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賞識教育讀後感

賞識教育讀後感(一)

每天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有時,我們因孩子的懂事而欣慰;有時,我們因孩子的調皮而苦惱……我該如何更好地去教育他們,和他們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周弘的《賞識教育》讓我找到了工作的核心,那就是愛。周弘通過賞識教育讓雙耳失聰的女兒婷婷堅強快樂地成長,成為中國第一位聾啞大學生。這是一個教育的奇蹟,然而在這位父親的眼裡他只是做了一件他應該做的,他的賞識教育是每位家長和老師都使用過,無意中又遺忘的教育,是讓家長和老師撿回寶藏,回歸到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心態的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方法,更是使孩子舒展心靈,盡展潛能的教育。

我想任何成功的教育都離不開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我反覆地讀著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故事,讓他們逐漸滲入我的心靈,在工作中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我。

在對班上每一個特殊的情況,我要告訴孩子們的是:孩子,在老師的眼裡,沒有差生,只有差異,你們都是生命的奇蹟。真高興能聽到蔡崇澤媽媽說孩子這幾個月都沒發過脾氣了,真高興能見到李如雲能開心地和大家相處了。

三個月過去了,我們從陌生到熟悉與了解,感受著孩子們的快樂與悲傷,我們的心在一點點靠近,我知道是賞識教育讓我和孩子們友好平等地溝通。

「賞識是溫柔的提醒,堅定的懲罰。」這是周弘老師倡導的賞識教育。換一種眼光,換一種心情看孩子,我發現他們既幼稚又成熟,既調皮又可愛。於是我將自己工作的角色定位為嚴慈相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於每一項常規訓練就應該狠狠地抓,讓學生養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讓他們牢記「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正確處理學與玩的關係。孩子們明白了老師喜歡的是愛學會玩,不斷追求進步的學生,他們都希望成為老師眼裡的好學生。

「只問播種,不問收穫,像春風吹過大地,永不回頭。」是周弘老師教育女兒的態度。有時,氣急敗壞的我們也會困惑為什麼我的辛苦白費了,為什們你還是沒有進步?靜靜品味這句話,發現原來是自己太心急了,是呀,不要期望孩子一下子就長很高,那樣肯定沒有基礎,就像竹子是一節一節長高的,它長了一節又一節,我們要等孩子一節一節地往上長。永遠別和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肯定他,鼓勵他。讓我們像欣賞嬰兒說話一樣,欣賞孩子在各方面的點滴進步,在欣賞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賞。

從事我熱愛著的教育工作,我是幸福的。仰望星空,成為教育屆的一顆新星將是我奮鬥的目標,現在我應該做的是腳踏實地。不是誰生來就會做老師、家長,教育的確是一門藝術,這需要不斷付出,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為孩子的成長喝彩。

賞識教育讀後感(二)

閒暇在賀老爸老媽領著兒子在動物園玩時,老爸看著外孫提醒我說,孩子得賞識,不能打罵,給孩子樹立信心,你們小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

不久翻出好久之前一的一本書《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模式,但已經過時了。看這本書的出版年代,初版是2000年,聯繫當時的社會環境,正是對教育重新開始重視的時候,幾千年的封建教育,導致了中國普遍的家長制風格,而這本書卻提出對孩子要捧而不是壓,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由興趣引發成績的不斷提高,儘量地博覽群書,開闊自己的眼界。多看書,就能多了解情況,掌握更多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教育動向,不會鼠目寸光,眼光只放在自家孩子身上。正面、反面的都了解一下,孰優孰劣,比一比就知道,或者說各有千秋,那麼我就取精棄粕。每個孩子都是個體,沒有一種教育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在不斷的摸索中,提煉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這才是目的。緊跟潮流,才能跟自己的孩子有共同語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動向,首先你得跟孩子交流,孩子願意把心裡話告訴你。而要交流,那麼首先你們得有共同語言。所以做家長的也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緊跟時代的潮流,看看最近在流行什麼,俗話說,一年一個代溝,等代溝真形成了,要消除就比較難了。小孩子中間潮流動向很快的,不要說你家孩子在熱議殭屍和巴拉巴拉小魔仙,你不但不知道這些東西為何物,還要跟他講什麼貓和老鼠這種小兒科的(當然在一代人心中這是經典,但在另一代人心中卻未必如此),他對你說的我看興趣不會很大。或者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一下問題,玩一玩他玩的遊戲,或者你就會理解那些你認為「幼稚到極點」的遊戲,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的。你理解了孩子理解的東西,那麼你們就有了共同語言了,你說的話在他身上才能有起效果的作用了。

賞識教育讀後感(三)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給我介紹了一本書,名字叫《教你如何賞識孩子》—賞識教育操作方法,看後,我愛不釋手,讀了兩遍還想讀。因為讀後我感覺我已經置身於「學生」的角色當中,去理會一個學生是如何在學習的「苦海」之中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和關懷。我們知道,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進行了多年的實踐,而目前的結果卻仍然擺脫不了傳統的「灌輸應試」的教育方法,學習的成績決定一切,「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應變能力差、情感的脆弱、自信心弱、獨立性差」是我們過去常見的現象,這在經濟高速發達的今天已經不相適應。那麼如何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培養孩子自信、自立、自強,使孩子成為綜合性人才,在個性培養上有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談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勉,不足之處,請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我認為,賞識教育的方法就象農民種莊稼,要想長出好的莊稼,必須給它合適的土壤,這裡講的「合適」並不是我們每個家長「強行」創造土壤,也不是父母溺愛的表現,而是有益的表揚和鼓勵,是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的一種鼓勵,是孩子犯錯誤時的一種「合理」寬容,是風平浪靜日子裡一種揚帆開進的動力。就是那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還要堅信你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你將永遠地為他驕傲、為他自豪。你即要賞識孩子的優點,還要找出孩子的弱點,這樣,孩子才會學會用思維的方式考慮事物處理的方法,以致達到最終成功的目的。

一、創環境找感覺嘗甜頭

如果說創造良好的環境是構建大廈的基石,那麼「找感覺」便是鋼筋和混凝土。感覺是個很重要的心裡體驗,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質的感覺。一個人沒了感覺,也就意味著沒了自信、沒了追求、沒了希望。每個人一出生便生活在巨人的世界裡,那種生理上的弱小,在心裡上埋下與生俱來的自卑與不安全感,對這個世界有著一種深深的恐懼感。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渴望需要別人的賞識、讚揚,以增強安全感、提高自信心,來戰勝自己的恐懼與自卑。做為家長,就要從這方面入手,讓他嘗到甜頭,鼓勵自信心的提升,孩子做的好就加以表揚和肯定,肯定的背後就是激勵他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和信心,增強自信能力。日常生活當中,家長要有意識地通過一些小事情的處理告訴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全方位地培養他,而不是把他當作一個小孩子在指揮他。我們大人在工作中不也是體會到領導和下級關係的「苦衷」嗎?如果我們尊重孩子,則能夠提高他們應變突發事件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嘗到了甜頭後,在處理一切事情中,他們就能夠通過獨立思考、判斷去積極地解決問題。

二、成長目標不能過高應時俱進

在孩子的成長中,每個家長都有著迫切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風」,這種願望是好的,但往往事與願違。因此,在生活中責備、訓斥,使孩子在學生中丟失了好孩子的感覺,自信、自立自然就無從談起。我認為,象書中所說的「跳一跳,夠得著」、「太好了,你真棒」、」、「你很出色!」、「這辦法真妙!」、「我真為你驕傲!」的鼓勵方式確實比較好,只要孩子努力了,就應該鼓勵他們,目標是在打好牢固基礎上不斷提高的。譬如:目前國內中國小的教育,從教師和學生都以分數論優劣,如果學生在一個學期結束時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訓斥、老師責備、同學看不起,這樣會更加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換位想想:孩子現在的成績是經過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也許是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然後,家長積極配合老師改變一下方式,以鼓勵的語氣「你真棒,這一學期的課程你已經掌握了70%(70分)或60%(60分),不簡單,繼續努力!」。然後,同孩子一起對未搞明白的問題進行分析,是粗心還是完全不懂,今後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和強化。切記住,大人有自尊,孩子也有自尊,本來在學生中已產生了傷自尊和悲觀的情緒,家長再加一把「鹽」,那不是把孩子的自尊傷透了嗎?。為此,針對問題,確定下學期的目標,目標不能過高,使他能「跳一跳、夠得著」(即在80至85分之間--事例),一步一步地以孩子成長的實際情況確定目標,把「先做人、後成才」做為培養目標,理解、溝通、讚揚,循序漸進地教育其今後不斷發展,成熟。這裡講述一則如何賞識和鼓勵孩子的例子:在託兒所老師出了道數學題,3-2=?,有個孩子抬頭看了一眼老師,然後毫不猶豫地寫下了個「5」字,還很肯定地等待著老師欣賞。這時老師就說:太好了,不就是把「+」號寫成了「-」號了嗎!,然後幫他把「-」號改成「+」號。那個小孩子專注的神情,我想永遠都不會忘記「3+2=5」了,對今後做題中的加減符號一定是特別的注意。如果換個方式:你真笨,笨死了,連3-2等於幾都不知道,這樣的責備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以後他再也不會主動回答問題,同時會失去繼續前進的動力。

三、周婷婷和張弛現象

周婷婷、張弛現象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而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以及所處環境各不相同的,但是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是很重要的,這是孩子成長的基礎。這就需要我們每個家長從自身做起,和孩子交朋友,不能居高臨下,要平等,要完全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有意識的、系統的注重對孩子情商的培養,但是也不能完全地形成以孩子為中心的狀態。試想:周弘能將一個殘疾(聾啞)的女兒培養成全國優秀十佳少年、第一位聾人大學生;張馳並不是天才、神童,只是一個具有普通智力的孩子,那麼為什麼22歲的英國劍橋大學在讀博士生張馳會取得今天的好成績呢?可以說,都賞識教育的結果。周弘和張馳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著力於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就是所謂的情商方面的培養。在孩子中,我認為,一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慾,對孩子不懂的問題不能單刀直入地解答,以啟發、提醒形式鼓勵他自我完成,使其產生「我能行」的自豪感。平時要對孩子多從側面宣傳學習是件幸福的事,你要是老把學習當成件苦差事,他就苦不堪言,你要把它當作件幸福的事情,他就會樂此不疲。方法之一,看電視,如:幸運52、開心詞典、挑戰類的節目,他能及時回答節目中所提出的問題,說明他學的知識已得到實踐的肯定,這時你就大加讚賞。方法之二,你可以在他明知道問題(中等難解問題,可以是社會知識、也可以是歷史等知識面)的解答,你還要裝著不懂來請教他,這時他心裡「美滋滋」的,心想,學習就是好……二是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不懂不能裝懂,要和老師多溝通。在日常學習中,老師是最了解孩子、最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碰到問題,家長和老師一定要配合。現在有些孩子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敷衍了事」、或著打電話問問同學,試想,學生之間的交流是相對直觀的,而老師是以啟發、提示的方式幫學生解答問題,想想那種方法對孩子學習有利呢,當然,這不是反對同學間的交流……三是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一定要複習學過的內容後再做功課,然後預習要學的課程,孔子曰:「溫故而之新」。四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把他作為一個與自己平等的人全方位地進行「培養」,而不是把他當作一個孩子在指揮他。五是學做人比學習更重要。無論是孩子學習、做技術研究還是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學會做人比學會讀書更重要」,要懂得尊重人、關心愛護他人,這樣才是相對完整的人。當今社會出現了不少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犯罪現象不就說明了這一點嗎,究其原因就是,精神和情感的脆弱使他們「心理扭曲」而成了罪犯。

四、走出操作誤區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後,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斷的激勵。但也要防止走入誤區,不能把賞識的目標定位於狹隘的成功。賞識並不是「慣」、「縱」,不分正確與否一概地大加讚賞,而是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提醒」六大原則,「感受到賞識、賞識自我、賞識他人」三個方向為目標,從四個層面著手:一是賞識孩子的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賞識孩子的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創造環境,指出發展方向;適當提醒,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這裡有一則事例:拿破崙不僅僅是一位軍事家,更重要的是一個教育家,他經常對士兵講的一句至理名言是「每個士兵的背包里都有元帥的指揮棒,每個士兵都相信自己是當元帥的料,所以他帶領士兵向前衝鋒的時候即使最後一名也會找到元帥的感覺,所以整個部隊一往無前,所向披靡。孩子的學習和考試也是如此,考第幾名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是不是真正願意學習,是不是一直不懈的努力;不在於現在是否能拿第一,而是永遠相信自己是拿第一的人。

五、家庭的影響親子的溝通

孩子的發展和家庭的影響有著重要的聯繫,如何處理好這一關係,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對孩子學習上要求不怎麼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個正直的人。二是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壓力,只要盡力即可。三是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如家長不看電視,多看書(陪讀書),不上網玩遊戲等。四是孩子從小到大很少挨父母的打罵等。那麼如何才能做好這幾點呢?首先做父母的要有一個充分地溝通,兩代人溝通好的前提是:父母之間要溝通好,這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成功的家長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他們眼裡,既是好長輩、又是知音和朋友。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即使孩子錯了也不例外,家中之事讓孩子參與,要孩子幹的事總以商量的口氣經得孩子的同意,不應採用命令方式。()現在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因此,要改變以孩子為中心的狀態,家長把權利還給孩子的同時,也讓他承擔起相應的義務,讓孩子得到愛的同時也懂得付出。其次要加強親子溝通,與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採取參與型的介入,幫助孩子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不能採取壓制型介入,也就是大多數家長常見的情況「作業做完了嗎?」、「把作業檢查再玩去」等等。

我的感言是:生活的大海有許多個層面,學習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態可助孩子找到自由馳騁的層面,擁有幸福和成功的未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