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5篇600字讀後感

5篇600字讀後感(一)

《格林童話》是德國的格林兄弟寫的,名字也是以格林兄弟命名的。《格林童話》中,我最喜歡《灰姑娘》。

灰姑娘是一個命運十分砍坷的女孩,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而父親又娶了妻子,也就是灰姑娘的繼母,繼母有兩個女兒,她們都比灰姑娘要難看,她們非常嫉妒灰姑娘的美貌,於是,繼母就讓灰姑娘不停的幹活,一刻也不讓她休息,有一天,王子邀請所有的姑娘去參加舞會,灰姑娘的兩個姐姐也包括在內,灰姑娘很想去但是繼母就是不讓她去,很快就到晚上了,灰姑娘的兩個姐姐和繼母都去參加舞會了,家裡就只剩下灰姑娘一個人了。

突然灰姑娘看見了一位手拿星形棒的女人,那位女人告訴灰姑娘,自己就是仙女,她說:「我是來幫助你的,說完,就變出了一輛馬車和一個馬夫還有許多僕人,並告訴灰姑娘,必須在零晨12:00前回來,說完,仙女就不見了,灰姑娘乘著馬車就走了,零晨12:00到了,灰姑娘馬上乘著馬車回去了,走時太匆忙了就掉了一隻鞋,最後經過好多人試穿,確定了就是灰姑娘掉的,王子見到灰姑娘的如此美貌就把灰姑娘接進了王宮,並封她為皇后,灰姑娘不但不懲罰兩個姐姐,而且還把兩個姐姐接到王宮,嫁給另外兩位王宮貴族。從此,灰姑娘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懂得了不能像灰姑娘的兩個姐姐一樣嫉妒別人,要想灰姑娘一樣善良。

5篇600字讀後感(二)

《史記》這本書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不敢說我真正的讀過它,我只能說我瀏覽過這本書。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有130篇,記載了皇帝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的歷史,有著極高的實用價值。《史記》以客觀的角度來記事,「不虛美,不隱惡。」是司馬遷能寫好這本書的關鍵。他敢於用筆寫出漢武帝的迷信鬼神等缺點,是作為一位史官最可貴的精神。

司馬遷受盡折磨,用了二十七年在獄中寫出了《史記》。作為一個普通人,他承受了他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作為一個史官,他放下自己的情緒,他是一個正直的記錄者;作為一個作家,他寫出經久不衰的絕美好作。《史記》不是只有實用價值,《史記》還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筆下的人物一個個真實,生動,性格鮮明。比如:《刺客列傳》中的荊軻和聶政,有著刺客的精神;《魏公子列傳》中侯贏和朱亥,表露出市井人才的才智俠義;《陳涉世家》裡陳勝和吳廣,盡顯起義英雄的豪情壯志,書中的帝王將相,市井之民寫得活靈活現,看完之後回想一番,就像是電影一般的展現出來。

書中我最愛看《陳涉世家》,陳涉只是個種地的農民,但他不同於其它的壯丁,他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喚醒了無數的英雄豪傑,他那種敢於打破陳規,不怕列強的精神讓我佩服。書中司馬遷也給予陳涉高度的讚揚,這是在史記中少見的片段。最後成為了皇帝的漢高祖劉邦也安置了三十戶人家看守陳涉的墳墓,定時殺牲祭祀他。可見,無論在是誰的眼中,陳涉都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史記》是一本充滿文學色彩的史書,它積聚著坐在一生的心血,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5篇600字讀後感(三)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痲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嚐糞憂心」令人髮指。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

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帘:「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嚐糞憂心」則讓人噁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5篇600字讀後感(四)

老師推薦我們看《格列佛遊記》,於是,我將它看了兩遍,因為我簡直太喜歡看這本書了!

有人會說:「書為什麼要讀兩遍,讀一遍就行了,幹什麼還費時間呢?」我卻不這麼認為,好書不厭百回讀。書就是要多讀,多讀書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才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如果讀了一本書,但沒學到什麼知識這有什麼意義呢?一本書唯讀一遍,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只有多讀幾遍,精讀細讀才能深刻領會書本的全部內容,領會書本的實質意義。

就像《格列佛遊記》這本書,我讀第一遍時,只覺得格列佛的經歷異常奇特;而讀第二遍時,我才感受到了作者對每一種情景都做了細緻的描繪,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我才知道了書中深刻的含義。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格列佛因為在大海上冒險,突遇大風,船被打翻了,他抓住一塊木板漂到了一個住著許多古怪的人的小島上,從此開始了各種稀奇古怪的遭遇。他遇到過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馬國,並受到了不同的待遇。而文章真正要表達的內容卻是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比如,國王與民眾和大臣之間有著不同意見,最終導致引發戰爭、自相殘殺。

古代著名哲人陳壽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一本書就像一個嚮導,也像一盞明燈,它會帶領我們走向知識的源泉。我們應該把一本書多讀幾遍,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書中的意思,只有領悟到書中的意思,才能學到知識,提高寫作水平。《格列佛遊記》不但給了我知識,還使我懂得了這樣的一個道理。

5篇600字讀後感(五)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千百年來,母愛一直被我們所讚頌,「母愛」這麼神聖而博大的字眼,母愛如春天的旭陽給予我們溫暖,母愛如夏天的綠蔭,遮擋炎炎夏日。

如果有人問我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母愛!不知同學們是否記得是誰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們拉扯大,是誰在你生病時日日夜夜守候在你身邊,是誰在你受挫折時來鼓勵你,來安撫你,這些都是我們親愛的媽媽,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了她們有多愛自己的孩子,而她們卻不求一點兒的回報,她只希望她的孩子能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棟樑,過上好日子,就僅此而已。

我聽說這麼一個故事:遊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有一次遊子因為要出門,家中老母親怕他冷著,於是就一針一針的給遊子縫好了衣服,設問一個老人家想要縫好一件衣服是何等難事?可是遊子的母親為了遊子縫好了這件衣服,這一針一線都充滿了作為一個母親對兒女那種深深的愛,於是遊子就拿起筆寫下了這首被人傳誦至今的《遊子吟》

《遊子吟》這首詩中我對「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此句頗有感悟,作為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天天陪在她們身邊,可現實過於殘酷,孩子們長大後不得不離開母親到外去謀生。可此時母親心中的痛苦我們誰都不會懂。母親總是擔心我們在外面會受累會受苦,他們什麼事都以我們為前提,什麼事都為我們考慮,在如今這個2013高科技年代,許多青少年把這種母親對我們的愛當成了理所應當,認為父母對我們做什麼事都是他們該做的,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父母為什麼這樣對你?為什麼對你這麼好?難道這一切只是因為他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應該嗎?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切都是出於他們對我們的愛,都是愛啊!每一位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他們可以放棄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但又有多少個孩子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父母的生命呢?我不能說沒有,但可以說寥寥無幾。不是說我們不愛自己的父母,只是愛的還不夠深,我們對父母的愛還沒有那麼博大。想到這兒,同學們會不會覺得有一陣內疚之情呢?()

父母對我們的愛經得起時間的磨練,經得起風雨的摧殘,經得起滄桑巨變,父母對我們的愛如此深厚,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多關心一下父母?是不是應該多為父母想想?是不是應該做到一位稱職的兒女?

「母愛」這如風般的字眼,吹進我身體每一個角落,觸動我每一處靈魂,「母愛」這如火一般的字眼,點亮我心靈最黑暗的地方,我歌頌母愛,但我更讚美母愛,他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多的已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