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人物

王傳福:與時間賽跑的男人

王傳福:與時間賽跑的男人

比亞迪對汽車銷售團隊的調整,是神話破滅的開端,還是彪悍成長後的自我修復?

中國汽車自主品牌2011年集體遭遇寒冬,這個冬天,對比亞迪格外殘酷。

今年6月30日,比亞迪掛牌回歸A股,上市首日漲幅逾40%。不過,這一表現看起來匪夷所思,2011年上半年,比亞迪汽車銷售和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後者跌幅更是接近90%。

風暴接連而至。8月5日,比亞迪元老、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夏治冰突然離職,原生產經營計畫處總經理侯雁接任,繼而發生裁員事件。

面對外界種種質疑,掌門人王傳福在打破沉默前,與比亞迪汽車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及侯雁赴北方考察汽車銷售情況--據說之前王傳福很少親臨汽車銷售一線。

這是神話破滅的開端,還是比亞迪彪悍成長後的自我調整?

銷售“瘦身”

8月29日早上,當“二戰區”總經理張傳金出現在比亞迪總部大廳時,他的一位下屬李剛(化名)覺得有點不對勁。比亞迪各銷售區域備戰新車S6上市的關鍵時刻,張傳金應該在各地奔波,怎么會突然回總部呢?

謎底很快揭曉。中午時分,一封郵件發到了員工的信箱,內容是公司人事調整留下來的人員名單。據說這次人事調整後的銷售團隊,將從過去的2700人降至800人。張傳金回來的任務之一,就是和“被調整”的員工做思想工作。

2010年退網風波出現前,比亞迪經銷商數量超過1000家,這是夏治冰構築的龐大網路。一位匿名高管透露,在汽車業務快速擴張的那幾年,很多經理都從IT部門轉投汽車行銷。

另一種途徑是外部招聘。在應聘要求中,是否從事過汽車銷售並不重要。新員工培訓結束後,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如果想生存下來,取得好的業績,必須儘快學會與經銷商打交道。

比亞迪最初的快速崛起,與銷售人員完全以業績為導向的方式不無關係。一位已經離職的比亞迪汽車銷售部門人士向本刊證實,有時經銷商資金過於緊張,區域經理甚至會建議經銷商借高利貸。

不過,高速衝刺的一些問題也慢慢顯現。例如,在2010年底之前,比亞迪在區域管理上採用運營經理和區域經理搭配的架構。這讓銷售團隊內部關係變得微妙,區域經理對運營經理會相當排斥。這種明爭暗鬥以2010年年底運營經理這一崗位撤銷而告終。

夏治冰對危機已有所察覺。他曾說,“我們確實有點急功近利了,跑了六七年需要修理一下。”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汽車銷量僅為22.01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37%。

在上述匿名高管看來,這次讓外界譁然的“裁員風波”是王傳福“糾正一個以前團隊太龐大的失誤而已”。

供血不足

比亞迪在汽車市場的表現曾一度令人印象深刻。那段風光無限的日子主要拜F3所賜。這款外觀與豐田花冠頗為相似的三廂車,最便宜的車型價格只有花冠的1/2。在2010年比亞迪51.98萬輛銷售業績中,F3占比近50%。

隨著車型老化和市場競爭加劇,比亞迪迫切需要一款主力車型來與F3並肩作戰。這個重任落在了2011年上市的S6身上。細心的經銷商和消費者發現,比亞迪開始改變某些以往套路。

一直以低成本為根基的比亞迪開始尋找高質量合作夥伴,它的零部件供應商名單上出現了一些國際大廠的名字,例如國際玻璃廠商聖戈班。2010年4月,比亞迪收購了日本大型模具廠商荻原公司旗下的一家工廠,連技術帶工程師都拿了過來,這提高了其模具水平。

不過,在終端重新發力並非一日之功,去年的經銷商退網風波影響仍未完全消除。一位已經退網的徐州經銷商透露,很多離開比亞迪的經銷商實力雄厚,而且在當地很有影響力,不歡而散不但讓比亞迪銷量失去渠道支撐,還影響了口碑。(  )他舉例,以前他的店,在徐州的月銷量能達到一兩百台,而現在比亞迪徐州新接手的經銷商月銷量只有幾十台。

8月22日,比亞迪公布半年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2.75億元,同比下降88.63%。比亞迪解釋:主要原因是國內汽車相關優惠政策的取消、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公司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單一最大客戶部分訂單推遲等因素,影響了公司銷售收入的增長。同時,由於國內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使得毛利率有所下滑,最終導致了本期間盈利出現較大程度的下降。

而在9月9日的股東大會上,王傳福還稱將從明年起大力壓縮資本開支。公開報導稱,2010年,比亞迪的資本開支預算為100億元人民幣,今年將控制在80億-90億元人民幣。2012年,這一數字將控制在50億-60億元人民幣。

新能源懸疑

9月初,2011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在天津召開,媒體將這次論壇上傳遞出的信號解讀為中國電動車發展正由“狂熱回歸理性”。

有與會專家對比亞迪點名批評。他們提到,比亞迪花了幾個億投一個電池廠,投了好幾年了依然沒有實現產業化。

“政府對發展電動車這么激進,比亞迪是有責任的。”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曾憤慨地說。在他看來,近幾年政府在電動車發展上的“大躍進”,是比亞迪們“忽悠”的。

不過,也可能是政策導向同時把比亞迪“忽悠”了。“國家實際上也希望我們能起來。現在有這方面的錢花不掉。”王傳福在去年接受本刊採訪時曾說。圍繞著電動車的推廣,摸索與政府之間的進退平衡之術,已經成為電動汽車企業必備的生存技巧。

目前,比亞迪電動車的主戰場並非私人用戶,而是同政府做生意。目前,比亞迪在2010年有50台的深圳計程車市場投入運營,今年又新增加了數百台。王傳福的估計是,僅僅公交電動化市場有1.3萬億元的蛋糕。

不過,電動車商業化運行中牽扯的問題千頭萬緒,諸多層面已非比亞迪所能解決。在資深汽車觀察家李安定看來:“這件事(發展電動車)是把一個科研課題變成了全民運動,實際上電動車安全性還遠沒有達到商品化的程度,比動車更不靠譜。”

對王傳福來說,這些質疑並不陌生,他或許相信,就像當年馬車夫嘲笑火車速度太慢一樣,時間會證明自己的正確。王傳福相信,新能源未來三年可產生利潤。

創業至今,他仍保留著清教徒式的生活。上述匿名高管說:“我們內部都覺得,他(王傳福)簡直是一個聖人,個人對物質的東西沒什麼要求。他本人完全撲在企業上,周末也找我們去開會。”

“其實一個公司,總有困難的時候。關鍵是要Hold住,然後又耐心做下去。”他補充道。

王傳福毫無疑問是個能“Hold”住的人,不過,這一次他能跑贏時間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