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藍色天堂的讀後感

藍色天堂的讀後感(一)

《藍色天堂》,畢淑敏用靈性的筆觸,讓我們領略了世界的神奇與美麗。

書中把海寫出了生命,或許大海本來就有著如此美妙的故事。海的波浪翻滾著,像一本本打開的書。粗略看完了幾章,我竟對海洋洋溢著深深的敬畏與虔誠。它好似一位偉大的神靈,那麼的高高在上。

起初我也對我的想法很疑惑,但想啊想,終於明白,大海是生命的起源。我們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儲存著對海洋的眷戀與記憶。我不禁感嘆,雖然我沒能夠像畢淑敏一樣,在海上呆了170多天,興許我這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但我能夠想像,有一天,我站在甲板上,圍繞眼帘的是圓滑到無可挑剔的海平線,凡俗的世界早已悄然遁沒。好喜歡被海風吹著,大海蒼天,竟也有種天人合一的感覺。所有曾經的煩惱,荒蕪的人際關係,不堪回首的往事,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像被船槳切斷的海草,留在我們身邊的是蔚藍色,是像天堂一樣的蔚藍色,襁褓一樣地包裹著我們的靈魂。

但這些都不是我想看到的,這僅僅是最膚淺的海,海之腑臟,海之靈魂呢?

喔,沒有任何表情的海,自在博大,放任不羈。

作為一個巨大的偶然,我們降生人間。我們所具有的唯一能量,就是有目的地向著一個方向前進。這個方向,在哪裡呢?

讓大海來告訴你吧。在海洋上,人會變得極其單純,完全喪失了思索的能力。這並不是悲哀,海洋以它的無與倫比的壯闊,已經給出了答案,不比我們這些渺小的生靈再費勁地思考了。

大海是有生命的,一朵浪花,要是離開了海洋,片刻之間就會萎縮。時間之短,我相信任何一種生物的壽命都比它要長。一朵浪花,讓自己永不枯萎的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匯入一個豐饒的集體中,才能永不停息地歌唱,可以沒有開端也沒有結束地走來走去,可以在1000次毀滅中獲得1001次重生。

每一刻,我的心都在徜徉,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比浪花還可憐,浪花由內到外完全與他人融合,獲得了永恆的生命。但人呢?人有皮膚,皮膚就像一道分界線,皮膚內,是自我的界線,皮膚外,是他人與自然的範圍。人什麼時候才能有意識地走出這層皮膚之外,脫離自身啊!好同伴找到精神上的依存關係。這種一寸,不單單是互相幫助,而是本質上使自己一生不再渺小,不再脆弱的唯一法寶。

回過來,看看大海,看看浪花們。它們是如此的平等,如此的團結,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東西南北的區分,集體綴成一塊碩大無比的藍綢,大智若愚地抖動著,與天公比試著碧藍和寂寥。

真的,在海面錢,我只能感到顫慄。我所領悟的這一點,這區區的幾千字,在大海面前,是如此的卑微。海的內涵,興許我永遠也無法領悟全。

我們這些生命都是海的核心,海就在我們腦海里,在我們心裡信馬由韁,荼毒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景致,一切的一切,都只能在它面前臣服。

海洋是一所大學,浪花則是教授。這所大學教會我們生命的感悟,而那無數位教授,雖無職稱,但日夜授課,永不言倦。海洋帶著一種永恆的蒼涼,把你關於這個世界的所有表淺認識,都顛簸著飛揚起來,發生碰撞和揉雜。舉目四望,你是如此的孤獨,天空和水永遠在目光的盡頭縫綴在一起,包圍著你,呈現出博大的哀傷。你知道自己是一定要滅亡的,而大海則永遠存在。

但願我死後,上帝將我變成一朵浪花,日夜依存著海。

行在心裡,心在路上。我希望有一天住在海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藍色天堂的讀後感(二)

「我不相信地獄,但我相信天堂。我所篤定的天堂,它不在天上,只在塵世,人間本該就是天堂。」——《藍色天堂》

也許不會有人花掉自己的大半積蓄去旅行,但是,畢淑敏和她兒子自費四十多萬,歷經100多天,在海上完成了環球旅行。在旅行中,作者不僅讀到了各國的文化,還有對生命的感悟。作為當代最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和心理小說作家,畢淑敏從心理學、醫學、人文科學的角度,在書中穿插了不少對各種心靈問題的剖析和解答——自信、自卑、快樂、焦慮、悲傷、希望、恐懼等這些潛藏在意識深層的東西,思考與探索和諧平衡的心靈藝術。

在環球旅行中,由於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所以畢淑敏對大海有很多描述,從生命的發跡到死亡。這些描寫不得不令人嚮往那片深邃的藍,究竟是怎樣魅惑人心——「風很大,海浪在半夜時分,有一種震撼人的魅惑之感,我不敢太靠近舷邊的欄桿,因為會有一種吸力從目所能及的海水中升騰而出,它用一種微醺的痲醉,好像在呼喚著你……跳下來吧,這裡無比的安謐和幽遠……」

每到一個國家,畢淑敏都會有豐富的境遇,通過她精彩的文字,一幅幅精緻的畫面都呈現在我的腦海里。她每天回到「和平號」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下所見所聞,每個細節都不放過,每個故事都娓娓道來:荷蘭的鮮花市場、冰島藍湖冒險、哈瓦那雪茄、明信片的輪迴……每一章節都有令人值得回味的地方。我覺得最有趣的的一章就是《世界上最芬芳的工作》,這裡是寫荷蘭的鮮花市場。文中畢淑敏調侃地說了一句:「原來我們看到的每一支從荷蘭花卉拍賣市場,裊裊婷婷走過來的鮮花,在理論上,都碾過了一個男人的手指。」鮮花拍賣看似一個簡單的工作,卻是決定著一個城市的每一朵花。一朵花,是盛開在北京,還是怒放在紐約,抑或含苞在巴黎,凋零在開羅,都將在這鮮花大廳一錘定音。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有很多事情是自己生命過程中需要體會,需要去做的,生命的起點和終點是已知的,最重要的是過程。閱讀的時候我常常因某一個段落而浮想聯翩:有的是回憶過去,有的是幻想未來,有的是感悟現在。也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世界,但當我們真正走出去,看的更多更深更遠,我們心中的世界才會更加完整而生動。在作者筆下我看到了一幅幅文明的畫卷在眼前湧起,然後又看到很多文明神秘消失殆盡,而在作者對見聞的描述中穿插了對心靈問題的關注剖析和解答,而且指出了如何達到心靈幸福的方法。

藍色天堂的讀後感(三)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藍色天堂》。整本書寫了作者在環球旅行的途中看到的美麗風景,知道的鮮為人知的事。

連續的航海旅途,海就如一本又一本打開的書。這種蕩滌靈魂的經驗,可以從大海的漣漪、風暴的吼聲、海鳥的奏鳴和海豚的躍動中習得。傾心體會大自然的旋律,將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光明自然體現。

我覺得,學習和環球旅行是一樣的,環球旅行就是去看,去體驗各國家,各民族的風土人情,當你收穫了快樂時,你就會突然意識到自己學會了許多。二學習不也是一樣嗎?在你成功時,在你學有所成時,你也會快樂。回過頭來,發現你自己懂了許多,學會了許多。()

再次回到這本書上,它讓我看到這世界上許多的奇聞,比如:世界上最芬芳的工作,冰島的藍湖本是工業廢水等一系列我從來都沒聽說過的事。

最後,用一句話來結尾:人間本是天堂,這天堂可以創造,也可以毀滅,看人類該如何把握這一天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