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車四十四影評

車四十四影評(一)

《車四十四》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我看了好幾次,也寫了好幾次,那是我在高中學編導時候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看的,考藝術時候也有考過,今天再把它重新看一遍之後,我還是會有感觸。

這個只有短短11分鐘的影片,卻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使人們在觀看時不得不在思考。甚至會設身處地的去想:如果我在車裡面,我會怎樣做。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的這種劣根性,以至於受壓迫凌辱都不敢去反抗,人人都想著自保,但是真當危難降臨在自己頭上,又該如何去做呢?

影片剛開始時是一輛公交行駛在寬闊,人煙稀少的白楊馬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全景,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顯得整個影片氛圍比較蕭瑟,悲涼。路上有個年輕小伙子在等車,等到車四十四路來的時候他上了車,很禮貌的和女司機交談,這可以看出年輕小伙子是個熱情活潑的人,車上因為有他存在才顯得有那么點活潑的氣氛,不像先前那么壓抑了。車上形形色色的人,但都在忙著自己的事,後來上車的是兩名搶匪,拿著刀逼迫車上的人交出身上的錢,車上的這群人似乎一個都沒想過要反抗,他們選擇的順從,只有一個人想默默反抗,結果得到的是更大的傷害,以及周圍人的勸說,並沒有得到支持。

搶匪得到錢之後,一名搶匪則是看上了女司機的美貌,結果在草地中將女司機強暴了。在這之前是有預兆的,女司機不但減了肥變漂亮了,而且她身穿的是紅色衣服,紅色代表著熱情奔放,但也暗預著危險。當女司機被拖下車後,竟然沒有一個人下去救。唯獨年輕小伙子義無反顧的衝下去,儘管如此,畢竟還是勢單力薄,不但沒幫上什麼忙,自己也受了傷。而車上的人只是紛紛起來看熱鬧。女司機回到車上後,看著車上的人,眼神充滿絕望與憤怒。忍不住趴在座位上哭了起來,抬起頭,只見座前的玩具狗正衝著她不住的點頭,似乎在嘲笑著她,也似乎在鼓勵她這樣做的決心。於是她把那個唯一幫助她的年輕小伙子趕下車,最後選擇了與車上的人同歸於盡。

這部影片不僅折射出人性的冷漠,而且更深的可以看出處在這個社會的真實現狀,社會風氣怎樣。同時也拋給觀眾一個思考:這場悲劇究竟是女司機釀成的還是車上的人們自己造成的?

車四十四影評(二)

一個有“意外”的短片,不過我不知道和別人的“意外點”是不是一樣。

前面人性的自私冷漠不用多說,甚至我要是用“司空見慣”也沒太多人會反對吧,怎么就是覺得這樣的場景太“普遍”了一點呢。後面女司機上車,對著唯一下去救他的男青年怒吼,關上車門開車等等,喔?為什麼,意外么?然後警察對講機的聲音,44路車所有的人都沒氣了,喔,原來如此,意外么?都沒有,到此為止我看到的都是一個故事短片,我想讓我真的不寒而慄的是最後那個詭異的微笑。那微笑到底代表什麼?

或許是說,這個女人知道感恩。或許是說,這個女人心裡有我。可我怎么總逃不開這種假設,這女司機和這男乘客短暫的小小接觸,彼此似乎都有那么點意思,在全車人冷漠的背景下也唯有這個男的有所行動去救這個女的(但我認為並沒有盡力,只是行動而已)。接下來女的為什麼要這么選擇?報復是肯定有的,不過根本的還在於女的就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只有死路一條,你知道我要說什麼,無非是中國傳統的某些觀念所致,沒臉見人,而對於那男乘客,既然你有心我有意,我現在不“乾淨”了,我一了百了也對得起你。男的的那個笑,笑什麼?女的心裡有他,女的這樣忠烈符合傳統道德,之類的之類的,還是中國傳統思想的那一套,男太尊女太卑,事已至此,女的遭此劫數如此選擇反而對得起社會,之類的之類的。這男乘客不冷漠?那都是人命啊,給是想了些神馬才能有那淺淺的微笑呢。

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說清楚我想要表達的東西,隨便吧,我覺得這些其實大家都懂的,是吧是吧。

車四十四影評(三)

陳舊不一定是貶義詞,陳舊的也不一定就喪失意義。對一部文藝作品來說,陳舊也不是批判,而是一種被肯定的前提。

伍士賢的作品《車四十四》是不到十二分鍾的短片。片頭的字幕里告訴觀衆,這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上來,看到這句話,很平常,沒有看到影片全貌,也不知道說這句話的具體含義。而影片結束的時刻,再度想起這句話,才明白了真實背後的殘酷與悲觀。

我們說影片涉及了人性,其實是做作的。()涉及到人的電影大部分都是人性的題材,那么好像是在說,拋棄娛樂和商業片,藝術電影就都是人性的嗎,也不盡然。《車四十四》的確是關乎人性的,沒有更好的詞語適合它描寫的主題,短片的某種特性也使得主題直接、純粹。

對於人性,有多種表現的形式,而質疑,是其中最具力量的。把人放在特定的空間裡,就是暫時的社會環境,在一輛公車上,一個社會空間在這裡誕生。彼此互不相識,沒有言語。年輕的男子上來和女司機搭訕了兩句,簡單的戲劇鋪墊是必要的。男子這一角色的出現,是對人性最小範圍的認可,代表一類人,而他的不能成功的解救被強姦的女司機,又表現出了正義一方力量的脆弱。看似導演為了給人性的醜惡留有餘地,其實進一步表明了善良和正義一方的虛弱。

在面對兩個劫持者,每個人,都沒有反抗,為了不想給自己惹麻煩,交出錢是明智的選擇。人反抗罪惡勢力的能力幾乎喪失,這裡包括著驚恐,無奈,無所謂等心態,最後都表現為相同的妥協。而穿白衣的罪犯把女司機拉出去的時候,估計有些人已經明白將要發生的故事。表現出的回應就是集體觀望,在罪惡面前從擺手妥協,到袖手旁觀。為了自己免受災禍,都沒有反抗,更不會為了一個和自己不相干的人,付出代價。

在這個短片裡囊括了很多節奏,男子登車時的前奏,歹徒登車時的衝突與轉折,還有接下來的意外:解救女司機的男子被女司機趕出車外。劇中的男子和觀眾都會對此有些不解,男子所說的話也是觀眾想問的問題。為什麽解救你的人,要被趕走。影片到這,結束的意味已經逼近,可總有什麽沒有解決的。而女司機的行為解答了一切,她用同歸於盡的方式給出一個惱怒的答案,同時,讓人明白,將男子趕下車,恰恰是對他的回報。不願付出代價的人們也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話,估計也能從故事的安排上找出哪些是真實的背景,哪些是導演的虛構,也許正是女司機的解決方式。那麽男子的付出與虛弱,女司機憤怒了解,構成了拷問、質疑,以及相應的個人態度。導演也學無力改變什麽的,但至少,讓觀看影片的人,明白自身的社會身份,總是難逃人性的課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