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為人處世

好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變淡的?

簡單地說,所有的變淡都是因為「道不同」。

仔細說來,年輕的時候,一百個變淡的朋友,有一百種變淡的原因。我們的偏見、幼稚、自私都可能成為友誼的殺手。

國小時我和兩個名字帶「偉」的人互為好朋友,好到同吃同睡的程度。和偉甲現在還保持著無話不談的友好,但偉乙,國中就從我們的鐵三角里出局了,只是因為國中之後他打架、戀愛、抽菸,那時我和偉甲都覺得他「變壞」了,於是慢慢少了聯繫。現在想想,只是因為我們的狹隘錯失了一個仗義的朋友。

高二時候班裡有個姑娘和我特別好,相互帶早點,話能說不停,有次我聽別人傳閒話,說我「看著老實,那麼快就把班花拿下了,不簡單」,就因為這麼簡單的流言,我有意疏遠了她——後來知道自己有多麼愚蠢時,已經回不去了。

長大以後,原本親密的朋友關係變淡的原因無非是因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生活的交集越來越少,於是共同的話題少了,不再相互需要,也不再對對方的事情感興趣,聯繫越來越少,感情慢慢也就淡了,再要說話,發現已經無話可說。這些人曾經溫暖我的人生,是我生命的見證者,想到他們的離開,我難過到不行。

而新認識的朋友親熱一段時間又淡了下去,只是因為感情基礎本來就淺得幾乎沒有,失去不覺得遺憾,擁抱卻需要太多額外的付出,所以來去任由之。你來,多大的風雨我都去接你;你要走了,我只會說聲珍重,並不會挽留。

而那些不曾變淡的朋友,並不是一直一路同行,而是雖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每次重逢,都還有共鳴,覺得彼此殊途同歸,比如我和偉甲就是如此;或者雖然已經你我殊途,但還對彼此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和關心,像兄弟姐妹一樣願意和你在一起,比如我和我的另外幾個朋友。

Amos,我心之外,再無他法。

這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改變認知的答案,目前我的結論是:

隨著成長,我們要的越來越多,但是能力的增長卻越來越緩慢,甚至遇到瓶頸。於是就只能逐漸捨棄一些已經不那麼重要的東西,將資源和空間釋放出來,留給新的追求。

一個延伸的問題:一般而言,在追求友誼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信任與被信任、同一個思想層面的交流、有價值的信息、尋求幫助和支持、獲得持續的善意與關心、有人願意無故花時間在我身上、有共同追求的同盟,等等不一而足。

類似的結論我可以舉出更多,但無疑我們明白這些追求絕不可能在同一個人身上實現,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對友誼的追求和判斷也不相同。

歸根結底,我們只是在追求這兩樣東西:

一個願意滿足我的人,我將這個意願稱為「親密度」

一個有能力滿足我的人,我將這種能力稱為「互惠度」

根據上述結論,我們來對照一下真實的生活。

在小的時候,由於活動範圍有限,通常我們的好朋友都是隔壁鄰居或者是同班同學。而之所以我們會成為好朋友,原因也很簡單,兩人一起玩比一個人有意思多了。這時我們要的不多,基本上有人願意陪你而年齡又相仿就差不多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況且選擇的餘地也很小。

隨著升學,我們要的東西漸漸多了起來,要成績、要競爭、要「大人的喜愛」。即使有無話不談的朋友,但是由於要花時間學習準備下次考試,就不得不減少了彼此交流的機會。但假如我是個很聰明的小孩,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卻能有著不錯的成績,或許就能夠花更多的時間來維持這段情感。

大學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一般來說,這前後是最容易遇上終身好友的時期。興趣愛好基本定型,對未來的方向有了模糊的大致判斷,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我們選擇的餘地已經變大了,可以開始對社交關係做出挑選和取捨,也明白了以前的朋友很大程度是因為選擇範圍的限制。但讓我們不解的是,明明挑選朋友很慎重了,大家對彼此的關係也非常重視,幾年之後,好朋友們之間的情感還是開始變淡了。

這時有人會得出結論:

大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交集變少,自然就變淡了。

這個結論不能說是錯的,但其實再直白一點,相當於是在說:

我希望在這個領域做出一番成就來,你卻無法為我提供必要的人脈、資源、知識和經驗,而與你相處帶來的愉快體驗相比,我現在更想要的是在該領域的成就,這對我更為重要。所以我不得不將原本與你交往的時間和精力更多花在了追求成功所必要的條件上了。

試問,如此一來關係又如何不會變淡?那些被認為是由於道路不同而變淡的友誼,其實本質都是因為對方滿足我的能力降低了,「互惠度」降低了。而大家的「親密度」,本來就沒有多少,換句話說,其實我們真正的友誼深厚的好朋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

心理學告訴我們,成為好朋友可以是因為見面頻繁、有相似的生活經歷和背景、有著共同的信念,甚至可以因為對方長得好看、品德高尚、樂於助人。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改變了,兩個人的友誼就有可能受到挑戰。更何況長大了的我們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價值觀,清楚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開始嘗試捨棄一些不那麼重要的東西,好讓自己輕裝上陣。

很多時候我們追求友誼,其實是為了友誼所帶來的一些附加產物。當我們看到了這一點,也有了一些額外選項之後,追求利益最大化就變得無可厚非了。當然從本性來講我們什麼都想要,但就像小時候的玩具一樣,假如我足夠富有,能夠擁有一間很大的房子擺得下我所有的物品,一件也不用丟棄時,留著它興許什麼時候我會想要拿出來把玩一下幫助我回憶過往。然而一線城市的房價一平米幾萬塊錢,同樣的付出我可以買最新的蘋果產品取悅自己、買禮物送給領導爭取高升、參加培訓教育提升自己。

從這個層面來講,也可以說是價值觀毀了我們的友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自身的局限:

沒有足夠的能力、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超群的智慧,讓我們無法維護好所有的人際關係。

生物學家鄧巴曾經有一個研究成果,結論是我們人類大腦皮層的能力上限是同時維護150人的社交關係。這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此外,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會自然的形成階級,資源會流向上層,這種不均等就是另一個著名而神奇的「二八定律」。

所以在資源不均等、自身有局限的前提下,我們會下意識地將所有的社會關係分為三六九等(心理距離同心圓),並用80%的時間和精力去與20%最重要的人們交往。此外,隨著資源的流動、自身定位的改變,每個人的社交價值一直都在發生變化,新人會替換舊人,好朋友會替換老朋友,走著走著就有人不見了。

連狒狒都是這麼幹的。

被當做一種資源時,時間具有供給毫無彈性、無法蓄積、無法取代、無法失而復得的四大特性,有效的時間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而確立個人的價值觀,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因為假如價值觀不明確,你就很難知道什麼對你最重要,當你價值觀不明確,時間分配一定不好。

這是我們的第二個瓶頸,當一個人有很多的選擇和更大的自由之後。他可以用同樣的時間和老朋友敘舊,也可以宅家打遊戲、看電影、去旅遊、去運動。因為時間是有限的,所以當做出了選擇之後,就無法再回去了。

很多時候,特別是現代社會,存在著如此巨量的取悅你我的玩物。當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規劃,試圖用本能做出選擇時,真的很難想到要為朋友們做些什麼。

智慧是一種直指本心的穿透力,深遠而悠長。當我們在面前擺放了太多選項的時候,你能在選擇前看到後面的所有故事嗎?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認清這個現實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課,我與這個世界上99%的人99.9%的基因是一模一樣的。但同樣是普通人,憑什麼在各自作出選擇後就沒法愉快的做朋友了?因為我們都缺乏智慧,僅有的能力只能盯著眼前的目標而無暇旁顧。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能力無法讓自己肆意選擇。我們不是蜘蛛俠,能力很小,只能對身邊的人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