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教育孩子《不吼不叫》讀後感

  吼叫對於很多家庭並不陌生,孩子不聽話、調皮、做錯事,都會發生一場「吼叫」大戰。一直以來,自認為自己是個脾氣尚好的母親,但當孩子慢慢長大,步入國小生活後,吼叫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家庭便飯,寫作業的時候、起床的時候、玩遊戲的時候……,吼叫無處不在,慢慢地孩子對這種吼叫產生了免疫力,變得沒有反應了,這反而更是在挑戰我的耐心,非要逼我大發雷霆不可。就這樣我們產生了很大的隔閡,而每次的吼叫之後,我又會很心痛,也很懊悔,後悔為什麼自己總是做不到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呢!

  在讀了羅娜 雷納寫的《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這本書不久,從中我找到了許多共鳴。本書分為:理解吼叫、減少吼叫的日常策略和特殊情況三個部分。書中寫道:「吼叫達到的效果是讓孩子們知道你對他們或者他們的行為非常生氣。吼叫往往達不到正面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過威脅或者恐嚇阻止某種行為,只是表達了你的負面情緒」。是的,我發現我的孩子也是對我的這種教育方式非常地反感和牴觸,甚至會有些小反抗,並且會在心理和言語上表現出攻擊性。這使我清楚的明白:吼叫決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相反,它們會引起新的問題,浪費更多時間,並將親子關係帶入危險而不安的境地,從而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去修復與彌補,然而原來的問題卻依舊存在。帶著這個問題,我從書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秘訣:1、在和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時,退出爭吵場景,想像自己是旁觀者,就能夠更多地理解孩子的感受。2、排除各種對自己情緒的影響,溫和從容地面對孩子,用更加單純的心情去解決與孩子間的問題。3、用對待朋友的寬容去幫助自己減少內心對完美的追求,我們不完美,也不能要求孩子在所有的領域都出色。4、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和決定權,和他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會他們面對問題不能逃避。

  慢慢的,我試著改變自己,停止吼叫,克制自己不發火併以溫和的方式來與她溝通,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心。一個星期過去了,她感受到了我的改變,逐漸開始主動和我親近,心平氣和的交流,還和我說:「媽媽,我發現這一個星期你對我很溫柔,我覺得你又愛我了」。突然間,我才真正了解到:別看孩子以前什麼都不說,其實她內心也是在關注我。只是在以前,我沒有足夠的了解孩子,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的情緒,也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對她愛。孩子大了,她們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想法,要做到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通過閱讀這本書,使我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不論是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還是為了自己的「平靜與安寧」,我們都需要好好學會「不吼不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