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感恩勵志

俞敏洪:最感激父母什麼也沒給我留下

俞敏洪:最感激父母什麼也沒給我留下

又到一年畢業時,當一些苦苦奔波在求職路上的大學生「恨爸不成剛」,埋怨「父親就業時代」的種種不公時,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卻出人意料地表示,他最感激的是「父母什麼也沒給我留下」。

近日,在廣西醫科大學舉行的「2011夢想之旅」全國公益巡講活動中,俞敏洪與台下數千名學子分享了他是怎樣從一個兩次高考落榜的復讀生成長為成功企業家的奮鬥歷程。

大學期間,俞敏洪也曾埋怨過這個社會很不公平。身為農民的兒子,他從小穿著布衣挑著扁擔長大,連一輛腳踏車都買不起,而他同班的一名同學因為是部長的兒子,每到周末都會有司機開著賓士280接他回家,過完周末又送他回來。俞敏洪想上前去摸摸那輛氣派非凡的車,戴著白手套的司機卻攔住他說:「別碰,會黏上手印的!」

「那種時候你就會對未來感到很絕望,你會覺得即使他們停下來一輩子什麼都不做,所擁有的東西都比你多。」俞敏洪說,好在他並沒有被抱怨和失望的情緒困擾太久。冷靜下來後,他漸漸想明白了:生命總是往前走的,人不只是活到大學畢業,而是要活一輩子。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大學畢業時還有3/4的生命歷程是未知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堅持走下去。

在大學期間,即使一個班的同學,差別也會很大:家庭背景的不同,學習成績的高低,甚至還有身材相貌的差距,但俞敏洪認為這些都不重要。美貌終會有消失的一天,而當時他班上成績排在後5名的同學在20年後所取得的成就比前五名的同學還要大,「因為前5名的同學往往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從國小到大學都沒有經歷過學習上的挫折,走上社會後抗打擊的能力反而比較弱。」

念大學那會兒,俞敏洪也是成績排名後五的學生之一。由於智商上比不過人家,他最後就另闢蹊徑跟同學比背單詞。(勵志電影  )其實當時他從沒想過這件事有沒有用,只是覺得這既能打發時間,又能給自己建立一點自信,或者說獲得一點虛榮心——「當同學指著某個單詞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能立馬說出來,同學就會驚嘆地說連這個你都知道!」

沒想到幾年後,中國要赴美留學的大學生都遇到了一門叫GRE的考試(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這門考試培訓辭彙量超過了兩萬個。當時很少有人能教這個,而俞敏洪的辭彙儲備已經達到了四萬個,找遍北京最能教辭彙的就是他,因此很快他就在北京教出了名聲。後來俞敏洪又琢磨,為什麼要為別人教不為自己教呢?於是1993年他決定自己開一所學校,結果就有了後來的新東方。

一路走來,新東方從一家條件簡陋的語言培訓機構,發展成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教育科技集團。功成名就之時,俞敏洪暮然回首卻發現,人的幸福感不在於你擁有什麼東西,而在於你如何擁有這些東西。「比如你自己做道菜,雖然水平不怎麼樣,但你覺得好吃,因為是你親自做出來的。如果別人給你做道菜,即使水平高很多,你也覺得很難吃,因為你常常挑剔別人所做的事情。所以我最感激的是父母只給我留下了一樣東西:就是必須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最後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從零做起,一點點地往上成長,然後不斷地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就感,最後讓成就感轉化為幸福感,這個過程在俞敏洪看來是人生中最美妙的體驗。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有很多年輕人可能因為家庭條件好,反而把奮鬥的精神和能力給丟掉了,一旦失去這種能力,他的一生將會面對的是非常平庸或是非常痛苦的生活。

在大學做演講時,俞敏洪經常會遇上有學生問他,自己在課堂上學的那些東西將來到底有沒有用,他認為這是非常功利的想法,因為大學可能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後的一段能排除外界干擾專心讀書的時光。他建議大學生除了要閱讀大量專業書外,還要廣泛涉獵歷史、地理、哲學等方面的書籍,「讀書會慢慢增加自己的知識量,拓寬自己的眼界,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思想,這對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非常重要。如果大家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將來找工作,這樣工作反而可能越找不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