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逆戰影評

逆戰影評(一)

《逆戰》是華語電影裡迄今為止最接近好萊塢水平的一部槍戰動作片。和以前的華語警匪片相比,《逆戰》最大的區別就是第一次真正啟用了重武器,沒錯!以前那些電影只是形式上出現過火箭筒、坦克、重機、戰鬥機槍等軍事分類中的重武器,真正拍出重武器量級的視聽震撼的,這應該可以算是第一部。

這次的剪輯和攝影都是非常出色的,我拿《諜影重重3》來比喻,看起來有些大言不慚,實際上的確能夠和其比肩,例如兩部戲都有的車站追逐,屆時觀眾不妨好好比較一番。另外,謝霆鋒和周杰倫都是原聲(國語),符合各自的身份,聽起來順耳。至於飛車爆炸跳樓就不多說了,看過林超賢的都懂。

謝霆鋒在《逆戰》里依然延續了《線人》《十月圍城》的各種受虐,驚險戲比起《男兒本色》有過之而無不及。

《逆戰》這部電影不是完美的,它不可能讓所有觀眾都滿意,動作片本來就只有一個固有客群群。《逆戰》就是一部純粹的動作片,謝霆鋒和周杰倫的兄弟情、親情、感情,在片中全是點綴。為信念而戰!這是影片的核心。

逆戰影評(二)

《逆戰》這部片子適合那些在家裡受老婆氣,在公司受老闆氣,在學校受導師氣,在單位受領導氣的人去看,為啥?因為這部片子百分之八十都是硬碰硬的動作戲,從拳腳肉搏到高空墜落再到街頭槍戰,簡而言之兩個字“發泄”,而每次看到主角們遍體鱗傷依舊大難不死,任然是兩個字“小強”,嗯,我的意思是“勵志”,然而,在純雄性的發泄和人勵志背後,居然會讓你感覺到臉上有一點點的濕意,那當然依舊是兩個字“洋蔥”,嗯,我的意思是“治癒”,所以綜合起來說這是部集發泄、勵志、治癒三系合一的片子,當然你也可以像我一樣直白的說,這是一部集發泄、小強、洋蔥三系合一的片子,反正你是明白這部片子的定位,不要走錯影廳就好。

印象里,除了《黑鷹墜落》之外,似乎沒有哪一部影片的動作戲密集到這種程度,追車,肉搏,槍擊輪番上演,而且不是港動作片尋常戲碼的簡單堆砌,頻頻閃現的裝甲車,火箭筒,直升飛機的身影提醒我們,這是一部卯足了勁的野心之作,你甚至可以這么說,《逆戰》之於林超賢,正如《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之於徐克,《喋血街頭》之於吳宇森

影片開頭在約旦大街上的警匪對抗堪稱戲肉,拍得相當洋氣,足以讓晚入場幾分鐘的觀眾誤以為正在放映的是美國好萊塢A級製作,後面在吉隆坡街拍攝的火爆場面同樣相當有腔調,以至於在周董帶上耳機隨直升飛機升空的那一剎那,我開始有點惡趣味地幻想,此刻莫不是要放華格納的《女武神》了,還好,林超賢畢竟不是劉劉鎮偉,他不愛旁逸斜出,他的電影如機器一般精密

林超賢拍動作戲繼承了港產動作片的一個優良傳統:節奏緊迫,一重又一重的危機紛至沓來,讓角色毫無喘息的機會,最典型的莫過於《線人》最後在學校里的大逃殺,主角每每於絕路險境逃生,讓觀眾的心境連續不斷的擠壓和釋放,那是一種專屬動作片特殊的觀影快感,曾幾何時,麥當雄和林嶺東曾經是這一風格的最佳代表,而時至今日,居然只剩下林超賢一位,對比那些把港產的殘羹冷炙兌上點內地的網路笑話和民族主義拿出來圈錢的“港燦”們,林超賢是一個一門心思把精力放在電影本身的人,他的作品靠的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動作奇觀和人物情感,走的是華語商業的正道,北京的觀眾有幸,可以為這種不靠耍寶來討好內地的硬派作風做一個證明,試問可以有誰看見銀幕上閃過西直門的三隻“大鞋墊”而不爆笑的?

影片的明星陣容於我如浮雲,相比之下,我覺得倒是應該把掌聲多分一點給扮演母親“鳳玲”的金燕玲和父親“萬天”的廖啟智,影片短短的文戲段落給兩位老戲骨留下的空間並不多,但好的演員就是氣場非凡,兩位人物被詮釋的可信可感,為全片的親情線索做足了鋪墊同時,請允許我再次為安志傑鳴個不平,如今為什麼就是沒有導演願意請這位新時代的“四有青年”來演的主角啥的呢?

發泄也好,治癒也好,都是商業片的正常職能,與大多數離了敏感話題和國族大義就不敢拿出來見人的國產影片不同,《逆戰》這樣製作精良的商業電影至少能讓我們在龍年新春看到中國電影的一點希望。

逆戰影評(三)

最近看了《逆戰》,想寫寫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必須得承認這部影片不是十足的爛片。對於中國電影,觀眾的看法其實很矛盾。()既希望能夠藉助這個新興產業打出中國的名號,但對於電影的成長階段又顯得不夠寬容,一部所謂的大片放映後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批評,是斥責。不能否認中國電影確實有很多不足,如電影內容不夠深刻、不夠創新,再如電影技術不是十分成熟,特效比起好萊塢水平還差了一大段···但這些都不能抹平導演們、演員們的努力,我們正在一點點地進步,中國電影正在一點點打入國際。《逆戰》亦是由國內知名導演,且在國外很多地方現場取景,戰爭場面很真實,亦請到了周杰倫和謝霆鋒加盟,使冬粉們過足了癮。

但是,其中的不足也是不容忽視的。我覺得電影存在兩大硬傷。

一是電影太過注重於畫面感,採用大場面大製作,頗有老謀子的風範。但作為一個觀影者來說,更注重的往往是人物內心的刻畫。不僅是在電影、在文學上也同樣如此,馬克思就提出過“典型環境塑造典型人物”,環境是為人物服務的。場面恢弘並不能掩蓋人物靈魂的空洞,鄙人不才,並沒能在電影人物的眼睛中看出內心的矛盾和真實的心理。

二是電影的最終目的現在看來並非打動觀眾而是衝擊票房,當然這不是針對《逆戰》一部影片,而是現在多數中國電影。電影的票房一開始是為了真實反映觀眾對於影片的認可度,而現在有了本末倒置的意味。導演們往往投入大筆資金,數以億計,再加上各路大牌明星的加盟和前期鋪天蓋地的宣傳,忽悠著觀眾們走進電影院,票房是上來了,可我作為一位最普通的觀影者,從電影院出來後總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這種感覺也讓我越來越不相信中國電影。

我只是在這裡寫寫個人的看法,《逆戰》作為一個大成本電影看看畫面還是可以的,也還有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對於中國電影我還是持積極的態度,相信會越走越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