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略談人生觀讀後感

略談人生觀讀後感(一)

人生是短暫的,也是永恆的。怎樣度過短暫的人生?給永恆的人生應留下些什麼?這是每個人應該回答的課題。人生的道路固然有陽光,大道,花香,但也有險關,急流,冰霜。應該怎樣走?我們的前輩和同輩人中,已有人做出了正確的答案。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到短暫而有風險的的生命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佛經中有個寓言,說有一條蛇,蛇頭與蛇尾互爭前後,計較勤惰。蛇頭說:「我好辛苦喔!吃了東西,結果通通歸你享受,走起路來,在前面拖著你,你這尾巴,真是太痲煩了! 」蛇尾道:「我最倒霉了,出門時,人家都看不到我,只看到你,沒有我在後邊死命地推著你走,你走得動嗎?說到吃的,你專門享受美食,倒霉的是我, 髒的、臭的,全歸我來處理!」

我們人的身體,不也一樣嗎?雖分五臟、六腑、 四肢、五官,每一個部分,都有它自己獨立的功能存在,卻皆屬於同一個人,少掉一樣,就不健康了。一個家庭之中,雖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個個不同,但是,所謂家庭,就是由於有了這些人集合在一起生活,是共同的一個組織體,所以稱為家庭。現代的社會、國家,雖有各行各業、不同階層、不同組織體系的團體,可是都是生活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國度里,彼此無法分割。勿使城門失火,池魚遭殃:必須唇齒相依,守望相助。

古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今天的我們應說:「人不為人,天誅地滅。」損人者必自損,害人者必自害。

因此,今天的我們,做任何事,首先要為全體的他人著想。所謂全體,在家裡指整個家庭,在社會指整個社會,在國家指整個國家。全體受益的話,個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做生意時,必先考慮也讓他人賺錢;交朋友時,先應想到我能對他有什麼益處?如此,則保證你會被視為是一位活菩薩。

莎士比亞說:「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全世界。」

略談人生觀讀後感(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是多麼豪情萬丈,人生其實是這麼的精彩,往往還有許多人感嘆人生,覺得人生就如一隻燃盡的蠟燭,燃盡了自己,自己什麼也沒有留下。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它燃儘自己,給世人帶來是光明,給世人帶來的是燦爛。它是很充實的過完一生,它不覺得孤獨,它不感到遺憾終身。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永遠是沒得到的東西。你不獻殷勤,經常調一下人的胃口,反而會令他更加垂涎三尺。當然這樣做不要過分,否則別人以為你沒指望,而放棄了微笑,他不花費什麼,但卻創造了許多奇蹟。它豐富了那些接受它的人,而又不使給予的人變得貧瘠。它產生於一剎那間,卻給人留下永久的記憶。我們都屬於未出道的青年,大部分的是學生,我們所學的一切都是為了人生而學。人生總是讓我們起伏不屈,從母體降臨的那時起,就註定要為人生而戰,為了人生而奮鬥,為了人生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每個的人生其實都是耀眼奪目,春光燦爛。主要的是你怎麼看待人生,對你自己人生的觀念,人生的價值的理解。有的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滄桑;有的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無聊,總是想衝破他以前美好的憧憬;有的認為自己的人生如同朝露一滴一滴的積累而成為滋潤萬物的元素,對自己的人生一直懷著一種執著的追求,好像就是他從小懷著的一份夢想。我們在校學的不僅是文化,而且最重要的是人生觀。我們要學會怎麼去適應這個社會,怎麼去了解這個深不可測的社會,要懂得這個社會的語言,它更比學會世界各國語言還要艱難,用我們畢生筋力也未能研究透。

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人生夢想,不論是多麼的艱難。

略談人生觀讀後感(三)

「一個人在最初的時候應該為自己,()在為自己有餘的時候,就該為別人,而且不可不為別人」,胡適是這麼說的。這使我想起孔子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治理名言。那麼照胡適的角度這就可以解了。先「齊家」,也就是為自己,把自己的步子紮實了,而後「平天下」, 「平天下」可為,並且不可不為。這樣把「為自己」和「齊家」等同起來,「為自己」的內涵就變得深刻了。它不再是簡單的為自己的利益考慮,還要發展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對他人有用的人。對他人有益處不就也是增加自身的利益嗎?所以這裡的「為自己」是以變成有益於自己與他人為目標而奮鬥的。在達到「為自己有餘」的這段期間,也就是為他人創造益處的準備時間。之後,就自發地為他人著想,為他人造福,這哪裡是什麼有點逼迫的「不可不」啊?這是心靈至善的自認而然。所以,我可以對一種人說:「儘量使自己快樂吧,因為你的快樂可以使別人快樂,儘量為自己吧,因為為自己就是為他人」。「這種人」心裏面有一桿秤,一端載著自己,一端載著他人。每逢選擇的時候,他的感覺便會無意識地傾向於他人。這種跟著感覺走的自我主宰感覺,使他本人快樂,又為他人奉獻,當真是為自己、為他人。

所以,在當今自私自利橫行的物慾世界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光彩,但是從上面提到的新角度看這句話,我們是應該大力提倡的:為他人,所以要為自己;為自己,所以要把自己提高到一定的精神水平上,使自己自覺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認為最值得與年輕人談的便是知識的快樂」。時下,最流行的莫過於提醒快樂。一堆堆著有怎樣快樂的書本,一樣樣透著放縱快樂的極致誘惑,我們置身於其中,早已被迷得忘記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也有某某學者呼籲:「讀書使人快樂」。一樣的話語,胡適先生的建議卻突破當年世俗的藩籬,經過時間的洗鍊和沉澱使人更加信服。

那時候,胡適是為了告訴大家所還未認識到的真理,而今,則是我們這些所謂的現代人大刺刺地把真理「瀟灑」一拋,快速令自己遺忘。每個人都記得這句話,都會說會解釋,但真要做的時候為什麼就止步了呢?又或者,在讀書的時候,你真能感到快樂嗎?有一種現象;你感受不到,但你在與別人交談或寫報告的時候勢必要把「知識」、「快樂」、「力量」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相當詭異。說實在的,我已經感受不到那份快樂,又或者它已經渺小到我無法察覺。但我很確定的是:書永遠永遠不會背叛你,它會永遠永遠陪著你。真的,也許你做什麼事都會有阻礙,但看書一直都是暢通無阻。舉個例子:最近我一直在註冊各大網站帳號,不停地填寫相同的信息,填完了網頁系統還不一定能登進去,費了大量時間,那時候想:還不如拿那時間看書呢。可也只是想想。是的,只是想想而已。也許偉人和凡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能發現讀書的樂趣。有一天你發現了,你也就偉大了。

「社會即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的制裁者」。這句話出現即合理。在我們看來,我們為什麼要信奉宗教,無非相信它有懲惡揚善,有保佑自己的神秘力量。這和社會有點相似。一個人必定生活在社會裡,會與社會裡的種種元素相交往,這時他自己特有的個性就必然與社會相互接觸並產生摩擦,社會根據其是否適應來施以他作用和影響。一般情況下,就是壞、惡受社會懲罰,善、好受社會表彰。它是我們的制裁者。可為什麼沒有人會把社會當作制裁者?我想有一下幾個原因:1等不及。社會的作用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以肉眼的變壞在進行的發展,他們等不及,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想像里主觀臆想,並把這些歸結於宗教的神秘,把自己的惡撇得清白,是神做的,與我無關,典型符合一看客心理;2差太遠。太多的因素綜合,社會的作用和我們原本想像的不一樣。大部分都是「這罪受得太輕了」。這是不行的,所以他們又只好在自己的想像里主觀臆想加重其罪,求心裡舒坦,可這是犯罪,所以又歸結於宗教懲惡揚善的神秘力量;3有例外。社會裡並不總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這種例外使人們覺得社會不那麼公平,更甚者,一點也不公平。所以,又要寄託於神了,神怎麼會不公平呢?他們都是這麼覺得的。也對,神怎麼會不公平,從沒出現過,審判過什麼,何謂公平。這般看來,人們信仰宗教而非社會是有一定道理的,拿這道理反觀胡適先生的觀點,會發現他的觀點並不盡然全對。但在那個迷信的年代,確實有敲山震虎之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