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熱血教師讀後感

熱血教師讀後感(一)

作為一名教師觀看完《熱血教師》後,我深深被克拉克的事跡所感動。

電影中,克拉克老師面對的是一群來自於社會最底層的家庭而且存在很大問題的學生,面對這樣的狀況,克拉克開始的時候也和我們一樣把學生想的很單純,覺得用一些我們認為能夠吸引學生的方法,去感化他們,但是學生根本不買他的帳。看到這裡,我很同情他,他也跟我想的一樣,選擇了放棄,但是,當他遇到朋友,朋友給予他鼓勵後,他又重新振作起來,重新來到這個班級,重新面對他的學生。他沒有為教而教,而是樂教,把教學當做生活的一部分,不在意收穫多少,就那麼在意每一個孩子的心理成長,很多家長與旁人不理解他的單純,但是他的堅持與鼓勵,詮釋了一位教師最讓人敬佩的地方。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作為一名高中化學老師,我更加要注意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這幾年悟出一個道理,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接受學生的缺點,了解其產生的原因,進而幫助他們確立他們切實想要的夢想。朝著夢想去努力,不良行為習慣自然會得以糾正,想要的結果通過時間來改變。學生偶爾的犯錯算不了什麼,應該給予積極地引導,慢慢去改正自身的缺點。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教書育人。

我和學生去交朋友,讓學生在課下把自己當成的一個貼心朋友,幫他們解決學習上的雜念,用一個更加輕鬆的態度去面對學習。高三複習過程中有很多的考試,很多學生對考試成績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考試本身中所起的作用,對考得不好的學生,我更多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查找學習中的不足,讓他們真正明白每一次考試就是一次練兵的絕好機會,暴露出的不足才是為下一次的考試提供幫助,更有針對性查缺補漏,以便在後面的考試中不再犯同一樣的錯誤或少犯錯誤。我平時無論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是每一次考試測驗中,都會針對學生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當著全體表揚他們,讓們更加充滿信心保證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走。讓他們提高學習的興趣真的很難,所以我們教師應該適當對學生們多一點關愛,少一些責備;多一點和風細雨,少一些暴風驟雨;多一點平易近人,少一些居高臨下;多一點鼓勵幫助;少一些大聲呵斥。

在以後來的教學當中,我要探索適合自己學生特色的教學方法,我想,只要我們能從關心學生的角度出發,尋找他們的興趣點,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不要輕言放棄。成功對於每個人來說固然重要,但是積極的心態和不懈的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法寶。我也要有一個積極地心態。去面對我的學生,只有在不斷的歷練中,累積經驗和知識,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只有不懈的追求和堅定的意志才能使一個喪失信心的人重新走向成功。為自己加油,為自己喝彩!

熱血教師讀後感(二)

作為一個教育專業的大學生,我對有關於教師這類的電影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以前看過《放牛班的春天》,也是受益匪淺,今天看完《熱血教師》這部電影後,同樣的也被主人公這樣的教師的高尚品格深深的感動了。

電影的背景是90年代的美國紐約,主人公是一所黑人國小的教師,他第一次來到這所國小的時候,就目睹了一個老師被他的學生們逼的辭職,但是他依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因為他相信憑藉他的教學經驗,可以將這個由各種不聽話的孩子組成的差等生班級改變成他理想中的樣子。希望往往都是美好的,可是實踐的過程中,他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他一次次的吃到閉門齋,孩子們的心靈就像上上了一把把巨大的枷鎖,任憑他如何努力,都找不到打開這把鎖的鑰匙,孩子們將教師弄得一團糟,大聲喧鬧,對自己的老師毫無尊重,甚至惡語相加,並且打賭他什麼時候會被迫離開,他也曾放棄過,有一次他忍無可忍,摔門而出,但是善良的他卻不忍放棄自己愛著的這些學生,也許就是因為這份牽絆,促使他第二天又回到了他熟悉的教師,並且更加的竭盡全力的幫助這些孩子重拾對學習的興趣與對生活的希望,為了讓孩子們學到東西,他不惜於捉弄自己,他讓學生拿著一個盆子,答應他們,只要他們靜靜的聽他講課15秒鐘,他就一口氣喝完一瓶牛奶。人非草木,孩子們最終也意識到,()他們的老師是多麼的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優秀的人才,班裡的一個個刺頭開始接受他,並且重新走上正確的軌跡,他終於成功了,他幫助這些孩子們重新找回了自信。

We are family,我覺得這句話真實的道出了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師的教育理念,他把每個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家人一樣看待,沒有偏見,也不放棄,他對孩子的每個方面的關心的淋漓盡致,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這種行為也同樣感動了孩子們的家人。在主人公的身上,那種無私的愛心和超強的責任心令我記憶猶新,愛心使我們更加容易的替別人著想,責任心則是我們立身的根本,讓別人信任你,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一個人的成熟程度,不僅僅體現在他的年齡,更加重要的則是他所能背負的責任有多大和他所承擔責任的強度,所以,我認為這部電影一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另一方面也教給我們做人的根本,真的是受益匪淺。

熱血教師讀後感(三)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按從低到高的順序依次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人們總是在低一級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才會尋求高一級的需要,而愛與歸屬的需要排在求知需要的前面,這就告訴我們,在教育當中,愛是核心。愛是師者之魂。

電影《熱血教師》是根據美國教師羅恩·克拉克的一段真實故事改編的。長久以來,克拉克一直教育自己的學生要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要有夢想,要敢於冒險,現在踐行自己信念的時刻到了。他放棄了私立學校的優厚待遇,來到紐約最差的社區、毛遂自薦執教於一所學校最差的班級,一切都是因為他覺得這裡的孩子應該更需要他。這個班級里的孩子已經連續氣走六個老師,在大人眼中,他們簡直無法無天,上課亂成一片,與老師當眾頂嘴,嘲笑甚至謾罵老師。他們的家庭背景也極為複雜,有的單親,媽媽在14歲就生下他;有的被養父毒打,與社會渣滓整日混在一起;還有的長著天使的面孔卻有著魔鬼的心腸,桀驁不馴……面對這樣一群孩子,克拉克沒有灰心,他制定班規,告訴孩子們我們是一家人,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他利用休息時間給他們補缺補差,甚至幫美莎卡燒飯照顧他們一家人;他為了讓學生專心聽課不惜讓自己出醜——15秒喝一瓶朱古力牛奶喝到吐;他課間與孩子們打成一片,艱難學習「雙跳」,只為學生能學會一點東西。克拉克平等地與學生相處,不停強調「我們是一家人」,讓孩子們心裡上對這個班級、對這個老師產生很強的歸屬感與依戀感。他對學生的愛護、理解與尊重在學生心中產生巨大的作用,事實證明,他們不是不能學,而是不願學,不愛學,一旦心中產生動力,他們可以加倍用功,可以規規矩矩看著老師視頻上課,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要求就提高了,最差的班級考出最好的成績,他們創造了奇蹟,這一切源於克拉克愛學生勝過一切!

研究數據表明,87%的學困生學習成績落後的原因是心理方面的,而非智力問題。真正地關愛、關注、賞識學困生,發現其閃光點,將其放大,幫助其體驗成功,一點點進步,一點點激勵,老師的愛會讓他的內心產生向上的動力,這種動力是無窮的、是洶湧的,是不可小覷的!關愛、賞識教育正是以生為本理念的一種體現,先關注學生再關注教材,先關注教的對象,再關注教的內容。先讓孩子愛你,才會愛上你教的東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