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家長讀《不吼不叫》有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一年多了,想當初孩子連發音都還不是很到位,如今已經是我的老師了,孩子經常來糾正我們的發音,想想我們做父母的真是悲哀啊!自從陪伴著孩子閱讀起,我也陸續看完幾本書,讓我最愛不釋手的就是這本"不吼不叫"的書了。這本書真的很適合我,因為我脾氣有點急,急來就會吼,所以我要從中好好學習。

  閱讀已經是成為我們每天不可缺的最寶貴的一刻。

  這本書總共有十章,每章有十個言語細節,都有深動的案例給我們分析、分享,我不會一眼就過去,而是要慢慢的慢吞細嚼把每個細節都消化到肚子裡面去。

  不吼不叫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兒教女先教好自己,又吼又叫只能起反作用,當然開始是被我給吼住了,但是孩子他們是心口不服的,所以我們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要輕聲細語,面帶微笑,這樣才會有回報。美國著名的心裡學家赫洛德、傅斯博士說:擁抱可以消除沮喪,要多抱抱孩子,多撫摸孩子,孩子會感受到無聲的愛,切記不要用"威脅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要用心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用愛去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要了解孩子的抗拒原因,做為父母的不要過於嚴肅,也不要太敏感,並且和孩子說話時,要把"愛"大聲說出來,愛孩子要"愛之有道",教育專家盧勤就提出八點建議:1、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2、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3、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4、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5、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6用愛的管教約來孩子。7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8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父母溫和的話語似春風,能吹開孩子的心房,在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放低聲音,這樣往往比高聲音效果更好,有理不在聲高,這就是"低聲效應"。

  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孩子幫助自己時等,別忽略了說聲"謝謝",讓孩子明白這謝謝是怎麼來的,正因為是有付出才會有收穫,讓孩子從中明白自己的所做所為是有價值的。再者就是讓孩子有話就要大聲的說出來,,在當今社會要培養一個會說話的孩子比培養一個會聽話的孩子更重要。要會聽懂孩子的"弦外之音",會觀察孩子的表情、肢體動作。在平時跟孩子交流就像跟知心朋一樣去交流,不要像去應付陪他玩小家家似的,能讓孩子把他們的煩惱和快樂都會讓父母共同分享。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聽別人的夸自己好就高興,更何況是小孩呢,那我們就用讚美來代替吼叫吧!讓孩子自信滿滿,聽話的孩子是表揚出來的,而不是吼出的,表揚是成功的催化劑。但是在表揚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聰明和漂亮是父母所賜的是基因好,而努力才是後天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成功永遠需要努力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問我們為什麼這個問題很常見,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好好跟孩子說,發明家愛迪生說:"世上一切都是個謎"原來小孩就是個發明家,"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公,只在每事問。

  批評孩子時,要"偷偷"地進行,,這樣聰明的媽媽能夠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痲煩,有的時候把孩子從尷尬中拯救出來,讓孩子"擺脫困境",這時的孩子會很感激媽媽的"俠義"。不要當眾批評孩子,批評時也不要用刺激的話語來傷害孩子,評批時要有方法和技巧的:1、低沉的聲音2沉默、3、暗示、4讓孩子換位思考。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父母不要讓"天才"擦肩而過。

  評價孩子時不要用"好"和"壞",孩子的成長環境和親職教育非常重要,批抨孩子時請遠離"冷暴力",要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多與孩子溝通,多激勵孩子,學會自我反省,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道歉。在批評孩子時要讓孩子心服口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感化、說服、再感化。批評孩子時要注意時間和場合,要控制自己冷靜下來,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批評之後要給予安慰。當孩子得意時,不要去潑冷水,如果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進取心,,也不要嘲笑愛哭的孩子。因為愛哭的孩子感情細膩、豐富、也比較感性的。

  用平等的語言和孩子溝通,他們也是家庭一員,他們的地位和我們是相同、平等的,雖然生命是父母給的,但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不可以任由父母支配,時常的陪伴是最好的,當我們做錯什麼事了也要向孩子道歉,態度保持誠懇,決不能用孩子的成績來長自己的臉,去炫耀。不要以一次成敗論英雄,這樣的話對孩子傷害很大。在平時要多鼓勵少說教,在學習之時要勞逸結合,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為孩子安排過於舒適的環境,想辦法要讓孩子從"要我學習"變成"我要學習",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運動之類,讓孩子有份輕鬆愉悅的心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把良好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來,家長的"身教"比"言傳"更為重要,要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要把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究欲引出來,開發孩子的激發思維,平時要多用反問引導孩子思考,增強表達能力。看完這本書之後,把好方法都用上,希望孩子們會更加的出色,也希望自己會變得更加的溫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