,從而奠定了「行成於吳」的基礎,使國家轉危為安。儘管吳國忠臣伍子胥進諫之言很有說服力,怎奈吳王聽不進去,議和之大局已無法改變,因而越方略施小計,行賄於吳國佞臣太宰嚭,就順利地金蟬脫殼而去矣!從文章的開頭起,到第2段結束止,情節曲折而節奏適度,似乎是山窮水盡,轉瞬間就柳暗花明,這就是優美散文的藝術魅力。文章的第3段,承接上文,作者以平易樸實的語言記敘了越王勾踐刻苦自勵、發憤圖強的經過:對外「卑事夫差」「其身親為夫差前馬」;對內撫恤戰後的百姓,率領他們休養生息,這就是全篇的主題,即所謂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略使越國醫治了戰爭的創傷,有能力洗雪國恥。文章的最後一段,作者飽蘸感情的筆墨,形象地再現了越國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國恥的動人情景:「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這正是深化主題,即:誰能夠得到人民的傾心支持,誰就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這兩段文字,情節仍有起伏,節奏仍然適度,保持了整篇文章風格的統一。

再說人物形象的鮮明生動。一篇注重刻畫人物形象的歷史散文,在勾勒人物形象方面和小說不同,它無意塑造豐富多彩的典型形象,只不過藉助歷史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論行動揭示其本質特徵而已。這類歷史散文的優秀代表往往能夠刻畫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勾踐滅吳》正是如此。在作者的筆下,越王勾踐的形象是深沉而豐滿的。他不是什麼復仇者,而是城府很深、有膽有識的政治家。因為他胸懷大志,才能夠處變不驚;因為他知人善任,才能夠充分發揮文種的聰明才智;因為他不忘國恥,要成就大事業,才能夠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卑事仇敵而面無慍色,撫慰百姓而痛切自責。在「十年生聚」的漫長歲月里,他明白了許多道理,因而善於調動人民民眾的積極性。當然,他畢競是春秋時代的統治者,「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也是很自然的。在作者的筆下,大夫文種的形象也很鮮明,他那番巧妙傳神的外交辭令最足以顯示他的性格與才華。

三說外交辭令的巧妙傳神。一篇以記言為主的歷史散文,在錘鍊語言方面是講究字約義豐的。

勾踐滅吳讀後感(二)

課文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在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之間尖銳而又曲折的鬥爭。越王勾踐在戰敗後處心積慮。重整旗鼓,最終打敗吳國,報了仇,雪了恥,從失敗走向了勝利。

看了這篇文言文,有的人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結論。有的人看出了「國有佞臣,國之禍也」的道理。同一事物,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會有所不同。然而對於這些說法,我認為都有道理。所不同的是,我想告訴大家一副對聯。上聯為: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下聯為: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橫批:有志者事竟成。   是啊!有志者事竟成!我在不同的老師那裡聽了不下三次,或許,有的人聽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覺得過於老套。但是,倘若沒有了臥薪嘗膽的意志,沒有實現理想的願望,我想,他是不會捲土重來,反敗為勝的。   以前,我們也讀過孟子的名言:「天降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今中外,有所作為的人,都經歷過失敗與挫折的痛苦,但他們總是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總結經驗教訓,最後才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此,請那些在失敗中垂頭喪氣的人記住:「有志者事竟成」。

勾踐滅吳讀後感(三)

勾踐滅吳講述了越國國危時,計謀與吳國講和,達成協定以後,委身於吳國,用了十年的時間招集人口,擴大勢力,贏得人心,十年之後,與吳國拼戰,報了越十年之辱的一個故事。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是春秋末葉的著名史實,不但史書上有記載,而且有關它的民間傳聞更為豐富。記載這一史實的古代歷史典籍很多,而以《國語》中的《勾踐滅吳》寫得最為簡練、精彩、富於文學意味。統觀全篇,故事情節之曲折委婉,人物形象之鮮明生動,外交辭令之巧妙傳神,經驗教訓之發人深省,確實達到了「驟讀之而心驚,潛玩之而味永」的境界。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就是言出於此。「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越王勾踐就忍辱「偷」生地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報舊之仇。可見,勾踐是一個十分沉得住氣,也極穩重的一個國君。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踐深明這個道理。用獎賞分明的方法激勵每個老百姓,自己也下田耕地,「栽稻與脂於舟以行」更為親近老百姓。使君贏得了民心,老百姓們願全心全意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踐「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其身親為夫差前馬」這正體現出勾踐「不俱小節,以大局為重」的難得精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勾踐若不是對吳國的國情了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順利地打勝那一戰呢?

《勾踐滅吳》的故事是對學生進行意志教育的絕好範本。可以催生出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生命意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