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教育類讀後感

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讀了李鎮西老師的這部己經打動過無數人的教育著作《愛心與教育》,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怎樣地愛他,真是讓人感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尤其是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著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

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穫!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麼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對於工作多年的我來說,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給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他把學生比作「容器」,要向這個容器裡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的萬同的故事。萬同是書中的一個典型的後進生的形象,在李老師對他所寫的近五十頁的教育手記中,我深深地感到轉化一名後進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與耐心。教育不是神話,它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漸變的,甚至會經常周而復始地回到原點。在我看來,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有愛心的,然而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稀缺的就是耐心與恆心了。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不斷反思自己:假如萬同是我的學生,我能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羞愧無比!我想我做不到,我會傷心、憤恨、絕望、無奈,會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來寬慰自己,理直氣壯地把萬同清除出我的心靈之外,因為教育不是萬能的……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愛心與教育》讓我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怎樣跟學生怎樣相處,怎樣教育學生,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國小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具備的「三心二意」。三心——指愛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誠意。我讀了這本書後,一定會好好反思,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不忘李老師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認認真真的做好!

教育類讀後感(二)《教育學讀後感

第一次系統學習《教育學》是在讀大學時,當時為了應付考試也認真學過,但在工作中卻用得不多,純理論的學習容易遺忘,讀《教育學》心得。這是我第二次學習這門課了,理論聯繫實踐,實踐驗證理論,邊教邊學,教與學中都有很多收穫。

曾經,有人把學校比作「工廠」,學生就是批量生產的產品,這些學生的個性稜角在舊的教育模型下不斷地被磨平,個個成為應試的工具。新的教育改革就像一縷春風拂過,喚醒了中國教育。我是應試教育出來的,我很羨慕現在的孩子能在這麼生動有趣的課堂中度過童年時光。當然,能不能真正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童年,這還得靠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充電,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武裝自己,《教育學》就是一本必修的課程。

在研讀《教師》這一章節時,不禁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學校越辦越好,而有些學校卻在走坡路是領導的問題,還是生源差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我們在職的一線教師素質問題。教師素養不斷進步,學校才有發展的可能,學生才有希望。

我認為,在眾多素養中,當前教師最缺乏的是人文素養,尤其是數學教師。在文學方面,雖然數學教師在文學修養上不需要達到語文教師那樣的標準,但一定要注重養成一定的文學閱讀習慣,具備一定的文學鑑賞水平。國小數學教師不讀書,不讀文學作品是當今教師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我們發現和認識到這種不利於教師素質提高,不利與教學質量改進的現象時,國小數學教師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逐步養成良好的文學作品閱讀習慣。只要安排好個人的時間,經常到書店逛逛,購買一些好的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藏書架。學會鑑賞就是學會審美,只有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才能用這雙慧眼去發現數學中美的存在,才能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藝術能夠感染人以非功利的審美態度對待世界,有助於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於有效地調節與涵養人的心態。藝術對於提高人文素質的作用,並非今日的新發現、新話題,僅就中國的教育史上就有著悠久的傳統,早在周代就已經開始實施「六藝之教」。因此,國小數學教師平時應該多關注藝術,如欣賞一些經典樂曲、影片等藝術作品,參加一些音樂會、畫展或攝影展等藝術展覽,儘量培養自己對藝術的興趣,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以此來加強人文修養。

大多科學家除了掌握本門學科外一般都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愛因斯坦擅長拉小提琴,楊振寧和李政道都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楊叔子院士熟悉我國古詩詞。因此,我認為國小數學教師要在文學和藝術兩方面加強自己的人文修養。教師的人文素質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如果我們要圓滿地完成黨和人民所賦予的重任,要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就必須不斷地給自己的人文素質進行「充電」。

總言之,舊書重讀,收穫頗多!

教育類讀後感(三)《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後感

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所進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從本學期開始,我們明確提出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踐行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對這一理念有正確地認識,不能「掛羊頭賣狗肉」,這就要求我認真研讀有關陶行知的教育理論。《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就是我選擇研讀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重點闡釋了陶行知先生對與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是滿足人生需要,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務的。第二,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義是生活的變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內容是伴隨人類生活的變化而發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種終身的與人生相始終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會即學校」陶行知認為,「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傳統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了一道高牆」,學校好比是一個「大鳥籠」。提倡「社會即學校」,就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牆」,衝破鳥籠式的學校束縛,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學校中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學做合一」按照陶行知的解釋,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又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麼做就怎麼學,怎麼學就怎麼教。」陶行知對教學做合一的效用作了歸納闡釋:要想營利人類全體的經驗必須教學做合一方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不但不忽視精神上的自動,而且因為有了在勞力上勞心,腳踏實地的「做」為它的中心,精神便隨「做」而愈加奮發。除此之外,陶先生在《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麼區別》一文中,非常精闢地對傳統教育和生活教育進行了比較。

傳統教育以文化為中心,偏重傳授文化知識,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而生活教育重在運用、發明、創造,提倡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傳統教育使學校與社會脫節,生活教育則要求把整個的社會當作學校;傳統教育只講「天理」與「禮教」不講「人慾」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卻追求「天理」與「人慾」「打成一片」;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而生活教育卻主張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生活為中心;傳統教育堅持的維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卻是開放、發展、創造的教育。()

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儘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儘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麼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