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人物

勵志人物:高會軍,用信念撐起青春的脊樑

勵志人物:高會軍,用信念撐起青春的脊樑

在高會軍的履歷表學歷欄中,中專、自考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全日制本科教育一格中仍是空白,可他卻是哈工大職稱晉升名冊上唯一由講師晉升為教授的人,也是哈工大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由自考本科畢業到博士生導師,華麗轉身的背後,支撐他的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和信念的堅守。

不拋棄不放棄

高會軍沒有念過高中。1991年,他15歲,選擇去陝西第一工業學校讀中專。「當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畢業後馬上可以工作,為貧困的家庭減輕經濟負擔。」高會軍說。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似乎還有另外一目標或者說是理想隱約在心底萌動,他一直相信,自己總能做出點什麼像樣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學習,使他的成績一直排名第一。中專二年級,他開始準備專科自學考試,熬夜和早起成了家常便飯,拿著別人用過的舊資料埋頭苦讀,在別人眼中他似乎從來不知疲倦,終於,中專畢業時專科13門課程考試全部通過。

中專畢業後,高會軍順理成章的找到一份工作,雖然作息時間不規律,條件艱苦,但他仍沒有放棄學習,沒有忘掉自己的追求。為了自考本科,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學習,常常是在工具機邊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夜裡看書經常不知不覺睡著了,但醒了之後又接著學。那些沾滿了工具機油漬的書本印證了那段刻苦的歲月。「記得為了節省車費、騎著腳踏車風雨無阻地在古城西安往返於單位、報名點和考場;記得那時的生活常常是入不敷出,常常需要借錢買資料、交報名費;(勵志名言 )還清晰地記得遇到難題、徹夜難眠又無人請教的那種痛苦與無助,多少次想放棄卻又咬著牙堅持下來;也還記得因為攢不夠路費,而沒能回家看望重病臥床數月的父親和因胃出血而住院的母親……」說起那段歲月,高會軍仍然歷歷在目。

「誰也不是天生就喜歡吃苦,只是在黑龍江長大,黑龍江人就是有一種敢吃苦、不服輸的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從小我們的骨子裡就有。」高會軍說。就這樣,在兩年的時間裡,自學考試本科要求的15門課程他全部一次性通過,取得了本科畢業證書。

天道酬勤

有人說,不滿足是進步的車輪。高會軍只是覺得自己還有能力再學的好一些,便走上了考研的道路。要考研就要把工作丟掉,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經濟來源,僅靠著一點點積蓄和家裡的支持度過了那段埋頭苦讀的歲月。

研究生入學考試取得了350多分的好成績,被瀋陽工業大學錄取。在碩士學習期間,高會軍抓住一分一秒的時間去補習英語、學習專業知識。每天早起聽英語廣播、背單詞、大聲朗讀、參加英語角……就這樣堅持了兩年。畢業時,同學都在各種高薪職位間選擇,他卻又一次做出驚人的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順利進入哈工大航天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在導師指導下開始搞科研,並摸索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高會軍當時的信念就是力爭把研究工作做到最好。哈工大優越的科研條件和研究氛圍,更是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間。在讀博期間,他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了幾十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是哈工大控制學科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全國優秀論文的人。

情歸黑土地

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高會軍前往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並獲得了埃爾伯塔創新基金和Killam博士後基金兩項著名研究基金的資助。在研究工作即將結束時,他可以選擇去德國作洪堡學者,可以選擇去英國做訪問研究,還可以選擇在北美高校繼續從事教學研究工作。高會軍直言道:「國外的科研環境比國內好不說,妻子和孩子也能在物質上生活的更好。」但是他帶著一份感情和一份責任,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做一名博士生導師,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授課和科研之中。他指導的學生牟少帥獲得耶魯大學全額獎學金,是我省第一個走進耶魯的學生。現在,高會軍開始在仿生機器人和飛行控制方面開展研究工作,並與國內外著名高校開展合作研究,力爭把理論研究的成果更好地套用到實際中去,為國家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