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沉思錄有感

  讀沉思錄有感(一)

一個人在宿舍讀書有時候也是一種享受,暑假的生活雖然不是很精彩,但還是有收穫的。最近讀了沉思錄,我覺的自己收穫還是很大的。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富裕與貧窮,幸福與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生存與發展的方法。

人生是一個單向的行程過程,一旦走過就不能回頭重新來走了,看看別人的人生經歷是一種很好的借鑑,也許能給自己一些啟發。說話辦事生活學習諸多方面都需要不斷學習,每天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要不斷反思,克服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做最好的自己。

再過十天就開學了,要忙著準備論文開題報告,自己還得看好多資料和書籍,爭取在今天過年前發幾篇論文,但願一切順利!

讀沉思錄有感(二)

最近一段時間,斷斷續續讀完了《沉思錄》。從中受益良多,以下是我覺得比較喜歡的其中一些文欄位落:

人們互相鄙視,又互相奉承,人們各自希望自己高於別人,又各自匍匐在別人面前。

沒有一個人會如此幸運,以致在他臨死時身邊沒有對他的死會感到鬆快的人。假設他是個好人、一個智者,最後不也是會有人心裡這樣說嗎:讓我們最終擺脫這位老師而自由的呼吸吧,確實,他對我們任何人都不嚴厲,但我想他是默默地譴責我們。——這就是對一個好人所說的。而在我們的情況中,有多少別的原因使許多人希望擺脫我們!!如果,在生活中甚至我如此努力地為之謀利、祈禱和關心的同伴也希望我離去,希望也許從中得到一點好處。那麼一個人為什麼要執著於一種較長的塵世間的逗留呢??

享受那你認為最好的東西的快樂。

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

尊重那宇宙中最好的東西,同樣,也要尊重你自身中最好的東西。

如果你同時有一後母和親母,你要對後母盡責,但你還是不斷地回到你的親母身邊。生活有時就象你的後母,哲學是你的親母,在它那裡你得到安寧。

熱切地追求你認為最好的東西。

幸福在於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

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義務。

假如人們殺死你,把你切為碎片,詛咒你。那麼這些事情怎麼能阻止你的心靈保持純淨、明智、清醒和公正呢?例如,如果一個人站在一泓清澈純淨的泉邊詛咒它,這清泉絕不會停止冒出可飲用的泉水,如果這個人竟然把泥土或垃圾投入其中,清泉也將迅速地衝散它們,洗滌它們,而不會招到污染。

與持有同樣原則的人一起生活。

在來自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

不同無知的人作無謂的交談。

當什麼人的無恥行為觸犯你時,直接問自己,這世界上沒有無恥的人存在是可能的嗎?這是不可能的。那麼別要求不可能的事吧。

無論什麼事情對你發生,都是在整個萬古永恆中就為你預備好的,因果的織機在萬古永恆中織著你和與你相關聯的事物的線。

想像一下所有悲嘆或不滿於一切事物的人,他們就像是一隻做犧牲的豬那樣掙扎和叫喊。

每個人愛自己都超過愛所有其他人,但他重視別人關於他自己的意見,卻更甚於重視自己關於自己的意見。這是多麼奇怪啊。

讀沉思錄有感(三)

《沉思錄》,書如其名,引人沉思。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心中充滿了好奇,同時也有很多的期待,深深吸一口氣,聞到了書中濃濃的書香味,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手中的書。我喜歡讀書,書似一片寬廣深遂的海洋,讓我這艘無知的小船在裡面闖蕩;書似一架華美的古琴,給我帶來沉澱下來的真諦之曲。而,《沉思錄》顯然是經典中的經典。

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的意義,也翻閱了一些相關的資料:馬可·奧勒留是一位著名的「帝王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在希臘文學和拉丁文學、修辭、哲學、法律、繪畫方面受過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自青年時代起即三度出任執政官,並在40歲(161年)時成為擁有全權的皇帝。但是,他堅持同養兄維勒斯一道繼承皇帝之位,形成羅馬帝國的歷史上第一次由兩位具有同等地位和權力的皇帝共執朝政。他為帝國夙興夜寐地勤勉工作,作為體恤民情的法律實踐者,他頒布大量法令,作出諸多司法決定並從民法當中刪除不合理的條款,作為統帥,他為平定兵患動亂而風塵僕僕征戰四方,並最終死於軍中。利用辛勞當中的片暇,他不斷寫下與自己心靈的對話,從而著就了永懸後世的《沉思錄》。他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並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最為感人的偉大名著。

《沉思錄》是馬可?奧勒留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該書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記載了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他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係,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他把一切對他發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心的意見,並且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熱誠地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他們最優秀的品質,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熱愛勞作、了解生命的本質和生活的藝術、尊重公共利益並為之努力。《沉思錄》是一些從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美國著名報人兼專欄作家費迪曼教授在《一生的讀書計畫》一書中,力薦《沉思錄》這本書,他寫道:「《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鬱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加美好的生活。」

「雖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數萬年,但還是要記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麼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在所過的生活;任何人所過的也不是什麼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在失去的生活。最長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為同一。」這是該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再怎麼懊惱後悔也改變不了已成的事實;而將來是未知的,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專心地享受現在。有一個信徒問佛祖釋迦牟尼:「您常常教我們活在當下,那究竟怎麼做才算活在當下呢?」佛祖說:「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如此而已。」這看似簡單,試問,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幾個?就談談我身邊,我們習慣於吃飯的時候交談,全然淡化了飯菜的美味;我們有時在聽課時發簡訊,結果既沒聽清講課內容也沒在簡訊上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我並不是回憶過去或者展望未來有什麼不好,而是說,過於沉醉過去或未來可能會妨礙一個人現在的努力與行動。只有當過去的經驗值得借鑑才需要回憶,只有未來的夢想對現實有意義才值得展望。而活在當下是我們享受快樂人生的秘訣,抓住現在則是我們創造美好將來的途徑。

另外,這本書也引發了我們許多的關於死亡的思考,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多的是要去思考死亡的意義,以及如何讓有限的人生活得更有價值、更精彩。要讓人生活得更有意義,就得從個人的修養著手,無論是品德修養還是業務素質,都需要不斷地自我提高。個人價值的實現要辯證地看。一是為了全局利益而犧牲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這種顧全大局精神體現了一個人價值的社會性。二是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個人價值的實現不是無條件的,而受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如恩格斯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滿足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並非每個人都能具備。這就是說,個人價值的實現是具體的,要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三是有些個人期望值太高。如果把不可能的事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缺乏了實現的前提,自然就難以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在確立自己的價值追求時,也要從自身和社會的實際出發。

最後,當我合上《沉思錄》時,突然想到:這本書應該算是馬克·奧勒留的反省筆記。我們為什麼不學學馬克皇帝,每天思考一下今日得失,記錄一點心靈的體會,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過錯,把過失和錯誤消滅於萌芽狀態。沒有反省難有進步,只有每天反省並改進一點自己的工作,才有可如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