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西安導遊詞

西安導遊詞(一)

到西安遊覽時,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獨特標誌,古人曾留下「驅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的詩句。作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距市中心約4公里,是我國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到了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追念死去的母親長孫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長安晉昌坊建造寺院,敕賜「慈恩」。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邊風景優美,為唐都長安最宏偉、最壯觀之佛教寺院。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慈恩寺和大雁塔遊覽一番。 

各位遊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塵莫及的顯赫地位和宏大規模。這座寺院當年由13座庭院組成,面積達34o畝,是現在寺院面積的7倍。其建築富麗堂皇,裝飾華麗富貴。慈恩寺現有面積32314平方米,約合48.5畝。

我們先來看寺院山門前這對威武的石獅子。說來也怪,一般外域傳入我國的東西,總是先傳入實物,而後才有根據實物創作的藝術品。而獅子落戶我國,卻例外地先傳人獅子石刻藝術品,而後才有真獅子的出現。大家知道獅子是在東漢年間由波斯引入我國的,石獅子則是與佛教同時在兩漢之際已自印度傳入我國。獅子有護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認為「佛為人中獅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獅子,稱護法獅子。慈恩寺大門口,有4尊石獅對稱地雄踞左右,裡邊靠近大門的兩尊,不清楚雕造於何年何時。東側是雄獅,在戲弄腳下繡球。西側是雌獅,腳邊有一對小獅,稱為母子獅。看來這些獅子也按照人們的習慣,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擺放了。靠外邊的兩尊獅子,東側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側一尊是民國19年(公元1930年)雕造。這兩對石獅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這兩尊八面威風石制實心的龐然大物,即使用手輕輕地拍打,也會發出似銅非鋼的金屬聲,清脆悅耳,十分動聽。各位遊客,您能猜出這是什麼原因嗎?

走進寺院是兩座小樓,東邊是鐘樓,裡邊懸掛有明代嘉靖年間鑄造的一口鐵鐘,重15噸。西邊是鼓樓,樓里存有一面大鼓。長久以來,人們都把「雁塔晨鐘』作為關中八景之一,廣為流傳。但以往人們都以為「雁塔晨鐘」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鐘,其實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為大雁塔這口鐘重3萬斤,是在大慈恩寺內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鑄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鐘搬入寺內的時間早100多年,上面還鑄有「雁塔晨鐘」銘文。

眾所周知,一般寺廟都有大雄寶殿,慈恩寺也一樣。它的大雄寶殿位於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於明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 1466年),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釋迎牟尼三身像。中間的叫法身像,西邊的叫報身像,東邊的叫應身像。釋迎牟尼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羅衛國的王子,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前486年,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三身佛東側立有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葉;西側立有其堂弟阿難,他待從釋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兩側是十八羅漢和玄奘塑像。

大雄寶殿後是藏經樓,存有《藏文大藏經》等重要經典。樓下是講堂,為佛教徒講經說法之處,供奉阿彌陀佛銅像一尊,高1米多。殿內珍藏玄奘親手供奉的佛座一件,還有唐代青響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塊。此石為藍田玉山所產青石,敲之鏘鏘有聲,清脆悅耳。 

各位遊客,我們走出藏經樓,就能看到壯觀雄偉的大雁塔。看到這座唐代建築,你們一定會又感嘆又好奇吧?首先一個問題就是此塔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傳說,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群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著雁群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內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傳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當年三月動工,玄奘親自監造,一年建成。

各位遊客,大家一定看過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及據此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那麼《西遊記》裡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師俗姓陳,13歲在洛陽出家為增,勤奮好學,在國內各地訪師問學後,決意到佛教發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蘊。玄奘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從長安出發,沿著絲綢之路,穿越上天飛鳥、下無走獸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學成後返回長安,歷時17年,行程5萬公里,經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回佛經657部,並在印度獲得極高地位,備受尊崇。回國後,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學高僧,組成規模空前的佛經譯物場,並親自任譯主。翻譯的佛經無論從質量或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人,開創了我國翻譯史上的新時期,共譯著佛經75部1335卷,撰寫了《大唐西域記》,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應該說《西遊記》是以唐代玄類西出取經為背景而寫成的,但故事裡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個經過藝術化的文學作品裡的人物。

各位遊客,大雁塔在建時高60米,5層,磚表土心,光碟梯。後塔心磚縫草木叢生,漸趨頹廢。經武則天長安年間、唐玄宗天寶年間、後唐長興年間幾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長高了4.5米,還加了兩層。底層每邊長25米,基座為方形,邊長45米至48米,每層四面均有券門,塔內裝有樓梯。塔底層門楣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尤其是西門楣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圖,上刻當時廢殿建築的寫真圖,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後代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珍貴資料。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內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書法原刻,是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完全可以這樣說,這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形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築中的傑作。

遊客們,大雁塔自建成至今,歷代名人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贊語,岑參有「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的名句。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西安導遊詞(二)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碑林。顧名思義,它的意思就是「碑石叢立如林」,這座博物館始建於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了。它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所以,人們又將其稱為「石質書庫」。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各位遊客,這裡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其中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以及他的兒子,也就是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有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還有晚唐柳公權書寫的《玄秘塔碑。和懷仁和尚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又被稱為「千金貼」。這裡還有中外馳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代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高峰時代。長期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自唐太宗以來歷任皇帝的酷愛和提倡,造就了全社會對書法的普遍重視。一大批書法家湧現出來,如同百花齊放。

好了各位,今天我們的碑林博物館之行到這裡就全部結束了。請大家自己參觀。感謝各位的參觀,謝謝!

西安導遊詞(三)

大家好!很高興做你們的導遊,下面就跟著我一起去參觀,希望我們有一個快樂的旅程。

西安兵馬俑,它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總面積是二萬零七百八十平方米。第一號兵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農民伯伯打井時發現的,後來經過考古學家認真的工作,我們才知道兵馬俑是地下式土木結構,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內有陶俑陶馬六千多件。堪稱是一顆異彩獨放的明珠。()

兵馬俑博物館每年接待一百多萬中外遊客,許多名人都曾來這裡參觀,整個博物館占地二百萬平方米,館區內樹林、花、草清香,環境幽雅。

為了揭開秦始皇陵墓的奧秘,考古學家從六十年代初開始對陵園進行科學的鑽探的調查,最後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擁有一支雄兵千萬,由七千件兵馬俑組成的氣勢磅礴的地下軍陣,他們令全球矚目,舉世震驚,但由於我們現代世界技術達不到保護兵馬俑的要求,目前只有一號坑、二號坑出土,有幾個坑的輪廓已經出現,但停止挖掘的鑽探,其它的地下文物都被保護起來,以免遭到破壞。

西安兵馬俑,壯麗的景觀,世界獨有人土的美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