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成功勵志

時刻奔跑在跑道上,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親,你們公司的公眾號外包出去沒?要是有可能的話,包給我好不好?我打算辭職自己乾。」H發微信給我說要辭職時,我感覺他的內心是崩潰的。

H是我的前同事,都市類紙媒新媒體部門主管。在都市類紙媒風光的黃金十年,他一直混得風生水起,只是近幾年,情況急轉而下。

「報社真的不行了,前幾天才發4月份工資,還是員工集體上訪找總部老大後,總部借了幾十萬才發下來。」

「總部領導說這兩年給報社貼了幾千萬,報社光人員工資都沒掙上……社長也調走了,他應該也盡力了。他不走估計也不行,大環境不行,報社轉型力度又不夠,看樣只能等著停刊了。」

「報社不行了,以前總是前怕狼後怕虎,沒有勇氣跨出那一步,沒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就來了」。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的悲劇——

這些迷茫看不到前景的人,在當初趨勢發生變化時,猶豫彷徨,沒有勇氣變換跑道,等到大廈將覆想抽身時,已完全來不及。

當年的觀望和猶疑,現在只能自己來買單;當年果斷抽身的,現在大抵已到岸上。

時刻奔跑在跑道上,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湧現出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機會。那些及早看到趨勢並早早上路的人,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摸著石頭過河,不知道前面走得那一步,會陷下去淹死。但他們都明白,置身於這場風暴中,如果停在原地,最終將無路可走……

前幾天碰到前同事W,他是嘗到都市類紙媒紅利的第一批媒體人。上世紀90年代都市類紙媒剛興起時,W就進了報社,成為當地紙媒的第一批員工,並逐漸成長為中堅力量。

近幾年新媒體的崛起,對W所在的紙媒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報紙廣告急驟減少,版面大幅萎縮,收入大幅降低。雖然已是報社中層骨幹,W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兩年前,一家中央級新媒體當地頻道想挖W去當運營總監。看著半死不活的紙媒,W動心了,但最終因為擔心「壓力大、風險大」而放棄……

如今,放棄「轉型」只圖有個安穩工作的W仍在報社,但日益萎縮的廣告業務、久拖不發的工資、漸漸緊縮的錢袋,讓W逐漸認識到,不站在風口裡,所有的安逸不過是個坑,你終將為那些沒有邁出的腳步,那些缺失的勇氣,狠狠地埋單。

傳統的認知方式,讓很多原本很有潛質的人,成為這個時代下的一抺悲情色彩。馬雲曾說,面對新的機遇,很多人都經歷過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奇葩大會上說,未來10年,人類5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比如說交易員、助理、秘書、中介等工作,人工智慧會比人做得更好。

「還在每天重複勞動,在未來不創造,就會被淘汰」,這是著名財經自媒體《吳小波頻道》近期專題的一個標題。專題介紹了人工智慧的概念,稱未來跟知識模組有關的專業和技能,標準化的知識和職務性行為都將被大規模替代。

「這就是一次認知革命,所有人都要面對。」節目裡的這個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未來最可能被替代的是首當其衝是行政秘書。而目前這一職位在中國的人數超過500萬。目前包括沃爾瑪這樣的大公司都在租用人工智慧行政秘書,這就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力量。

如果行政秘書被替代,另一個行業有更大的危險,那就是公務員 ,中國目前有5000多萬公務員,他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秘書工作。

此外,證劵分析師、交易員、精算師等金融領域高收入職業在未來都將被人工智慧所替代。未來,傳統意義上的實體銀行將不存在,銀行將成為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大部分基礎性理財和交易將通過人工智慧的方式來完成。人只要面對一台機器,就可以完成跟自身連線的所有銀行業務。

看完這些,如果你還是選擇不相信,未來真的發生了,你就錯過了提前為自己準備的機會。其實,都不用等到人工機器到來。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時代,都面臨著隨時失業的可能。

我曾經有過10年的紙媒從業經歷。那時的紙媒記者還是百姓眼中的無冕之王,一篇特稿的稿費高達幾千元,這是很多工薪階層一個月的收入。社會地位高、收入高、「有話語權」,如果腦子夠靈光,有點商業頭腦,還能拿到不菲的廣告提成,也因此,紙媒對年青人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在報社工作的10年,我親眼見證了它的起步和騰飛。最輝煌的時候,我所在的紙媒曾經連續多年蟬聯當地紙媒市場NO.1的地位。

身處在業績如此牛逼的報社裡,怎麼也不會相信它有停刊的一天。但巔峰時刻沒有持續太久,下滑就不可逆轉地發生了。

2013年後,報社廣告經營情況持續下滑,報社高層頻繁易人。在經營業務萎縮的同時,報社人文環境也急驟惡化,這樣的大環境怎麼可能給予個體成長的平台?於是我決定離開。

我離開時,報社仍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我當時單純地認為,報社只不過輝煌不在而已。但是,僅僅四年後,報社就已經到了發工資需要「集體上訪」的程度。

講到這裡真有些悲涼。我是由這家報社一手裁培,從一個青澀的小兵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新聞熟手。至今我都難以相信,它這這樣悲壯地倒下了。事實再一次證明,在趨勢來臨時,如果你不能及時轉舵,未來將會摔得很慘。

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世界是如此多變,如果再抱著原有的思維,希望找一家穩定的單位,安安穩穩做到退休,恐怕未來帶給你的只有失望。

從天而降的危機來臨時,多數人的反應是難以適應。這很正常,舒適區呆久了的人,抗風雨的能力自然下降了。但環境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而改變。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根本無從所知。與其祈禱風調雨順,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不少名人在談及自己的成績時,都會調侃說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說得雖有些「套路」,但確確實實是句大實話。因為很多人取得的成就,都是時代所賜,而這些人成功的根本不完全在於努力,而在於有眼光先看到了這個時代的趨勢。

有個朋友創業多年後,提起當年在體制內的心理狀態時說:感覺世界由一圈圈巨大的跑道組成。大家都行色匆匆地奔跑在跑道上,有人汗流浹背,擦一把汗又上路;有人神色迷芒,但步伐堅定;有人咬牙挺過了一個又一個路口……

而當時的他就像一個跑道外的看客,不知道對方從哪裡來,又將去往哪裡?前方是鮮花和美景,還是一片泥濘的荒蕪,他無法想像又充滿期待。他膽小而無助,就像一個離不開媽媽懷抱的孩子,因為害怕危險,不敢亂跑……

「其實,站在跑道外面看著別人跑,內心是焦慮的。只有自己真正跑起來才發現,跑道外看起來的穩定,其實最危險。」多年後,他這樣評價當初的選擇。

在這個時代,跳出原有的框架,像一個速跑選手一樣,時刻奔跑在跑道上,也許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摘自公眾號:胡勇波(ID:huyongbo05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