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笑談大先生讀後感

笑談大先生讀後感(一)

讀陳丹青先生寫的《笑談大先生》,才讀了幾行,便坐直了身體,提起了精神。

魯迅的文章幾十年來經久不衰,或「捧」或「打」,從沒有間斷過。「捧」有捧的道理;「打」有打的道理。而這一次陳丹青則「捧」得很別致。

我最喜歡讀這樣的文章,看一個人夸一個人,讚美一個人,因為這種讚美是由衷的、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常常說得懇切而到位,雖是夸的是別人,可是讀這樣的文章使人有「如坐春風」的感覺。

當今世界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文人相輕」、「口水仗」盛行,動則相互攻訐,相互漫罵,進而相互揭短,相互扭打,相互撕扯,弄得彼此都有失體統。古人有「平生不解藏人善,逢人到處說項斯」,在當下己不多見了。突然讀到這樣的文章確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

我自己總有一個觀點,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從內心裡敬佩別人,看出別人的高明,承認別人強過自己,那麼這個人一定是一個心胸寬廣、內心豐富、人格高尚的人。心胸寬廣使人能夠接納不同的觀點從而具有包容性;內心豐富使人有品味、有情趣,感受美好的東西的能力會很強;人格高尚則能使人有「成人之美」、「逢人說項」的品質。

「讀人」如「讀己」。有些人總是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好處;有些人則只是能看到別人的短處。《菜根譚》上有一句話,「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聞人之惡雖隱不疑,善則顯亦疑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記之。」

陳丹青是一個熱愛魯迅的人,一個「懂」魯迅的人。用他自己話來說他是在「魯迅」這兩個字上「落了枕」的人。魯迅是幾十年來他不斷想念的一個人。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解讀」魯迅的。

笑談大先生讀後感(二)

最近反覆讀的一本書是陳丹青寫的《笑談大先生》,和一些晦澀深奧的學術著作,比如汪暉的《反抗絕望》,以及我們以往的教科書比較起來,《笑談大先生》中向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作為「普通人」的一面,他是親切的、勤奮的、幽默的、豐富的,然而又是了不起的,他有凡人的名字:周樹人,他有家人,有愛情,他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的「神」,他是人間傑出的「魯迅」。從這本書裡,我們感受到了人間魯迅的溫度,以及感受到了文脈流傳的力度。這裡我要引申的,是魯迅舊體詩里體現出來的戀子形象。

魯迅去世的時候,愛子周海嬰還不太懂事,作為後來漸漸長大的孩子來說,父親的身影已漸行漸遠,那麼,父愛,又該從何處感知?

相對於新文學中「金剛怒目」的魯迅,從魯迅的舊體詩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慈父」的形象。人們習慣於用「嚴」來形容父親,似乎寵孩子的只有母親,而魯迅於「荷戟獨彷徨」外,在舊體詩中留給我們的,是一個鄰家大叔的形象。魯迅晚年得子,高興之情常溢於言表。1932 年12 月31 日,在他書贈郁達夫的一首七言絕句《答客誚》中,這樣寫道: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一位老者,過分寵愛幼子,魯迅覺得理直氣壯,他解釋到:勇猛的老虎,也有不時回頭看小老虎時的溫柔,何況人乎?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太過於平常。然而只有魯迅身上也有這份情懷,這份平常,一位立體的魯迅才會完美起來。也不會讓人將魯迅理解成一個陰暗、冷酷、偏激的人,有了這種愛作底色,魯迅的戰鬥性才有了現實的根據。

還有魯迅的《自嘲》,這首詩中除過長期以來理解的戰鬥性外,這首詩中還有父子情深。現錄於下: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這首詩中的愛子情懷從什麼地方可以理解,即「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四句。魯迅1931 年2 月4 日致李秉中的信中說自己「千夫所指,無疾而死,生於今世,正不知來日如何耳。」又,內山完造在《花甲錄》中對這首詩有一段回憶:「先生那時在國內其實是處於四面八方圍攻中,在孤軍奮鬥著。那時先生曾把一篇述懷拿給我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聽了先生的說明,我哭了。當我抬起淚痕滿面的頭時,我看到先生也哭了。」這裡面的「千夫所指」,它所包括的,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還有一部分「自己的人」的指責和謾罵。此處不再贅述,相關的論述也已經很多。「俯首甘為孺子牛」句,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同里錢秀才季重,工小詞。然飲酒使氣,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愛過甚,不令就塾。飯後,即飲與嬉戲,惟恐不當其意。嘗記其柱帖雲『酒酣或化莊生蝶,飯飽甘為孺子牛。』真狂士也。」俯首甘為孺子牛,實際的情況就是爬在地上讓兒子騎在背上嬉戲。魯迅先生所說的「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未嘗不是這種在家的小天地中享受父子之情的天倫之樂。

在當時的「五四」一代作家中,他們往往用新文學來參與社會變革,而用舊體詩文來交往和自娛,分工明確,在這些舊體詩中,往往會有一些展現他們當時心跡的內容,這些內容,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新文學中自我形象的塑造,但無可置疑,這些舊體詩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看到《笑談大先生》一書中選載的魯迅去世後數天愛子海嬰在書房中的那副照片,我不勝唏噓,遂有了上述這些感慨。

笑談大先生讀後感(三)

初讀陳丹青的書,就是這本《笑談大先生》,不知是因為自己對魯迅的喜愛,還是也有陳丹青文筆的美妙,我覺得讀起來舒服極了,不帶半點功利,卻很滋養人。區區九萬字,讓人的心中豐富了很多,甚至有更多地嚮往,想要了解陳丹青、大先生、五四還有民國。()

我想,不管是喜愛魯迅的,或是厭惡他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笑談大先生讀後感200字笑談大先生讀後感200字。喜愛自不必細說,陳丹青從很獨特的幾個角度向我們講了大先生的相關,而對於厭惡的,看完此書後也許會換一種看法,從原來清苦、剛直的印象變得可愛、風趣,而不再是一個政治符號或旗幟,因為他是活生生的人啊——

陳在講魯迅的同時展開了好多,民國的趣事、五四時期的文化生態、現今早已見不到的珍貴的中國傳統等等等等,說到當時各路文人的交往,真是自由、隨意讓人羨慕,現在逐利的社會中再也無法見到了……

讀後感雖然淺薄,自己的時間也有限,但還是想寫下來,因為淺薄就不寫,永遠也深厚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