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讀後感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讀後感(一)

假期的這段時間,只要有空閒,我就拿起《創造一間幸福教室》這本書細細研讀,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看,而是發自內心地被吸引,看著這間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們的幸福所感染。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個有教育情懷的老師,那就是幸福!其實,我覺得我有很多地方跟李老師有些像,但我做的沒有李老師細緻、到位。今天有幸讀到此書,也能讓我好好向名師學習

一、走在創新路上

拼音教學一直是起始階段的難點,我教一年級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記住那些拼音,我是煞費苦心,每天的講、練,記,累啞了我的嗓子,累壞了學生的小手,但是效果還是不太理想。

我一直在琢磨怎樣才能又省事又省力,還能讓孩子記住。為此,我查過許多資料,也得到了很多值得借鑑的方法:編兒歌、每天檢測、競賽等等。但是,今天讀完了《哄霞拼音律動教學法》和《兩周學完漢語拼音》這兩節的內容,我不僅又新學了一招,而且對於我的教學理念有了更深的觸動,那就是:教育要創新,我們不能被教學大綱束手束腳,適合自己的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原本教無定法,為什們我們非得給它定個“法”呢?我們所缺少的不正是李虹霞老師的這種“創新”精神嗎?要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必須付出不懈地努力,不怕失敗,不怕受累。

二、利用網路來促進教學。

家庭與學校理應是合作的、目標一致的教育源。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李老師用部落格帶動學生學習,我也寫部落格。但李老師做的要更到位,更有效。

我每次把班級部落格發上就完事了,上不上是你的事,我無能為力。而李老師卻恨不得手把手教家長如何上,保證每位學生的家長都能利用這個渠道跟老師溝通、聯繫,充分發揮網路的功能,讓老師的教育思想及時傳達給家長,也影響著家長們與學校的教育步調一致,家校統一。正是因為創建多樣化的溝通技術手段,促進了家校良性互動。

建立了部落格還不算完,李老師充分利用部落格的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吸引家長參與。她會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她會利用部落格與學生聯繫,在外出開會學習的時候進行指導。李老師首先充分地利用了網路的功能。

三、統合語文教學

統合語文教學,首先是改變索然無味的課程內容和耗時低效的線性教學,嘗試將分散在學科內外但聯繫密切的內容進行“統合”,從而改變課堂結構和重塑教學流程。李老師目前從三個維度進行了“統合”:橫向統合;縱向統合;時空統合。這種統合的結果是,孩子們綜合素質提高了,學習速度加快了,學習更生活化。

最讓我欣賞的是李老師調整教材的順序,調整自己的教學結構,重新組合教學資料,形成自己的“師本課程”。這樣的課程因為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更高效。這也給了我很好的啟示,看看如何在自己的教學中進行統合,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強調閱讀的重要性

李老師認為應該用經典搶占暢銷書,所以,她從一年級開始就引入課外閱讀,而且每次引入新的學習形式,老師都會進行很到位的示範,讓孩子們從開始就一下子愛上書,而且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書也是一種獎勵的形式。新書拿到手裡,允許孩子們因為好奇而不停地翻閱,並且引導孩子們通讀新書,找規律,在沒有開始新課之前心裡就對全書有了全面的了解。正因為李老師的這些做法,才有了孩子們後續的閱讀量,因為有了閱讀量的保證,才會有孩子們語文素養的提升。

五、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李老師在教學中會想辦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因為只有孩子想學了,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她在平時的教學中下功夫,讓學生自己教生詞,自己點評;學生自己做PPT教全班;全班同學一起批改一篇學生的文章;每天進行午練;自己找同音字、形近字等,就連假期作業都是老師在網上留好,孩子自己假期自學的。當然,李老師在這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看到李老師描述她出來一個星期,孩子們都能自己管理自己時的自豪感,這樣做還是值得的。

六、我學到的教育教學方法

看書時,我記下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信息:對於孩子們背不下來的內容可以在胸前掛牌,隨時幫助記憶;關注朗讀,想辦法一個個過關;孩子們能做的練習冊或題都提前做;低年級的朗讀指導要細,細到停頓、換氣、聲調等,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聽寫全對了,才讓孩子們回家請家長聽寫;孩子有不會做的題,在問老師前要先想清楚自己是哪種類型的不會,而不是就題說題;把音樂、美術等形式引入課堂,更好地把孩子們帶到情境中。

當然,所有這些方法都是基於李老師的教學觀念,因為她視教育如生命,愛學生如已出,所以她所從事的教育才會無比璀璨。正如她的老師於永正說的:“李虹霞把‘老師’幾乎做到了極致。”正因如此,李老師才會有這么多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教育教學,才會把語文教學做得如此“幸福快樂!”

新學期,我一定要有所改變。改變我的教學方法,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們快樂輕鬆地學到知識。要充分利用孩子們本身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們融入課堂當中來,讓孩子們感受學習中的幸福味道!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讀後感(二)

當今的孩子,從上幼稚園開始到大學畢業,將會有19年的時間在校園裡度過,其中最為重要的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就是“教室”了。一位或者幾位教師和幾十個孩子相聚在這個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時光在這個叫“教室”的地方度過,大家的成就與挫敗、悲哀與喜悅也源自於這個叫“教室”的地方。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始終在教室里感受到幸福和快樂,並帶著這份幸福和快樂走上社會,各類極端的事件就不會那樣頻繁的發生,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祥和與溫馨。

這似乎是奢望,但並非沒有實現的可能性。關鍵在於自己有沒有建設這樣的“教室”的強烈願望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山東濰坊的北海雙語學校,就有這樣一位國小語文教師,用滿腔的愛,用教育的智慧,將一間普通的教室,打造成了獨特的“幸福教室”,被美國年度優秀教師雷夫稱之為“中國的第56號教室”。她,就是李虹霞老師。

一、營造安全無憂的環境

孩子走進學校讀書,看上去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背後卻包含著大量焦慮的心態甚至是恐懼的心情。對孩子來說,學校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僅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是陌生的,相處的人群也是陌生的。孩子雖然自身是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視野,為將來獨立行走在這個世界上做準備,但面對新的互動對象、新的環境、新的規範要求,必然會有很多的忐忑不安。不少孩子上幼稚園以及國小時的大聲痛哭,就是這種複雜心態的一種表達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逐漸控制自己的情緒表達,但焦慮和緊張的心態並沒有減少。

對家長來說,從孩子準備要入學或者升段的時候起,那份擔心、期盼、緊張就開始顯現出來了。將孩子送到學校的初期,家長最關心的孩子是否能夠適應學校的生活,是否能夠和老師、同伴和諧相處;等過了這個適應期之後,又開始為孩子的學習操心,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周末給孩子上興趣班,總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能跟上教學的步伐。任課的教師也有不少的擔心,孩子習慣的養成、班級集體的建設、家校溝通等等,都需要在家長、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

一個人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和氛圍里,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會畏手畏腳,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不利的。而缺乏安全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愛,沒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如果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充分展現出來了對學生那份濃濃的愛,孩子和家長就能敏銳地感受到,他們的擔憂就會減少很多。反過來,教師愛的付出,會讓家長更加樂意配合教師的工作,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實現家校共育的目標。李虹霞老師對此有非常清晰的認識,並以“幸福教室”建設為主線,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讓孩子走近來的第一時間就喜歡上教室,是李虹霞老師每接一個新生班級,都特別注重的一項工作。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孩子和家長對教室留下的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他們的腦海里縈繞,溫暖心田,緩釋緊張和焦慮。在教室的講台上,懸掛著幾十個五彩繽紛的氣球,每一個氣球上寫著一個學生或者老師的名字;開學前提前收集的孩子們的照片也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還有“我們一起建新家”的系列活動,等等。當孩子們懷著緊張的心情走進來的時候,一下子發現教室里到處都有自己的信息和元素在其中,那是多么的意外和驚喜,孩子立刻喜歡上這裡了。

什麼樣的教室是“幸福教室”?這要聽孩子的意見。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李虹霞老師開始帶領大家談論“幸福教室”的模樣,很多同學用文字或者圖畫描繪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室。接下來,孩子的家長和老師一起行動起來了,自製書櫥,將教室的四周布置成“書的海洋”;建立展示園地,可以在空中、地面、牆壁等各處看到孩子們精彩的作品;設計大舞台,鼓勵孩子們開展合唱、誦讀、古箏、葫蘆絲、口風琴等喜聞樂見的活動;購置筆墨紙硯,為孩子們書寫人生的大字做好鋪墊……還有家長贈送的魚缸、博古架,孩子們在遊學活動中交換的禮物,等等,在這個教室里都有一席之地,讓這間教室充滿著綠色、充滿著勃勃的生機。

李虹霞老師不僅注重物質形態的“幸福教室”的建設,更加注重精神形態的以及網路形態的“幸福教室”的建設。孩子們的學校生活是否充滿樂趣,是否積極主動,是否大方自信等,都是“幸福教室”建設的過程中最為關注的話題。同時,李老師還建立了“幸福教室”的部落格,將班級生活的趣聞軼事、學生才藝的驚鴻一瞥、班級制度的規範執行、家長關心的若干問題等,通過網路和學生、和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讓“幸福”通過網路進行匯聚和放大。因為李老師的引領,很多學生家長也創建了部落格,將自身親職教育和李老師的學校教育進行了有效的對接。

有了這樣安全無憂的環境和氛圍,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會將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上,多種力量的匯聚,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二、創設自主學習的時空

蹣跚學步的孩子,父母一方面總是攙扶著孩子,給他提供練步的機會,另一方面總是鼓勵孩子,在無人攙扶的情況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前兩步……等到孩子可以歪歪扭扭地行走時,就果斷地放開手,只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幫一把。

從某種程度上看,教師的工作與父母教孩子學走路是很相似的。在學科教學開始的階段,一定要慢之又慢,()以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激發孩子對學科的情趣為目的,手把手地進行教學,夯實孩子的基礎,養成良好的習慣。然後,教師就要學會逐步放手,凡是孩子們能夠完成的事情,讓孩子們自己去完成,絕不越俎代庖。

李虹霞老師對此有非常深刻的認知。她認為,起始年級的教學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比畢業班的教學要重要的多,要讓學校里經驗最為豐富的教師來擔任。起始年級教學的兩個基本任務就是培養興趣和養成習慣,很多學生到了高年級之後成了“學困生”、“厭學生”,與他們起始階段的教育是有關聯的。

在李虹霞老師的“幸福課堂”里,習慣的培養是第一位的。

比如說班級集合站隊,就包含了遵守規則、節約時間、相互配合等多方面的公民素養,李老師對孩子們有明確的要求,10秒鐘一定要站好隊。當然,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是需要進行設計的,一要將每個人的位置固定,避免擁擠和插隊;二要固定行距和間距;三是不用嘴巴看齊,只用眼睛看齊。

比如說每個周日的晚上,學生返回學校走進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書寫練筆,不用老師要求,每個孩子走進教室之後自己就去做這件事情,任墨香在教室里蕩漾;每天早晨的經典誦讀,也不需要老師的照看,孩子們自己就會組織,每次李老師走近教室的時候,都會聽到朗朗的讀書聲,而且“熟視無睹”,不會因為老師的到來而停頓;每天的課文預習,孩子們會自己在書本上勾勾畫畫,用紅筆做些記錄和標註,不需要教師提出要求……

在李虹霞老師的“幸福課堂”里,興趣的激發是時時刻刻的。

“幸福教室”不設班主任,由學生來當家作主。孩子們可以競選“一日班主任”或“多日班主任”;“幸福教室”沒有固定的班幹部,只有那一個個的“黑板美容師”“地板魔術師”、管理掃把的“掌門人”等。某個學生在學習方面有特長,就來做教師的“小助手”;某個學生在作業處理上有創意,就來輔導其他同學。表揚孩子的時候,都能夠恰如其分到找到孩子成長的具體事例,讓孩子們切切實實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批評孩子的時候,也注重就事論事,讓孩子心服口服。

孩子們的各種才藝,都有展示的機會。孩子們成長的點點滴滴,都被李老師記錄在“幸福教室”的部落格中,讓更多的人來分享。就連這些連“孔子也教不好的學生”、“不識字的學生”,走進了“幸福課堂”之後,他們的潛質和才能都得到了激發。

正是因為李老師懂得放手、指導有方,孩子們的自學能力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些年,隨著李老師外出授課、比賽等活動的日益頻繁,留給孩子們的自修課越來越多,但孩子們用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告訴李虹霞老師:我能行!

三、著力構建統合教學法

作為一個教育者,有兩個問題應該始終引起我們的警覺。一個是有關學科的分類問題。世界是一個綜合的整體,各種知識相互交織在一起,本身是難以分割的。為了學習的方便,人們人為地將知識分解成若干不同的學科,讓學生分類來學習,這很容易導致對世界的曲解。如果教師自己在教學中不注意這一點,過於強調學科的重要性,還會將這種曲解放大。一個是關於教材和課文的問題。教材和課文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載體,一個例子,是否一定要按照這樣的內容和順序按部就班的開展教學,體現著教師的學科素養以及對學生學習能力、認知特徵等的熟知程度。

李虹霞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越來越關注到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的嚴重不搭界的現象,以及語文教學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存在的不該有的分化現象。認為傳統的教學是按照教材的次序開展,而教材無非是知識體系的分割。照本宣科的結果,只能給孩子移植一些知識而很難形成語文素養。語文教學只有直面學生,從孩子的實際出發,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李虹霞提出,放棄傳統的線性教學,建立多元、多面、多維、立體化的語文教學時空坐標。沿著橫向、縱向、時空三個緯度來統合語文教學,統合分散在學科內外、聯繫密切的內容,改變課堂結構,重塑教學流程,讓學生全方位、整體、創造性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習過程成為積極主動地獲取而又充滿愉悅的過程,促進學生識字寫字和聽說讀寫的全面和諧發展,形成豐厚的語文素養。

所謂橫向統合,包括語文教材與相關文學資源的統合。讓兒歌、繞口令、韻文、優秀童書、古代蒙學讀物、現代集中識字讀物、地方文化讀本等大量有價值的文學性課程資源走進課堂,給學生無限的閱讀自由和空間;語文課與各學科跨學科的統合。將美術、音樂、數學、信息技術等課程整合到自己的語文教學之中;學科教材內容的重新組織與統合。重視第一本語文書、第一節語文課、第一次識字、第一次寫字、第一次師生交流、第一次習作等的課程教學設計,更關注識字、寫字、讀書等的順序,形成“序列化”的班本課程。

所謂縱向統合,包括同一冊教材內容本身的縱向統合。採取單元教學的方式,整體學習,集中突破。跨學段語文教材之間的縱向統合。將一至六年級的教材中涉及的相關知識整合在一起,進行集中學習。

所謂時空統合,包括用足網路資源,部落格成為“空間教室”;讓學生呼吸幸福的“語文味道”;走出教室的語文學習等。李虹霞認為,決定教室容量大小的,不是教室的空間和設施,而是教師的視野、智慧和氣度。只要統合各種資源,一切圍繞孩子的困惑和需要,教室就不僅是接受知識的場所,而是擁有無數成長故事、充滿精神力量,溫暖幸福無限延伸的氣場。

李虹霞老師構建“國小語文統合教學法”的時間並不長,但披荊斬棘,走出了一條幸福的道路,希望的道路。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被她的探索和激情所感染,創造出更多富有情趣的“幸福教室”。

2013年的最後一本書,讓我看到了課堂里的幸福!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讀後感(三)

本學期,婁星區教育局給每一位老師發放了兩本書——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和李虹霞老師的《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聽說這兩本書都是寫兩位熱愛教育、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視學生如同兒女的老師和他們的孩子們在不大的教室里共享教與學的快樂。我決定先看李老師的書,原因有二:李老師是我們國家的老師,她的故事對我們來說可能更接地氣;再者,李老師和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呀,作為家門,我當然自有一番親切感。

花了四個晚上的時間,我讀完了李老師的故事。她對幸福教室的定義讓我感慨萬千。李虹霞老師夢想中的“幸福教室”,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場所,更是擁有無數成長故事、充滿精神力量、幸福溫暖無限延伸的氣場;夢想中的“幸福教室”,空間無限,有無窮的引力,是師生精神的家園;夢想中的“幸福教室”,能給孩子打開語言空間,讓孩子們的精神自由飛翔,情感健康成長,是孩子們智慧閃光的源泉;夢想中的“幸福教室”,瀰漫著師生共同成長的幸福味道,溢滿了濃濃的墨香和淡淡的書香,流瀉著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琅琅讀書聲。這樣的教室哪個教師不喜歡?這樣的教室哪個學生不嚮往?這樣的教室哪個家長不放心?可是在我們身邊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教室呢?原因很多很多。但作為一個曾在教學一線奮戰過十六個年頭的班主任老師,我覺得我們有責任讓活動走進我們的課堂。

在活動中才有互動,在互動中才可能產生感動,有了感動才有真正的教育,有了感動,才有幸福成長。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心理品質、高尚的道德修養、愉快的合作精神就是在充滿魅力的活動中得到培養,得到發展。想到這兒,那一次學生自發開展的班隊活動仍歷歷在目。

2009年3月5日下午,幾個女孩子在辦公室門口向裡面看了好幾次,猶豫了老半天,我想她們一定有什麼事想對我說,但我就是不主動走上前去詢問,看她們到底什麼時候才敢走進來。終於我們班的班長走進來了,試探地說著同學們的想法。原來,“三八”婦女節就快到了,但是是星期天,於是孩子們決定利用明天的科學課搞一個慶“三八”的班隊活動。我一聽,為孩子們能有這樣一份心,這樣一份熱情而高興。表面上,我沒有特意表現出什麼,只是淡淡地說:“你們自己一定要策劃好,不要到時冷場呀!”小姑娘興奮地點頭應著,將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在門外等待的小夥伴們。只聽外面傳來了一陣歡呼聲,孩子們風也似地跑回了教室。

3月6日第五節下課時,數學老師告訴我:“這節課沒法上了,學生的心全都飛了,教室里根本安靜不下來了。”我笑著說:“飛就飛吧,反正今天是星期五了。”

下課休息時,一個小姑娘悄悄地對我說:“李老師,等會兒請您晚點進教室好嗎?我們會派人來請你的。”喔,我猜想他們一定是想對我搞點小花樣。管它是什麼呢,只要孩子們能開心就好。中間,陸陸續續有幾個小姑娘走進辦公室送給我她們準備的小禮物。還有三個小女生合夥給我們兩位老師各買了一束鮮花。

眼保健操做完了,我坐在辦公室里喝著茶水等待孩子們的邀請。門外走來兩個懂事的小姑娘,很鄭重地對我說:“李老師,請您現在到教室去,好嗎?”我起身跟著孩子們走到教室門口,只聽到裡面有人在不停地小聲說:“來了!來了!”我心裡默默一笑,嘴角微微向上翹起。推開門,迎面而來的是彩色噴帶,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我還是忍不住大叫了幾聲,孩子們哄堂大笑,可能老師的狼狽樣也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啦。我走進孩子們中間,準備隨便找個位置坐下,沒想到那幾個班幹部把我引到了教室最中間的一個座位坐下。既來之,則安之。我一切都聽從孩子們的安排。

中隊長喊了一聲:“安靜!”教室里一下子鴉雀無聲了。呵呵,我心裡樂了,大家今天真的很齊心喔。這么聽話!中隊長和班長擔當了這次活動的主持人,因為以前她們都有過活動主持的經驗,所以兩個小姑娘沒有一點膽怯,大大方方地說著自己撰寫的開幕詞。接著就是男女生各一首的詩朗誦。女孩子的詩是昨天寫的,還請我修改了一下呢。想當初她寫了這樣一句話:“老師,您是勤勞的農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小草’。”看到這裡,我忍不住笑了:“怎么把老師說成是農民呀?怎么是送走‘小草’呀?”思索了一下,我揮筆改成了:“老師,你是辛勤的耕耘者,培植出一棵棵茁壯的幼苗。”這樣應該恰當點。這個小女孩曾經代表班級參加了學校的演講比賽,在我的指點下,最終在比賽中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今天,她是信心十足地走上講台,朗誦著自己寫的詩歌。看著她,我想:“人都是需要鍛鍊的,能力是在鍛鍊中不斷提高的。”小男生的稿子是網上下載的,他背不下來,就拿著稿子聲情並茂地朗誦著。他剛剛讀了一個小節,我就熱淚盈眶了。哎呀,忍不住了,我的銀豆豆掉下來了。“怎么辦?我沒有紙巾。快到我包里幫我去拿紙巾呀。”坐在我身邊的小男孩兒飛快地拿來了紙巾,我連忙接過,把臉上的小水珠擦淨。同學們看著我,有的好奇,有的在笑,也有女孩子跟著我一起在激動。接下來,是孩子們的唱歌表演。先是兩個男孩子上來唱。他們兩個在上面扭捏了半天。你推推我,我推推你,誰都沒敢第一個開口。終於他們好像是商量好了,兩人一起開口唱了起來。同學們聽得挺認真的。

我帶頭給他們拍手助興,全班同學也都跟著邊拍手邊唱。哎?奇怪了,怎么大家都會唱呀?我忍不住問旁邊的學生:“這是什麼歌呀?怎么你們都會唱呢?”那個男孩子有點神氣地對我說:“這是《棉花糖》,李老師,你到網上去找,就能聽到的。”“喔!喔!”我連聲應著。想我在網上的時間也算多呀,可現在在孩子們的眼裡,好像我也是很落伍的樣子了。我聽得很認真,沒聽幾句,我也能哼哼了。然後,幾個女孩子又唱了《小酒窩》。還好,這首我聽過,不過真沒想到,好像全班同學都會唱喔。

後來我才發現這兩首歌真的很流行,走到大街上隨處可以聽到。緊跟著是所有的組織者上來唱《感恩的心》,竟然有五個女生和三個男生。他們學著電視裡的表演,也是邊唱邊做啞語手勢。同學們也興致勃勃地一起唱著,做著。孩子們真會選歌,也知道在這特別的時刻,懷著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的養育和老師的栽培。我靜靜地欣賞著我的孩子們的表現,越來越覺得真是不能小看他們了。在我眼裡,他們就和我自己的孩子沒什麼區別。我兒子也正好和他們差不多大,常常和他們玩在一起。看著他們從一年級懵懂的頑童到今天的挺有自己想法和個性的少年,他們真的成大了。唱完後,幾個組織者走下講台就開始忙活了。他們給每一個同學發了一張漂亮的小紙片。我正納悶呢:乾什麼呀?一個女孩子也給我發了一張。只聽班長讓大家安靜下來,說道:“現在我們每個人在紙上寫一句祝福的話送給我們的老師和媽媽。”喔,原來如此。

我和孩子們埋下頭寫了起來。有的寫完了,爭先恐後地交給了那幾個組織者。我寫完了,也交給了她們。主持人在篩選,然後她們點到幾個同學,讓他們讀一讀自己寫的祝福語。原本有些害羞的小姑娘竟然也走上台去讀了。當然也有人聲音小得讓人根本聽不見。很聰明的小姑娘也知道應該把我的祝福語讓大家聽聽,只聽她說:“你們想聽李老師的祝福語嗎?”大家異口同聲地喊道:“想!”她口齒清晰地念道:“祝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擁有一個乖巧的寶貝,天天開心!”孩子們聽了我這句話,個個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可能這時他們真的想成為自己母親最乖的孩子,成為媽媽的心肝寶貝。我自己都覺得這句話寫得挺好的,這也是我最真誠的祝福。活動舉行到這兒,班長看著鍾,還有五分鐘,可是節目全都結束了,該怎么度過這幾分鐘呢?她有點為難了,一副茫然的樣子,也不敢看我。看到幾個孩子已經很努力了,活動也搞得挺成功的。我提醒她說:“可以讓老師總結一下。”她一下子明白了,把話筒交給了我,她也不自覺地鬆了一口氣。

我給了孩子們充分的肯定。這次活動給了我幾個意外:我沒想到自己會一下子就被孩子們感動了,讓我感到意外;幾個學生能把活動組織得這么井井有條,讓我感到意外;全班同學聽從指揮,非常團結,也讓我感到意外。我為有這樣的學生而驕傲,我為自己能成為他們的班主任而感到幸福。下次我們一定要邀請我們的數學老師一起參加,讓她也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看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學習是孩子們的主要任務,但不是唯一的任務。當孩子們做著他們自己願意做的事情時,你會發現其實他們的本事還真不小呢!

想想我們老師們平時總擔心教學任務無法完成,總害怕孩子們在活動中會激動過份而難以維持課堂秩序,就有意無意地把活動實踐方面的一些課程砍掉了。看看孩子們今天的表現,我不禁為大家過多的擔憂而啞然一笑。“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屬於孩子們的天空,就讓他們自由飛翔吧!別讓我們的不放心成為他們的羈絆,束縛了他們高飛的翅膀!真的愛他們,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飛!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做自己願意,而且喜歡的事。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他們長大了,他們真的很懂事,很可愛。請記住:風箏飛得再高,線還在我們手中。所以我們這些班主任也可以得意地說:“孩子們是表演的天才,而我們就是天才的導演。”

一次次掩卷深思,李老師何以能締造完美教室,書寫生命傳奇?一次次咀嚼回味,李老師如何創造奇蹟,讓師生在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幸福成長?一次次捫心自問:我也能如此讓自己的教育之路綻放這樣的美麗嗎?我想,只要行動,夢就在不遠的地方。祝願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老師在自己韶華逝去時,仍然能夠感受到胸前的紅領巾沒有褪色,仍然能夠童心永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