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美文摘抄及讀後感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地吐綠,也是養蠶的好季節。我最喜歡那可愛的蠶寶寶了。

我的好友張鍾情送我一張布滿小米班大小的黑黑的蠶種。每個蠶種中間都有凹點,不久,小蠶破殼而出,跟小螞蟻差不多大;黑褐色,頭大身小身上長滿細毛,大約兩天後身上毛不見了。他仰著頭東張西望,好像在找東西吃,可它太小還不能吃整片的桑葉。我只好把葉撕成碎片,灑在盒子裡面餵它。

小蠶非常貪吃,只要它一吃桑葉就不肯放下,大嚼起來不知飽,不管什麼時候看它,它總是在吃,如果它正在吃得高興時,你硬把它拉下來,就死死抱住桑葉不肯放下。只好把桑葉也帶起來了,那饞樣毫無紳士風度。它長得可快了!有時,它一夜就可以長几毫米長呢!

有一次,我去看蠶寶寶正在幹什麼,我一看,呀!蠶寶寶一動不動的趴在那裡,好像生病了,我急得像熱上的螞蟻就急得團團轉急忙找來媽媽問是什麼回事。媽媽說:「孩子,蠶寶寶不動是要脫皮了。」我說:「是這樣呀!蠶寶寶沒有生病呀!」大約過了一兩個小時,我再來看它們時,呀!有好多蠶都在脫皮呀!它們先從嘴角裂開一條縫接著不斷地收縮蠕動身子,然後慢慢地從皮里鑽出來,剛脫皮的小蠶已換上了新妝——白嫩的蠶寶寶。

蠶寶寶每脫一次皮就長大很多,更使勁的吃桑葉,它圍繞著桑葉的邊緣來回的咀嚼,吃葉的時候發出「沙沙」的聲響,不仔細聽的人還以為是下雨呢!一片桑葉幾分鐘就進入它們口中,蠶漸漸長大,然後又脫皮,等它脫了四次皮後才發育成熟。

蠶寶寶一個月左右已長成大了,這時慘澹眉目清秀,胸部透亮,頭上有對小眼睛,前下方的嘴又在吐絲孔,四對胸足與尾巴幫助它運動。在簸箕裡面扭來扭去的樣子十分可愛,我不是的用手摸摸它那肥胖的身子。

蠶寶寶過了不長時間後就不吃葉子,它圍著簸箕到處爬;原來它是在找好地方開始吐絲,它圍繞自己的身體吐出一根白絲,不久後就把身體包在裡面。我看不見蠶了,便問媽媽:「蠶在裡面幹什麼?」媽媽告訴我:「蠶變成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不吃不喝,接著變成紅赤色蠶蛹,大約十來天后蠶會成蛾,蠶蛾會咬破繭出來交配產卵它就這樣繁殖後代。」聽後,我感到蠶真是一個大魔術師。

蠶全身都是寶,它把一切讀獻給人類,件事絲織品的原料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蠶蛹是化工的原料可製作醬油,它的糞便是農家的有機肥料。

親棄疾寫「春蠶到死絲方盡」是蠶的一生真實寫照,聽說一條蠶可吐絲三千米以上;你看小小的蠶兒難道不是世界上的一寶嗎?當你看到那精巧絢麗的綾羅綢緞時,你會為這小蠶兒創造的奇蹟而驚嘆;更被它們平時默默無聞的辛苦勞作最後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為人類作貢獻的精神所感動。它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後感

僅第一眼,這篇以《蠶》為題的文章便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蠶》,到底寫些什麼?又會以什麼角度,怎樣的啟示來引起我們的思索呢?帶著滿滿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織下了一個厚厚的繭。」這文章的第一句話,就頓時讓我感觸良多。而作者在形容這織成的「繭」時,則用了這樣的描述:「那是用一種細細的、柔韌的、若有若無的絲織成的。是痛苦的絲織成的。」我想那是指,在現實生活中,在當今社會裡,在激烈的競爭下,由於過大的壓力所形成的。這無論是來自外界還是自我,都只不過是無形的一種承受,而非享受。因此,她是痛苦的,以至於最後她要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解壓,發洩。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為自己織這樣的繭呢?!當我們踏進學堂,當我們步入社會,競爭、困難無處不在。於是我們都學會了將自己最好的一面不停地展示,忽略了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此外,當我們有所成就時,一個叫「虛榮」的東西,帶著妹妹「攀比」,很自然的便纏上了你。放棄快樂,放棄自由,緊緊抓著自己過去的光輝念念不忘,只為在別人眼中高高在上。長久一來,阻礙我們自我突破的「繭」就形成了。正如俗話所說「最難戰勝的敵人是你自己,而最難割捨的記憶是曾經的風光」。讀到最後,那句「你們織的繭,得你們自己去咬破!」,不僅升華了主題,點明了意義,還告訴了我們「破繭」的唯一方法,憧憬了「出繭」後的精彩!

的確,遇到問題時,所出現的困難與挫折會讓我們害怕、逃避,以至於我們不敢正視自己的錯誤、缺點,光取長不補短。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如給自己織了一層繭,無法突破和進步;我們應該長做工作(學習)檢討及自我檢討,取長又補短;獲得每一次成功時,當激動與欣喜過後,自大驕傲會成為我們成長的絆腳石。我們就應該將每一次成功都當成自己一份珍貴的經驗,一段美好的回憶。而非,是整天掛在嘴上炫耀的籌碼。放下過去輝煌的自己,方可取得下一個更大的成功!結實的「繭」可以暫時保護起你,卻也阻隔了溫暖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

拿出勇氣,破繭成蝶;正視自己,放下過去:踏踏實實,從零學起。努力並快樂著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美文摘抄及讀後感(二)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美文摘抄

生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葉小舟。大海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所以,人也總是有快樂也有憂愁。當無名的煩惱襲來,失意與彷徨燃燒著每一根神經。但是,朋友,別忘了守住一顆寧靜的心,痛苦將不再有。

每個人的前面,都有一條通向遠方的路,崎嶇但充滿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遠方,因為總有人因為沒倒掉鞋裡的沙子而疲憊不堪半途而廢。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並非快樂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當生活的困擾襲來,請丟下負荷,仰頭遙望明麗、湛藍的天空,讓溫柔的藍色映入心田。就像兒時玩得疲倦了,找一塊青青的軟軟的草地躺下,任陽光在臉上跳躍,讓微風拂過沒有褶皺的心。

當層層的失意包圍,請打開窗戶,讓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走進來,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氣息中尋找一絲的寧靜,就像兒時,拿起蒲公英的細須,鼓起兩腮吹開一把又一把的小傘,帶著驚喜閉上眼睛,許下一個心愿。於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與欣喜。

當無奈的惆悵湧來,請擦亮眼睛,看夕陽的沉落,聽蟲鳴鳥叫。就像兒時在小院裡聽蛐蛐的叫聲,抬頭數天上閃爍的星星。於是,一切令人煩惱的嘈雜漸漸隱去,擁有的是一顆寧靜的心。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你會由衷的感嘆:即使我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你會明白博大可以稀釋憂愁,寧靜能夠驅散困惑。是的,沒有人知道遠方究竟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和月光湧進來,寧靜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滅的快樂之歌。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你便可以不斷超越,不斷自我挑戰。即使遠方是永遠的地方,也會誕生一種東西——奇蹟。摘自《青年文摘》

讀後感

塵世浮華,人心浮躁,很多人在這個物質的世界裡像無頭蒼蠅般到處亂撞,很難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因人心難以寧靜,煩惱多了,快樂少了;夥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燈獨坐者多了,閒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頹廢者多了,積極進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好一個「寧靜致遠」。是的,只有寧靜,我們才會有開闊的胸襟,才會有挑戰的勇氣,才有可能邁向成功的頂峰。讓心寧靜吧,你會變得更加美麗而有內涵,你會變得更加成熟而又穩重,你會和快樂結緣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也就守住了整個世界。

美文摘抄及讀後感(三)

《嘭嘭嘭》美文摘抄

什麼?——特務!沒把你嚇壞吧。這可不是一般的特務,而是一種只有孩子才能勝任的特務。它的特殊使命,是戴上「大人」的面具,潛伏在大人的世界裡,找到那些有著一張新鮮乾淨的臉的大人,幫助他們避免成為隱形人,或者把他們帶回孩子的世界。

可是童喜喜並不快樂,相反她覺得很孤獨,而且她還遇到了一件令她十分沮喪的事情。讓一個孩子感到沮喪的事,想想就令人害怕:好像天上的星星突然都撲通一聲掉到地上,變成了石頭。

《嘭嘭嘭》讀後感

嘭嘭嘭?多奇怪的書名!對,嘭嘭嘭!書名就是這個!你一定很奇怪,「嘭嘭嘭」到底是什麼?耐心聽我講完你就會知道的!

童喜喜,一個作文寫的不錯、成績中等偏上的四年級小女孩,在巧合中認識了一個「隱形人」——寶寶樹。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童喜喜想做一回「隱形人」,寶寶樹就以自己只剩一年短暫的生命,向巫師換來了讓童喜喜臨時變成隱形人的隱形蟲。而自己因為童喜喜的一()滴血液,變成了童喜喜。在寶寶樹生命的最後1天,深夜12點,童喜喜回家變回人,寶寶樹在自己最後的時間裡,告訴她,困繞隱形人的「嘭嘭嘭」,其實,是愛。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愛,是人類所擁有的最偉大的力量。愛是偉大的、看不見的卻無處不在的。因為愛,所以山區的貧困孩子可以上學讀書;因為愛,所以人與人之間多了一份關懷。如果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日子,我們都以一顆愛心面對,我們也一定會許多令人驚喜的發現。因為愛,所以世界才會那麼的美好;因為愛,世界上就有了光明和善良,友誼與親情!只不過,愛,不是別人為愛而獻出的;愛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啊!那些只期盼別人為自己獻出愛的人,心中是往往沒有愛的!

只要心中有愛,我們大家都會感到愛的光明,愛的偉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