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第二十二條軍規讀後感

第二十二條軍規讀後感(一)

進入金明國小這個大家庭已經有一個學期的時間了,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對教育工作還是有很多地方不足,為了能更好的工作,在此假期之間我拜讀了教師走向成功的22條軍規一書。

老子說:「輕則失根,躁則失君。」人一旦心浮氣躁,就容易受情緒驅使,做出有些過激的行為,因為日日與學生們相處,工作壓力大,對學生寄予的希望值較高,所以心情自然起起伏伏,給自己的工作和心情,給學生的情緒和成長都帶來很多弊端,書中的有些論述讓我時時反省自己的一些作法,方法是否錯了方向,在處理問題上是否情感多,理智少,是否事倍功半。

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則例子:英國當代著名的解剖學家約翰·麥克勞德讀國小的時候,特別淘氣。有一次他想親眼看一看看狗的內臟是什麼樣的,便偷偷地把校長的寵物----一隻可愛的哈巴狗給殺了。校長知道後氣得七竅生煙,他決定狠狠懲罰這個無法無天的學生,怎麼罰?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是他既沒有批評這個孩子也沒有開除他,而是罰他畫一幅人體骨骼和人體血液循環圖。約翰·麥克勞德實校長的寬容精神打動,從那以後發憤鑽研解剖學,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醫學巨匠。讚嘆這位校長高明的教育方法的同時我也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有時是不是少了一些定性,給自己給孩子少了一些緩衝的時間呢?要知道氣得七竅生煙,對事情也於事無補啊,老師的一番暴風雨過後,經過「洗禮」的孩子就真的能心悅誠服地感悟老師的良苦用心,反思自己的錯誤嗎?有時不防先冷靜下來,想想採用什麼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這樣的工作不是更有效,更智慧嗎?為人師者更要學會寬容,以德治學,因這寬容乃是治學之美德。

其中特別喜歡書中的一段文字,反覆誦讀多遍,仍愛不釋手,把它工工整整地謄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沮喪時,引吭高歌。悲傷時,開懷大笑。病痛時,樂觀向上。恐懼時,勇往直前。自卑時,鼓足勇氣。不安時,提高調門。力不從心時,回想過去的成功。自輕自賤時,默誦自己的目標。自高自大時,追尋失敗的記憶。縱情享受時,記得挨餓的日子。洋洋得意時,想想競爭的對手。沾沾自喜時,回憶那忍辱的時刻。自以為是時,看看自己能否讓風駐足。驕傲自滿時,要想到自己怯儒的時候。不可一世時,抬起頭,仰望群星!

我們的情緒會時好時壞,昨日的快樂會變成今日的哀愁,今日的悲傷也可能轉化為明日的喜悅,心中有一隻輪子不停地轉,由樂生悲,由悲生喜,由喜而憂,這就好比花兒的變化,今天綻放的喜悅也會變成凋謝時的悲哀。但我們也要樂觀地告訴自己:今天枯敗的花兒蘊藏著明天見新生的種子,今天的悲傷也預示著明天見的快樂。工作中的斤斤計較、急於求成,過分追求完美時所滋生的浮躁讓我們缺乏等待的心情,缺乏從容的氣度,必然會影響到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孩子,讓一切順其自然吧,多一些靜心,少一些苛責,豈能事事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吧!靜下心來,受益的是我們的孩子,是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更是我們自己。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只有笨的老師,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

記得曾經上大學的時候,當時的我還是很喜歡高數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班裡的同學們都很恐懼上這門課,因為大家覺得高數老師是個看似很嚴厲的人,以至於大家碰到什麼難題的時候都不敢去請教。可這樣長期下來對自己的成績是鐵定沒有好處的,於是我鼓足了勇氣,冒著挨批的「危險」前去請教。可老師卻是很細心的為我講解,長期以來更是增進了我對這門功課的熱愛。其實並不是老師教的不好,也不是學生不愛學習,只是學生和老師中間似乎是多了一道隱形了牆,隔開了彼此的距離。從她的身上我覺得想要應得孩子們的心必須深入「基層」。只要我多留心,多觀察,有一顆「兼愛愛人」的心,就可以做的很好。往往我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不經意的表揚,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溫柔有力的撫摸,一次意味深長的談話,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就可以在我的學生心中種下一種永不忘懷的感激,就可以給我的學生帶來不斷奮進向上的動力,就可以給我的學生帶來足夠的自信與勇氣……所以,想要教好他們,我決定——從愛開始。

第二十二條軍規讀後感(二)

主人公約翰「尤薩林上尉」﹙Captain John Yossarian﹚是美國陸軍第27航空隊B-25轟炸機上的一名領航員兼投彈手,他渴望保住自己的性命。根據司令部規定,完成25次戰鬥飛行的人就有權申請回國,但必須得到長官批准。當尤薩林完成32次任務時,聯隊長卡思卡特上校已經把指標提高到40次了。等他飛完44次,上校又改成50次。當他飛完51次,滿以為馬上就能回國了,定額又提高到60次。因為第二十二條軍規規定,軍人必須服從命令,即使上校違反了司令部的規定,在他飛完規定次數後還叫他飛,那他也得去,否則他就犯下違抗命令的罪行。所以無論他飛滿多少次,上校總可以繼續增加定額,而他卻不得違抗命令。如此反覆,永無休止。官兵們的精神已近乎崩潰,可誰也不可能停飛。於是他逃進醫院裝病,軍醫說他是「在白費時間」,他「當場就決定發起瘋來」,因為根據條例,精神失常的人是不準上天飛行的,但只能由他本人提出申請。而一個人在面臨真正的危險時卻擔心自身安全,就證明他神智清醒。於是就產生了如下邏輯:如果你瘋了,只要你申請就允許你停飛。可你一旦提出申請,就證明你不是瘋子,還得接著飛。最後,尤薩林終於明白:「這裡面只有一個圈套……就是第二十二條軍規。」

這也是作者寫在小說扉頁上的一句話。

「我敢打賭,它根本就不存在。」儘管他確信無疑,可那又有什麼用呢?問題在於每個人都認為它存在。而更糟糕的是,它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內容或條文可以讓人們嘲笑、駁斥、指責、批評、攻擊、修正、憎恨、謾罵、啐唾沫、撕成碎片、踩在腳下或者燒成灰燼。

最後,他不得不開小差逃往中立國瑞典。

在海勒的世界裡,第二十二條軍規是神秘的代名詞,象徵了一種具有超自然的、能操縱人類命運的神秘力量。這裡既有現代官僚機器的異己力量,()也包含了某些神秘,即海勒自己所感到的不可捉摸、無力把握的異己力量。對於海勒來說,美國政府只是一個窮兵黷武、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軍事官僚集團。這樣的集團無論對國內百姓還是對海外士兵都實行嚴密的控制。誰也擺脫不了那如同魔力般軍規的約束。可見,第二十二條軍規所造成的意境明顯帶有超驗的、永恆的色彩,否則,它何以從一個專有名詞進入美國人的日常語言?

具有無上權力和隨意性的第二十二條軍規並不存在而又無所不在,是一種有組織的混亂和制度化瘋狂的象徵。它既是一項具體而荒謬的法律條文,更是一種抽象的專制現實。它永遠對,你永遠錯;它總有理,你總沒理。它總是與滅絕人性的官僚體制如影隨形,使你永遠無法擺脫,無法逾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遭遇大大小小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其實就是形形色色的制度陷阱,通常在資源被強勢一方所壟斷,當事人雙方信息嚴重不對稱或權利不平等的情況下最容易產生。它類似「霸王」條款,簡直就像是為官員權力尋租或行政免責而量身度造的。比如在某些國家,你要當醫生就必須先獲得從業資格,而資格的認定條件卻是「行醫××年以上」。也就是說,要取得從業資格必須先有從業經歷,可沒有從業資格你卻無法取得從業經歷。

過去單位分房和評職稱、評獎過程中產生的「第二十二條軍規」最多。它們通常都採取「民眾評議,領導拍板」的所謂民主集中制方式,()給暗箱操作留下巨大空間。總是先成立一個帶傾向性的評審會,通過不斷製造針對某些人群的新規則,抬高他們的門檻,發布一輪又一輪的排行榜,等到評選程式複雜到足以把所有人都搞暈時,才有機會把不希望的人選打壓出局,從而把有某種背景的人選推上去。

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規則或者說「土政策」通常是上級比著自己鞋後跟劃定的,對下的剛性和對上的彈性都很大,所以執行起來既要堅持制度的原則性,又要把握政策的靈活性,結果自然會因人而異,就看解釋權在誰了。

第二十二條軍規讀後感(三)

《第二十二條軍規》的作者為美國的約瑟夫?海勒,本文寫作特點為:作家採用的邏輯悖論的手法。作者有意在大前提錯誤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推理,最後得出荒謬可笑的結論。

本書主人公約賽連就生活在這個繞著戰爭怪物旋轉的光怪陸離的世界裡。他是這個飛行大隊所屬的一個中隊的上尉轟炸手。他滿懷拯救正義的熱忱投入戰爭,立下戰功,被提升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圍兇險環境的衝突中,親眼目睹了那種種虛妄、荒誕、瘋狂、殘酷的現象後,領悟到自己是受騙了。他變嚴肅誠摯為玩世不恭,從熱愛戰爭變為厭惡戰爭。他不想升官發財,也不願無謂犧牲,他只希望活著回家。看到同伴們一批批死去,內心感到十分恐懼,又害怕周圍的人暗算他,置他於死地。他反覆訴說「他們每個人都想殺害我」。他渴望保住自己的生命,決心要逃離這個「世界」。

摘錄:「我唯一的缺點,」他以他那種長期練就的詼諧口吻說道,同時密切注意著自己這句話的效果。「就是我沒有缺點。」

沙伊斯科普夫上校一點沒笑,佩克姆將軍不禁大吃一驚。深深的疑慮一下子打消了他的熱情。他剛一說出這個他最拿手的悖論,就驚恐地注意到對方那張毫無表情的臉上沒有流露出任何反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