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一)

在學校里,老師們就對我們說:是陶行知爺爺讓中國教育事業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這次學校組織我們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么的貧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

其中陶爺爺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么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著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後,一個個帶著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了傳統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為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為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多么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展。

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要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做為一個新教師,更要向陶爺爺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孩子們相處,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們的老師。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二)

近日,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名篇精選》(教師版)一書,其中陶行知先生說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簡單而又清楚地告訴我們教育工作者職業的真諦。作為一名在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也曾困惑。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那么老師的做人顯得尤其重要,究竟怎樣的師生關係才有利於教育教學?在實踐中,我也不斷探索著,嘗試著……通過閱讀陶行知先生的話語,仔細斟酌,我有兩點體會:

一、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二、所謂“教學”即教學生學;所謂“學生”首先要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至於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徑,這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了。教學並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教養學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的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解決新的問題。

我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應該多學習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並努力把這種理念貫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在自己的每一節課上,體現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三)

寒假我仔細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越讀,我越覺得先生教育理念之先進;越讀,越覺得先生對教育的摯愛先生為了所熱愛的教育畢生在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實踐與研究中,為後人留下600萬字的著作。他的教育理論,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實效性,他不是紙上談兵,他用他所經歷的實例來闡述他的一些思想,儘管先生離去半個多世紀,然而,他的思想依然鮮活,他不愧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萬世師表“的崇高評價。

陶行知主張教師要有兒童的思想、情感、愛好,要善於“變個小孩子”。他說:“教育是什麼?教人變!教人變好的是好教育。教人變壞的是壞教育。不教人變,教人不變的不是教育。他提倡:師範生(準教師)的第一變——變個孫悟空;師範生(準教師)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

誠然,用我們成人的眼光來看學生,你會覺得他們異想天開,不切實際;覺得他們太貪玩,一點不求上進;覺得他們怎么那么不開竅,反覆講過的東西卻還是不記得;覺得他們幼稚,好動,不穩重。你眼裡的學生沒有一個讓你滿意,要么行為出格,要么乖巧懂事卻學習不開竅,要么頑皮搗蛋整天給你惹亂子……唉!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出在我們教師自己身上:試想;一個孩子不調皮,那叫孩子嗎?一個花季少年不愛做夢,沒有一點狂妄的想法,這個民族還有什麼生機和希望?在孩子的頭腦里,要學的東西那么多,每位老師都說那是重點要牢記,那么他要記的的東西就不是一點點了,還要加上想玩想吃想偷點懶,(孩子的天性)那么一些孩子學習上疲軟也不奇怪了。教師所從事的是自己的專業,整天就和這點學問打交道,還不滾瓜爛熟?還不易如反掌?再說,教師自己比他們多經歷了那么多,無形中你卻要他們和你在資歷和學問上劃等號,這個等號能劃平嗎?你眼中的世界能和他們眼中的一樣嗎?他們的未來能讓你去規劃設計嗎?決不!那么,先生說得很有理:要想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得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子。

陶先生說,“您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蹟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您立刻覺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塊兒玩,一處兒做工,誰也不覺得您是先生,您便成為真正的先生。”“我們必得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捫心自問,我和學生交朋友了嗎?沒有。雖然在課堂上我和學生平等地對話,雖然我總是微笑著和學生談話,雖然我總是一幅和藹可親的模樣,雖然我也和學生一起踢過毽子,跳過跳繩,但是,我沒有和學生做真心朋友,原因何在?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是因為我沒有變成一個小孩子,沒有變成“內外如一的小孩子”。

有則廣告說的是一個成功女人的三個年齡,在家裡和寶寶在一起,變成五歲,和寶寶快樂玩遊戲,就象一個天真不懂事的小孩子;和朋友在郊外,變成25歲,活力四射的健康的年輕人;在公司和員工一起開會,又成了穩重精明出謀劃策的女上司;我們教師和小學生在一起,就該把自己變成七、八歲的兒童,用他們的思維來想事情,用他們的眼光來看世界,用他們的閱歷來對待朋友老師父母和周圍的人。愛迪生小時候模仿母雞孵小雞,在成人看來是瘋子行為,然而愛迪生卻是一本正經,反覆實驗,還苦惱自己為何孵不出小雞。

試問:假如我們是愛迪生的老師,面對他千奇百怪的提問,與學校的教程毫不搭界,我們會怎樣?也許,大部分教師也跟愛迪生當時的老師一樣搖頭:這個學生不值得教,整天界胡思亂想,不切實際,課堂上老愛問一些怪問題,擾亂正常教學秩序,是個“壞傢伙”。沒想到,這個“壞傢伙”還竟改變了全世界!假如當時老師讚賞他如此有創意的想法和做法,並鼓勵他多問多實踐,愛迪生也不會遭到中途輟學的境遇。

我再問:在這樣一個愛做夢的年齡,愛問為什麼的年齡,愛叛逆的年齡,假如學生都乖乖地坐在你面前,不問會變什麼樣?也不問為什麼,更不問憑什麼。你說什麼就什麼,你說怎樣就怎樣,一切都無所謂,那豈不可怕?豈不悲哀?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希望?()

我要努力把自己變成一個孩子,想他們所想,樂他們所樂,憂他們所憂,始終提醒自己,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也許,一切不那么複雜。因為,他們畢竟是孩子,為何要用我們成人的眼光來審視他們?用我們的價值觀來評價他們?那樣,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有人說,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在中國就不配做教師,的確如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時空仍然熠熠生輝,閃耀著教育智慧的光芒,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實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