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陳鶴琴全集讀後感

陳鶴琴全集讀後感(一)

我認真拜讀了《陳鶴琴全集》,漫遊在陳鶴琴幼教思想的長河裡,總是思緒翻滾,感覺受益非淺。陳氏的幼教理論和思想原則,是那樣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學哲理,是那樣標新立異,有包含廣博的社會生活內容,他先進的"活教育"理論,引導中國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陳鶴琴在活教育中的方法-論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現在我們幼稚園普遍開展的區域活動、教學活動中採用的小組分散教學等與陳鶴琴先生的生活教育方法、暗示教學法、小團體教學法均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陳先生的小團體教學方法,不僅當時杜威都強調"從做中學"和分組合作學習,就是今天在幼稚園教學改革中廣泛引進的"瑞吉歐教學法"等也非常強調幼兒的分組學習、共同研究和實踐活動學習。因此我在設計區域活動時就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揮環境的暗示作用,引發孩子自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幼稚園的區域活動就是通過有目的地為孩子提供豐富材料和有意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其中自由選擇、主動操作擺弄,與環境相互作用,並在活動中獲得經驗,體驗成功的愉悅的一種活動。它是實施個別化教育,促進孩子自主學習的很好形式。老師應該退到隱性地位,把材料推到顯性地位,將材料"活化",賦予材料生命力。通過材料來營造一種環境,讓環境告訴幼兒,這裡可以做什麼,該怎麼做,讓環境來"說話",發揮暗示作用。

所以我在每個區角的牆面上都貼出了有些什麼玩的東西,和怎樣玩的步驟圖或範例,讓幼兒一看就明白。如語言區中,一台錄音機、一盒故事磁帶、一本相應的故事書、一疊圖片,這足以讓幼兒在獨立感受文學作品的同時,養成專注的習慣。

又如美工區中牆面"新浦江"它就是將畫、折、剪、貼的這一系列過程全部展示出來,讓幼兒自己去選擇,自己去探索,我要怎樣設計浦江鎮?給浦江鎮添什麼?教師通過提供多種材料供不同層次幼兒操作。這時教師在一旁觀察指導,適時、適當的提醒個別幼兒嘗試新的遊戲內容,發展其弱項智慧型,最後鼓勵幼兒把作品布置到"新浦江"去。

二、提供層次性的材料,培養孩子通過不同層次來提高自我能力。

如何提供適宜的材料呢?我認為,區域活動提供的材料既應適宜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有效促進孩子向"最近發展區"逼近。我們以多元智慧型理論、孩子成長關鍵期、幼稚園教育活動主題為依據,然後有目的的設計材料。隨後讓幼兒在富有層次的內容上,不斷的擺弄探索,感悟新的經驗,獲得更一層次的發展。

如在益智區中,我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排序的技能,我提供了三個層次的排序內容:第一層次:顏色排序,第二層次:圖形排序,第三層次:動物排序,這三個層次的內容看似無關,其實環環相扣,從易到難,通過有規律地進行排序能發展幼兒對顏色、圖形、動物的多種排列方法。從而拓展了幼兒對事物的想像力。

又如,在九宮格的遊戲中(這是個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的遊戲。)幼兒天天剛拿到材料,盯著格子裡不同形狀,不同排法的雪花片不知所措,在我的鼓勵下,他從第一頁最簡單的開始,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先是看著樣子,照著排,數次之後,便能迅速的記憶下來,看了一眼之後能準確的排下來,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從簡單的到最複雜的,天天用的時間越來越短,觀察力,記憶力也相應的得到了鍛鍊。孩子也獲的了成功的喜悅。

三、創設多種材料組合的情境,滿足孩子的多種需求。

以自我為中心是嬰幼兒自身學習大綱的又一顯著特點,表現在他們對學習或遊戲是由興趣和需要決定的,他們對什麼感到有興趣也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而不是有成人來選擇的。因此,只有使活動充分地激起他們的快樂和興趣,才會使他們主動地、持久地去投入活動,促進幼兒發展的目標也才會實現。所以我引用多元智慧型的理念,將多種智慧型領域有機的結合起來,把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增強材料之間的聯繫性,為孩子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力求讓他們感受到玩的各種不同的滋味、遊戲的各種不同的情趣。在材料的投放中,我堅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強調材料的可操作性,使材料適應孩子的特點和需要,激發了孩子積極主動地與材料發生互動,從而得到發展。

陳鶴琴全集讀後感(二)

陳鶴琴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教育專家,作為我國現代親職教育的開創者,他的親職教育論著曾經產生過廣泛的影響,其中《親職教育》一書,被陶行知譽為「近今最有價值的專著,」「願為天下父母共讀之。」

現代的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家園共育,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又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帶著雙重身份,認真的研讀了陳鶴琴先生的《親職教育》一書,深感他的親職教育思想具有豐富深刻的科學性和實踐性。鮮明的中國性和民主性,並具有大眾化的特點,不僅是我國親職教育理論的寶貴財富,對幼稚園的教育活動也有著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陳鶴琴先生說:「一切活動,凡是兒童能夠自己做的,都要讓他自己做。做了就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能得到直接的經驗,就知道做事的困難,就認識事物的性質。」「做事的興趣,愈做愈濃,做事的能力愈做愈強的。」他還經常風趣的說:「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隻手!」因為「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生活,是幫助孩子自立,是幫助孩子做人,」「孩子要自己做,自己生活,自己從中得到快樂,從做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做是孩子的權利。」陳鶴琴先生的兒子一鳴,一歲半的時候,要自己吃飯,開始時勺子拿不穩,飯菜裝得不好,飯菜弄得一塌糊塗。還讓不讓孩子自己吃呢?陳鶴琴想,自己動手,自己吃飯,可以得到肌肉運動的快感,嘴巴也得到相當的滋味,即使做的不頂好,也是必經的步驟。於是陳鶴琴堅持讓他自己吃飯,漸漸的一鳴就吃的好起來了。兩歲多的時候,已經能夠非常熟練地用小錘子把釘子一根根敲進木板里。三歲多的時候能準確地剪出圖案,用小噴壺澆花很在行……這些都是做的結果。

陳鶴琴認為,要善於激發孩子做事的主動性,不必要去命令孩子做什麼,怎麼做。而要啟發他自己去想,自己去做,給他自動的機會。

現在,一個孩子往往要有6位直接的扶持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此外加上叔姑舅姨,可以說是「眾人扶一」。幼兒在家庭中被置於高貴的地位,受到十分優厚的待遇,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長包辦代替,總怕孩子累著,怕孩子出危險,當孩子穿著棉衣爬來爬去拿玩具(購買玩具)時,就覺得孩子太難受,急忙把玩具(購買玩具)遞到孩子手裡;當孩子蹣跚著上下樓梯時,總擔心孩子會摔壞,就抱著他上來下去;當孩子用小勺學著吃飯時,總擔心孩子吃涼飯會鬧肚子,就一口一口地餵到孩子嘴裡……對孩子的吃、喝、拉、撒、玩家長照顧的無微不致,至使孩子的手、腳、口、腦等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包辦代替的事情也經常在我身上發生,女兒五歲的時候,看電視想自己插電源試一試,我沒有同意,女兒生氣的說:「你沒有故事《小馬過河》中的馬媽媽好!馬媽媽還讓小馬淌水試試呢,你連試,都不讓我試以試。」女兒的話讓我猛醒,實際上,包辦代替的害處我很明白,可是在孩子中、生活中,我總是情不自禁的幫孩子做這做那。我靜下心來認真地反思了一下自己,平時在家裡,在幼稚園的工作中,我自覺不自覺地到底為孩子包辦代替做了多少事情?今天這事是發生在女兒身上,如果是發生在幼稚園的孩子身上,幼稚園的孩子敢不敢給我提意見?做為一名受過專業教育的幼兒教師,都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動手「做」事,又怎麼要求家長不包辦代替?

再看看書上陳鶴琴先生分析家長包辦代替的害處:「一是剝奪了孩子肌肉發展的機會;二是養成了孩子怠惰的習慣;三是養成孩子不識世務,不知勞苦的習慣;四是阻止兒童發展獨立自主的精神。」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必須做到:

第一、對孩子的關照要適度

孩子的許多事情需要父母或老師幫助去做,但這種幫助應隨著年齡、時間、地點和事物的不斷變化進行調整。能讓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做,避免處處以「代勞」,一百個不放心。

第二、在幼兒中適當開展「獨立工作」與「創新」活動。

鼓勵、誘導與指導孩子說出自己想說出來的話,做自己想出來的好事,獨立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實際出發,逐步培育幼兒的獨立精神,教會孩子獨立行走。

第三、家園同步施教,形成教育的一致性

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及交往和應變能力,不放過每個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機會。使家園雙方能夠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共同研討教育對策,進行同向、同步教育。

改革開放,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今天的孩子將是21世紀中華民族騰飛的生命軍,每一個真正具有愛心的家長,幼教工作者,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任何事情,讓他們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增長知識。惟有這樣,才能使他們能夠充滿自心地立足於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建設;才能為祖國輸送出優秀的創造型人才;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繁榮富強。

陳鶴琴全集讀後感(三)

合上面前這本微微泛黃的書,我的心裡久久不平靜,很後悔以前的自己對於孩子的傲慢與偏見,但我也深深佩服陳鶴琴老先生對於孩子深刻愛與理解,而這正是作為一個幼稚園老師的必備條件,所以我把自己讀這本書時的一些收穫與感受記錄下來,希望能套用到自己今後的教學實踐中。

一。內容簡介

《兒童心理之研究》是陳鶴琴先生以其長子陳一鳴為觀察、研究對象,運用文字記錄和攝影的記錄方式,進行長達808天的連續追蹤觀察,取得第一手的資料編撰而成。書中論及兒童心理發展的各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兒童發展的一般程式,兒童身體(主要是感覺器官)的發展,兒童動作的發展,動作的模仿與擬制,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活動── 遊戲,與兒童心理發展直接相關的器具──玩具,兒童心理的幾種主要表現形式──好奇心、懼怕、哭,兒童的學習、言語、美感、繪畫、思想的心理特徵,不同性別兒童的心理差異,特殊兒童(主要是耳聾和口吃兒童)的心理缺陷及矯治,以及研究兒童心理的方法和歷史等。書中還配有大量的系統反映兒童身心發展的各個階段和時期的照片及圖表,而且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重視兒童期在人的一生中的意義。他認為,人生的一切活動都要在兒童時期內開始發展,所以人的兒童期是預備適應環境的重要時期。此外,兒童期對社會和家庭也有重要的意義。

二。 閱讀收穫與感受

(一)關於幼稚期意義的感受

在書中陳鶴琴提到「兒童期」的意義解釋道:「環境愈複雜,兒童期愈長,學習的機會愈多,天賦的智力發展發展愈快,然後才可以適應複雜的環境。所以人的兒童期實在是預備適應環境的重要時期。」他還將兒童期的作用形容為「改進家庭、改進社會和促進文化的原動力。」

我覺得作為幼稚園老師,要想盡職盡責,首先要懂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要有一種使命感:我們將來教學的對象是學齡前兒童,這一時期是人一生當中發展的關鍵期,也是預備適應這複雜社會的重要時期。但是,在我們傳統觀念中卻認為孩子是一張白紙,可以任意塗抹,或是按照我們大人的意願去「強逼」著他們學習一些我們自認為對他們將來好的東西,到最後往往事得其反。實際上孩子的心理發展與身體發育一樣都有其內在發展的規律,所以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和衡量他們的某些行為,相反,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現,去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這一點我會在對「好奇心」這一章節的感悟中具體說明)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學習的東西,這樣豈不是更好?

(二)關於模仿的啟示

眾所周知,兒童的模仿能力極強,可是兒童喜歡模仿哪些東西?他們又是為什麼喜歡模仿呢?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孩子們的

這種模仿能力呢?帶著這些疑問我讀完了「模仿」這一章節,並獲得以下啟示:

1.孩子的模仿是無選擇的,因此家長和老師必須以身作則,為其創造美好的生活壞境。兒童的善惡觀念比較薄弱,所以他們不可能有選擇的模仿,比如說,孩子看見自己身邊的人吐痰,他可能也會模仿他們舉止,實際上他們不知道有什麼壞的結果。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所言,「兒童總是張著眼睛和耳朵觀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無意的反應。」而從書中的結論來看,孩子最喜歡模仿的莫過於成人,所以,作為孩子最親近的家長和老師,更應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為孩子做榜樣,讓他們從小就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習慣,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同時,父母們也應該儘量給予孩子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這種生活環境並非指好的物質條件,而是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社會這個大集體,當孩子的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他們需要玩伴,在與其他小朋友的接觸中,他們會學到更多的東西。

2.孩子的模仿行為只在初做的時候,後來繼續所做的動作,是因為有快感才做,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利用這種心理。從陳鶴琴的研究結論可以得出產生快感有兩種原因:第一點是生理的,從肌肉筋骨以及其他感覺器官所得的快感;第二點是社會的快樂,就是當他模仿的時候,別人稱讚他鼓勵他而產生的快感。我覺得我們這些將來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這些快感,比如說孩子無意

中模仿電視上的某個舞蹈動作,哪怕模仿的並不是很像,我們這些大人在看到的時候也應該給予適度的讚揚,這樣孩子才會有信心、有興趣繼續模仿。反之,結果可想而知。正如陳鶴琴老先生在書中提倡的教育理念那樣:「以積極代替消極。」經常鼓勵孩子,給予孩子不斷摸索的動力,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進步不是更好?

3.模仿的動作與所模仿的動作不是一樣的,有些情況下必須及時糾正。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孩子初學話時,成人說「爸爸」,兒童模仿的聲音可能會說:「巴巴」或是「罷罷」,成人並沒有立即糾正,反而大笑,學著孩子的音……剛開始模仿時,孩子說的音往往是不正確的,作為大人不能覺得好玩兒跟著孩子說錯誤的音,要知道剛開始犯錯誤的時候容易改正,後來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改正了。

(三)關於遊戲的啟示

首先,在遊戲這一章節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父母當做兒童的遊戲伴侶」這一觀點,陳鶴琴主張父母應該忘記年齡來和兒童遊戲,做他的伴侶,認為這樣做一方面兒童與父母的感情可以格外濃厚,另一方面可以明白孩子的性情、習慣、能力等。我看完這句話時,在高興之餘又有些許失落,我自己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基本上都沒有陪在我的身邊,就更別提與我一起做遊戲了,所以導致我小的時候一度都跟父母很生疏,因此,我覺得作為父母,不管多忙,都必須儘量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尤其是多和孩子做遊戲,讓他們在關懷和呵護中更加健康的成長。

另外,兒童既然喜歡遊戲,我們就可以利用遊戲支配她的動作,來養成他的習慣。對於這一點,我在看完最近某衛視播的親子類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體會很深。爸爸在臨睡前跟兒子談心,對於兒子早上起床遲的問題,他沒有向一般父母那樣採取說教的方式,而是採用角色扮演的遊戲方式,讓孩子在遊戲當中,自己學會換位思考,自己懂得賴床的壞處。當時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裡暖暖的,我在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也肯定會接受父親這樣的教育方式,當然,從其中我們更多的了解到的是遊戲對於一個孩子的教育意義,這種遊戲性的教育,既可以使孩子不違背大人的命令,又可以促使孩子養成種種好的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再者,兒童喜歡團體的遊戲,也喜歡和動物做伴侶,()我們應該為孩子創造這些條件。兩三歲以內的兒童,固然能獨自玩耍,但也喜歡與人玩。陳鶴琴認為雖然獨自遊戲固然可以發展個性,但團體遊戲對於兒童社會生活與社會道德的發展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他還認為小動物也是兒童很好的玩伴,兒童與動物玩,一方面可以發展他們的同情心,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動物的性情,並且使他不致寂寞。因此,作為家長,應該多讓孩子參加團體性的遊戲,多讓孩子接觸自然,接觸動物,當然,前提是動物必須清潔、馴服。

最後,家長和老師必須給予孩子遊戲的自由。陳鶴琴認為兒童以遊戲為生活,兒童天生好動,外界的刺激與內部的衝動,都能引起他的動作。而遊戲又可以鍛鍊他的筋骨,輔助消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