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貴在有心無痕

親職教育貴在有心無痕

近日,在太原市全民終身學習大講堂演講現場,提起曾經目睹的一幕,主講人、太原市教育局局長馬兆興提起曾經目睹的一幕感慨良多:“世間百業,父母這一職業是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的。曾在省城新建路邊見到一位父親正在憤怒地斥罵不願上學的兒子。圍觀者猜想,這肯定是個成績墊底、不愛學習的孩子。細問之下,情況出人意料。孩子是某重點中學全班排名前三的好學生。只因老師一句叮囑‘讓孩子不要光琢磨難題,這對中考很不利’,這位父親就著急上火,頭晚將孩子訓斥了兩個多小時,卻沒給孩子辯解一句的機會。那位家長畢業於省內一流高校,文化素質並不低,但教育孩子的能力卻極為有限。所以說,家長自身素質的高低與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質高低是兩回事,要教好孩子,家長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

真正的教育是愛與智慧的結晶

家長和老師“踢皮球”。許多家長一發現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便將責任歸咎於學校,認為是學校沒把孩子教育好。一些老師在分析學生犯錯的原因時也常說:“如果你了解這個孩子的家長是什麼人,你就知道這個孩子肯定會有什麼問題。”如此一來,親職教育埋怨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又在埋怨親職教育,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之間形成一種對立和衝突的關係。這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事實上,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場所,家長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只有親職教育和學校教育互相彌補,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為孩子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獲得父母的資格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成為稱職的父母卻需要努力學習。大多數父母都是無師自通,認為自己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或者別人怎么教育孩子,自己就怎么教育孩子。這是不行的。因為時代變遷,父母也要不斷更新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成長。傳統理念要求我們做事專心,不能三心二意,現在很多學生卻一邊做作業一邊聽音樂。對此,不少家長氣憤不已。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聽音樂不一定影響寫作業,或許還有助於孩子寫作業。這就需要家長轉換教育思路,不能武斷地下結論。

不要因為父母的思想高度,限制了孩子發展的高度。家庭是孩子成長永遠的場所,父母是孩子發展永遠的老師。父母不可能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予孩子,沒有很高精神境界的父母,也很難培養出具有很高精神境界的孩子。現在,不少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唉,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全指望孩子了。”相應地,孩子也可能想:“我就像你這樣活著,怎么不行?”所以,父母需要提升自己,可能物質狀況不好,但一定要有較高的精神追求。

從另一個角度講,父母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比如,孩子放學回家,一進門就找到一本自己最喜歡讀的書。母親可能會劈頭蓋臉地說:“趕快寫作業,作業還沒寫,看什麼閒書?”這怎么會是閒書呢?如果一個孩子放學後,能有一本書讓他如饑似渴地惦記著,那是多么令人羨慕的一件事!在有的父母看來,學好課內知識就夠了。這是錯誤的,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錯誤認識影響了孩子。

家教誤區羈絆孩子成長腳步

對孩子的期望值虛高。有些家長說:“我把孩子交給學校,學校就要還給我一個大學生,最好是清華、北大的。”孩子有沒有可能進清華、北大?有可能。但是每年進清華、北大的學生在全國來說是少數中的少數,精英中的精英。家長盲目要求所有孩子都成為精英,這是不現實的。因此,怎樣正確確立對孩子的期望值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親職教育的第一步。(  )家長要認真了解孩子,研究孩子,理性地給孩子樹立合理髮展目標,可以適當高一點,但不要虛高,期望值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有百害而無一利。家長不能把自己的一廂情願強加給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不斷去努力,提倡學習改變命運,勤奮成就未來。

對孩子的要求有偏頗。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只要成績好,什麼都不乾也可以。事實上,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學習也不好。原因在於孩子責任感的缺失。一個人如果沒有責任感,學習肯定上不去;如果他各方面都涉獵,激發的則是更多的責任感。所以,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全面,要特別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品德和勞動習慣,而不僅僅關注他的學習。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一定要讓他承擔起來,家長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蘇州一位教育專家的孩子小時候經常丟三落四,忘記帶鑰匙,每次都打電話找家長。一開始家長總把鑰匙送到學校,反覆幾次後,孩子仍出現同樣的問題。於是,家長告訴孩子,從這次開始不給你送了,自己做的事情要學會自己承擔責任。

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有投機心理。很多家長希望世界上有一種辦法能解決所有的親職教育問題。事實上,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是世界上惟一的,你是“這一個”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你的孩子和別人不一樣,沒有現成的方法可以採用。家長只能自己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誰也不能代替。父母要善於變換方式,多動腦筋想辦法,多傾聽少嘮叨。因為父母說得太多,時間長了孩子就會不愛說話。國外一個家庭主婦的小兒子總愛隨地小便,這位聰明的媽媽想了個辦法,她把很多彩色小畫片放到沖水馬桶里給孩子演示,看著畫片隨水流旋轉而下,孩子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每次他都規規矩矩上完廁所後放一個畫片,看這有意思的一幕。問題就此迎刃而解。

在看待孩子的視角上,注重外在,忽視內在。孩子今天會背一首詩,會做算術了……大多數時間裡,家長只看到孩子外在的變化,卻忽視了對孩子興趣、視野、習慣、思維等內在品質的培養。這是親職教育的缺失。孩子學跳舞、學彈曲,家長只關注技巧訓練的實際效果,卻從不引導孩子領悟音樂的內涵和魅力;孩子鸚鵡學舌般背誦“白日依山盡”,家長只顧高興,卻忘了告訴孩子“白日”怎樣“依山盡”的情景。

教育孩子的心態比較急躁。家長對待孩子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巴不得8歲的孩子就大學畢業,孩子才上三年級就給他補習四年級的課程。有句話說,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固然有合理的地方,但也不完全對。如果人生是100米的短跑,那不輸在起跑線上是必要的,但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長跑,即便今天落下,明天也能趕上。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避免焦躁心態,要學會等待,如果孩子今天比別人慢一步,明天他可能比別人快一步,不要認為今天慢一步,就一輩子比別人慢。人生的過程是不能濃縮的,必須有經歷才能真正有所體會。當孩子出現錯誤時,家長一定要正確看待,要懷著一顆包容心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指責、訓斥。

有心無痕構建和諧親子關係

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無限潛力,學會適度欣賞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應該是理性的,同時對他的潛力也要有信心。科學研究發現,目前人腦的潛力只發揮了1/4,大量潛能尚待開掘。父母應該是孩子潛能的激發者,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無數可能,並在適當的場合給孩子豎起“大拇指”,這對樹立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當然,在學會讚賞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懲罰,適度的懲罰會讓他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承擔責任,這與表揚並不矛盾。

讓孩子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喜歡做的事。孩子的時間不要被父母全部占滿,即使孩子傻傻地發獃,那也是非常迷人的時刻,因為他在想自己的事情。郁達夫是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他很感謝父母在童年時讓他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由於身體不好休學在家,他經常一個人呆坐在野外,看著周圍的自然景觀,後來寫作時,一描寫自然環境就馬上能想起兒時看到的景色。家長應該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和時刻,千萬不要把他的時間和大腦塞滿,這樣可能讓他錯過很多的發展可能。

讓讀書寫字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一個人有沒有修養,不是看他工作時什麼樣,而是看他如何打發休閒時光。有的人休閒時打麻將、喝酒,有的人聽音樂、看書。兩種不同生活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迥異。如果家長能以身作則,從小就培養孩子對讀書的熱愛,那么他的一生都會以此為樂並有所收穫。同時,要讓寫日記成為一種習慣,讓孩子把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不一定長篇大論,可以是一句話、一點感受。關鍵是父母首先要做到。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不尊重孩子的話語權,一味向孩子灌輸,時間一長,孩子會把心門緊閉,把父母推得更遠。父母要學會平等溝通,既講出自己的意見,也要傾聽孩子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讓孩子打開心門。當孩子講述流暢時,千萬不能打斷他,而且要傾注耐心,不斷呼應,讓孩子感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

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學校教書育人的宗旨也毋庸置疑,在當今教育體制下,家長和學校為了孩子能夠“有出息”,往往讓他們多學多練,看著孩子為書本所累,我們也有不忍,但也很無奈。但是,我們應該理解也應該明白,孩子雖小,卻有思想和主意,即便是對於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也該給孩子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不問所以然地扼殺孩子的傾訴欲望,常常是適得其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