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感恩勵志

回憶我的父親

父親走了近十年了,十年來,我不敢提筆寫父親,失去父親是我內心深處的傷痛。

父親自幼體弱,一顆殘破的心臟伴他走過六十載的風風雨雨,在我的記憶中,父親永遠是文文弱弱的一介書生。

父親生性善良,對每個人都抱著一種寬容、感恩的心。對老師,對同仁,對學生,無論誰給了他怎樣的幫助,都會一輩子記在心裡。對恩師孫犁,我切切實實感到父親的惦念、感激之情。父親的老師劉藝亭、張慶田、徐光耀等等我都不曾謀面,但這些名字與他們的作品我卻能如數家珍,因為聽父親念叨了三十年。

父親酷愛文學,從幼年時就喜歡讀書,書讀了一輩子,也寫了一輩子。父親視文學創作為生命,每天清晨4點就開始讀書寫作。父親寫作從不用書桌,抱一個大紙盒子,每張300字的稿紙上面能寫上千字,字很小,也沒有規矩,所以父親的草稿不整理的話,能看懂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兩三個人。父親一生寫了多少文字,我無法計算。父親走後,母親把父親密密痲痲的草稿紙整理成捆,一張大床下面全部是父親的遺作,每一張稿紙上都鋪滿了父親的心血。父親熱愛文學創作,很想將自己的作品都變為鉛字,每當有作品發表時,他都很興奮,這個興奮情緒能持續很多天。父親一生也出版了許多專著與集子,父親的作品如他的心一樣,看什麼都是美的。讀父親的散文,就如同在夏日的荷花澱中穿游,處處是清新,讓人的心靈也得到淨化。讀父親的詩,就如同在秋季的鄉村小路上行走,處處是樸實的鄉味,同時讓你感到碩果纍纍。讀父親的小說,就如傾聽一個長者娓娓道來,通俗的言語中告訴你許多哲理。女兒愛父親,同時也愛讀父親的作品,不論是否成書、成冊,它都凝聚著父親的心血。

父親是一個很重情感的人,但不善表達,尤其對我們姐弟三人。在我的記憶中,5歲以前對父親幾乎沒有太深的印象,因為那時,父親一年在家的時間不過二十天左右,但父親卻能說出那麼多我幼兒時的趣聞。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感到父愛如山,當我懂得去愛父親時,他卻走了,留給我許許多多的悔恨和心痛。

父親很希望孩子有出息,希望我們能讀好書。我受父親影響,從小喜歡讀書,所以很得父親偏愛。大學畢業後,與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多了一些,父親常常給我講書,講他讀過的每一本書。長大成家以後,父親經常給我選書,讓我讀書中精華。在後來的工作與其他人的交談中,的的確確感到了父親的用心良苦,書使我具備了許多能力,有了許多思想,同時也交到許多朋友。

父親是一個責任感很強的人。一顆殘破的心臟支撐著他那只有40多公斤的身體,有時看到父親病痛的樣子,心如刀絞。父親很堅強,他闖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關口。他善待著每一個家人,祖輩、父輩、子輩、孫輩。每個人都被父親記在心上,一個孱弱的病體要為一大家人的生活去奔波勞累。(感恩 )長大後的我,剛剛能替父親分擔一些憂愁,父親卻永遠走了,留給我的是永遠的思念與不盡的淚水。

我很愛父親,也酷似父親,無論脾氣性格,還是為人處事。因得父親偏愛,也常與父親爭論爭辯,現在想起來,不免後悔,感到自己只是「孝」並不「順」。父親走時,我沒有任何準備,我永遠相信父親能闖過去,堅信醫生能使父親轉危為安,在父親昏睡的最後兩天裡,我還堅信父親不會走的,不會留下一家老小,不會留下他的半部紅樓。直到父親的心電圖顯示為一條直線時,我才意識到父親真的走了,帶著遺憾,帶著不捨,帶著無數的掛念……

在與父親最後相處的幾天裡,父親自己也相信自己一定會闖過去,他要將孫犁的世界寫完呈獻給他的恩師,然而沒想到自己卻走到了恩師前面。

父親走了,永遠的走了。留下了三部未成書的手稿:《雁飛潮白三十年》、《自然孫犁》、《孫犁世界》(未完稿),在王宏任、張中吉等父輩人的籌備下,父親的自傳散文《雁飛潮白三十年》已於2002年出版。為了紀念父親,2007年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父親的遺著《自然孫犁》得以出版,了卻了壓了我六年的心債。我懷念父親,每次讀父親的作品,面對父親遺像,我都是淚水漣漣。

父親謙和為人,在父親走了以後,有那麼多長輩在幫助著我們一家人,不時慰問我的母親,並給了我許多父親般的關愛。

秉承父親善良、寬容的品質,我有了許多好朋友,好同事,他們都在不遺餘力的幫助我,令我感動。我感謝所有幫助過父親的父輩,感謝給予我幫助的朋友。

父親走了,奔波了一輩子的父親最終屬於自己的只有一尺見方的墓地和刻有簡單生平的墓碑。但父親又的確給我留下了許多,不僅僅是文學著作與未出版的書稿,更不能讓我忘記的是父親的光明磊落的為人,是父親與人為善的品行,這些將使我受益一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