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水滸傳宋江讀後感

水滸傳宋江讀後感(一)

評價宋江的人有很多,金聖歎是最早評價宋江這個人。他對宋江的評價是「下下」,也就是最低。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外表比較平庸,才能有限。第六十八回中,宋江把自己跟盧俊義做了一番對比,其中說到三點不如盧俊義:第一,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員外堂堂一表,凜凜一軀,有貴人之相。第二,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終兄弟不棄,暫居尊位;員外出身豪傑之子,又無至惡之名,雖有些兇險,累蒙天佑,以免此禍。第三,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員外力敵萬人,通今博古,天下誰不望風而降。應該說宋江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下,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從當時的實際出發,不能以個人的好惡來看待,不然這樣做出的評價是毫無意義的。關於宋江,我們首先要注意他的家庭,宋江家中世代務農,靠田地來維持其生活,應該說屬於中小地主之列吧。他受到的教育,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儒家書籍,受的是傳統的文化教育。他的職業,在衙門裡當任押司一職,何謂押司?就是在衙門裡辦理案牘,整理文書之類的工作,只是一個小吏,並不是官。《水滸傳》中有句話來形容宋江的職業是: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所以從這些來看,對他的性格影響很大。第一,因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對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難,能夠解囊相助,很有忠義感;第二,由於管理文書,所以為人處世小心謹慎,能夠隨機應變,喜歡玩弄權術;第三,由於從事的是押司這麼一個職業,所以培養了他遵守法度的觀念。後兩點特別值得注意,「權術」這個詞,僅僅是指處理問題的手段,不是人物品格的表現。法家韓非,申不容提倡用「術」來治理天下,這個「術」就是指的「權術」。比如,第三十四回,宋江想要招降秦明,故意派人騎上秦明的馬,穿上秦明的戰袍,假裝秦明。到他的上級慕容知府那裡,殺人放火,讓人以為秦明已經投降了梁山。待秦明回到城外,別人都不相信他,而且殺了他的妻兒。隨後秦明無奈,只好上山。為了要秦明上山,不惜害了那麼多百姓的性命,甚至是他的妻兒的性命。法度的思想,如放晁蓋時,他有句話常掛在嘴邊:「於法度上不得」,第三十六回刺配江州的途中被劫上山,梁山好漢勸他上山,他不同意。眾人想要打開他身上的枷鎖,他說:「這是國家的法度」。所以說宋江有時候看問題從法度上看。還有就是他喜歡玩弄權術,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虛偽。從這幾點來看,他所從事的職業對他的性格的影響很大。

宋江上山之前和上山之後有截然不同的人物個性。他上山之前可以說是一個俠義英雄。特別是他上山之前做的兩件事可以看出來。第一,在第十八回中放晁蓋。當時他的處境是即可以匯報上級,又可以聽之任之,還可以給晁蓋通風報信。而他選擇的是第三種做法:通風報信。這一段書中描寫得很生動。在這裡,是「義」壓倒了「法」。因為法度在他的頭腦里是根深蒂固的,但是當「義」與「法」相衝突的時候,「義」壓倒了「法」,可見他是一個英雄。第二十一回,宋江殺了閻婆惜,是為了梁山的朋友,為了朋友殺了自己的妻子,也表現了他「義」的一面,說明他是一個英雄,這是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上山之後,在給他定性,他就是一個義軍的首領。但是我們說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他自己也認可了這點,那他憑什麼當上義軍的首領?第一,他仗義疏財的品格,對眾兄弟有號召力。有什麼事情只要他一開口,別人就都聽他的。第二,他關懷兄弟,有信人的雅量,比如第五十四回救柴進,第五十九回救魯智深、史進,第六十六回救盧俊義、石秀等。第三,有一定的指揮才能和軍事才能。如三打祝家莊,前兩次都沒有攻打下來,但是他善於吸取經驗教訓,終於在第三次用了吳用的計策,攻下祝家莊。如果他什麼都沒有的話,那當梁山的領袖是站不住腳的。後來有不少的戰役都是他親自指揮的,直到第七十一回英雄排座次那個梁山的鼎盛時期,也一直到後來兩敗童貫,三敗高俅。

第三個時期,就是他招安以後,宋江應該是朝廷的忠臣,宋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為國家效力」,當他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李卓吾有一句評語說:「這是一大關鍵之處,讀者不可草草看過。」

我到現在還是不太明白宋江的心思,他到底是具有戰略家的眼光,還是僅僅只是為了那曾許下的諾言——對國家忠誠,才會不顧眾兄弟的反對,毅然歸順朝廷。也許是我功力還不夠,不能理解那個時代所謂的「忠義」。

水滸傳宋江讀後感(二)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痳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梁山泊悲劇,宋江之過?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最終卻落的個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這不免使人為他們鳴不平。在批判宋王朝腐敗的同時,許多人也將矛頭直指宋江——這個梁山泊的領軍人物。

有人認為,梁山好漢之所以會落得如此結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為戰無不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卻斷然拒絕了如同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選擇接受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帶領「替天行道」的梁山泊義軍,去殘殺「僭號稱王」的方臘義軍,在兩敗俱傷的大屠殺中,遭到慘痛的失敗。他們認為,如果當初宋江採納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以梁山泊當時的實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卻奴顏婢膝,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真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識江湖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為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由此可見,宋江乃仁義之仕,決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然則為何要接受招安?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當時社會宣揚」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宋江便是這種思想的產物。宋江還是鄆城押司的時候,其父便苦勸他不要與梁山草寇來往,好好為官,處人頭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應了。如果不是因為閻婆惜命案,他根本不會投奔梁山。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聖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並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以致氣死林沖。他一直認為走與統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著起義的不戰而敗。

不僅是宋江,梁山好漢中的許多人,如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秦明等人,他們也深受」三綱「思想的影響,他們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選擇招安不是宋江個人的決定,是在」三綱「思想影響下的必然選擇。所以,將梁山好漢起義的失敗歸罪於宋江,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劇,並非宋江之過。梁山泊悲劇,這也是社會的悲劇。

水滸傳宋江讀後感(三)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痳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藉助這個假期讀完了這本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給讀完了,讀後感嘆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感慨萬分。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民反,隻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裡面的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現在我來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後,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征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征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