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退步集》讀後感

《退步集》讀後感(一)

這個假期快要過去了,我依然在看陳丹青的《退步集》,看似發展延伸,其實是在「退步」?我又在像小時候一樣,看著一本讓我看不懂的書。一本看不懂的書,我想我會逼著自己看完,似乎那樣就能證明自己看過很多書,製造假象。但我也經常是需要書的,不是說書的數量,而是內容,並非自以為是的炫耀,只是覺得自己所知實在甚少,需要不斷地去補充,充實自己,知實在是一個自卑的表現。我也的確羞於讓人知道我在看書,看過之後,這本書可能不會給我帶來什麼過多的記憶,只是記得自己看過罷了。

早前,聽楊瀾說:"其實我們看書並不會太記得書裡的內容,但我們看書,即使忘記了,也在無形中培養了我們內在的氣質與修為。」我不太記得原話是什麼了,但這句話的確給我帶來了很深的感觸,可能是那時的我對看書這件事也有同樣的困惑吧,現在也是如此。有時會看不懂書的內容,就拿這句話安慰自己,反正看懂了的人也會忘記,呵呵,不知道算不算是自欺欺人。但不論怎樣,我都覺得看書是一個很棒的體驗,我會繼續看書,直到有天書真的不存在了。我知道書中所寫,不過人所寫,而人的觀點通常都只是代表個人,所以有時不必太執著較真,也不必奉為聖經或是經典,只需傾聽,了解各方觀點,豐富視野;有時也會在書中尋到自己,那是一件很驚喜很的事,就如與一個懂自己的人在與自己聊天一樣,不禁笑出聲來,原來他也這樣想啊——其實讀書並不在乎數量,只是看了很多書之後,有很多東西也就豐富了。但有時我們也需要反思,跳出書本之外,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只進不出」。表達有很多方式,各種表達也讓我們更加清晰。我們在這世上掙扎,願在書中有所解脫,如演員般附於另一靈魂體中,小憩一會,得以逃避自我。不過反觀一下,我們總是想讓自己進步,可如今的人們似乎在無形之中「退了步」比如丹青先生的書中寫到的:「藝術」一詞也是從日語翻譯過來的,在敦煌和兵馬俑的時代,那些偉大的作品並不被看作藝術。中國藝術家的簽名史似乎要久遠的多,但我們可知敦煌和兵馬俑的作者是誰?我要發表心靈,而不公開隱私。不知起於何時,因為什麼緣故,中國人畫起了油畫?!其實那座「清華園」的牌坊是假的,年齡只有二十幾歲。咱們先別奢談「人文」,我們要緊的是先來恢復常識與記憶。「傳統」是日本過來的翻譯詞。畫山水本非畫風景,中國古典山水畫的高邁和早熟只能歸於中國文化的大神秘。「批評」,即英語「criticism」,是繞道日本翻譯過來的,與「自我批評」連成一句,成了國產貨。美國沒有文化部,沒有美協。法德等國設有文化部,但大多附屬外交部,作為對外文化交流,不管藝術家。在西方,藝術活動發生嚴重問題,社會管、法律管,政府不管。靳尚誼說:「什麼是學術呢?您們看,手!皮下面是肉,肉裡面是筋。筋裡面是脈絡、是骨頭。你畫這隻手,就要畫出皮、肉、筋、脈、骨。」沒有藝術這回事,只有藝術家。藝術得跟人,人在藝術在,人在教學在。青春無價,才華不等閒。三十好幾還來啃外語、謅論文,休想粘得藝術的邊。在腦中縈繞的章句何止上述所引。大致是「文革是群體性製造,群體性承受」。「我看重莊稼的吃不飽,蓋房子的住窩棚,這就是(房子)的本質。」又引「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此詩如是貼切,對弱勢群體,尤其民工,我的態度何其複雜,無語哽噎。我甚至覺得目下的大學生與民工有著天然連線,大學生約等於民工。太多的話不要點破的好,就此省了吧。我看兩書的時候並不是按照書的排序,反倒是憑興趣和我以為可以接受的過程開始。好在陳丹青的文集不是電影或者電視劇,跳過幾集也不影響內容的完整性,這就是這類雜文的好處。

有時,竟會感有些信仰迷失。因為太年輕,所以易被左右;因為不成熟,所以不易決斷;因為太膚淺,所以不懂得創造……時間的年輪繞過一圈又一圈,用功利的世俗的粉脂把自己塗得面目全非,認同感和幸福感降低,邊緣化更劇。」這也證明丹青先生已然糅化中西兩套文化和價值體系,目光冷峻,筆法淵厚、犀利,姿態彰顯。於是國中萬物我因為昭然若揭,像是被希特勒教化成敢死隊一般。不容置罔的是丹青先生有著卓越的專業業績、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玩弄文字於股掌之上的自如,更重要的是美籍華人的不敗之身。所以吾輩毛頭小卒連做憤青的資格都怕不夠吧。「孫中山說,『政』,眾人之事也,『治』,管理眾人之事。」所以我不曉得憲政何意書中還有一章講到了城市建設。提到江南水鄉,大家並不陌生,我們會認為那很美,但書中有句話:「江南水鄉死了。」為什麼呢?先看看著名水城威尼斯,那裡的水道四通八達,沒有一棟歷史建築,一個歷史街區被破壞,但當地人還嫌他們的水髒了,即使髒了也不知比江南的水清了多少,當地人說,五六十年代,威尼斯的河水可以直接喝。而江南水鄉所謂古建築群早已只是一個殼了,內部已經是各種商鋪,古河道也為數不多,這江南水鄉早就死了。不僅僅江南水鄉如此,北京老城區的四合院除了外觀沒變,裡面早已成了步行街。聞名世界的明長城也只有向遊客開放的八達嶺一段最為完好,其他地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甚至早已成了一堆碎石。號稱世界保存最完整,最華麗的皇室宮殿的故宮躲過了抗日戰爭,躲過了內戰,甚至連文革也躲過去了,但卻躲不過景點改造。在保護古建築問題上,ZF制定的相關政策卻很少能落到實處,我想,再不採取有效措施,最終這些古鎮的「空殼」也會被城市擴建吞噬。

也許我們人類就是這樣吧,往往不進而退,不力而衰。或許我看書只是裝裝樣子,但是我從書中看清楚了這世間的百態,也許我也在退步,但是我要做到最強,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也許是我無意中從書中閃過一些內容讓我懂得了很多那就是:「如果想要進步,那麼就要超越自己,超越比自己強的對手,不要去看那些比自己弱小的,因為那樣只會讓你退步。」也許人生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讓我有了一個人生的轉折點,至少這部《退步集》讓我永生難忘……

《退步集》讀後感(二)

這次讀書活動我選擇了陳丹青先生的作品《退步集》是出於對書名的好奇,因為人人都願意展現自己的榮耀的一面、進步的一面,隱藏自己的退步,為什麼這本書卻取名為《退步集》呢?讀完書後才知道原來題中「退步」二字,源於一次講座中,一位學生寫給他一張紙條,大意是認為陳老師作為一名畫家,天天說來說去,冷嘲熱諷是在作秀,是退步的表現,於是作者就把這部作品就命名為《退步集》,也算是對那個學生的回答吧!所謂「退步」,語涉雙關,可理解為對百年中國人文藝術領域種種「進步觀」的省思和追詢。

《退步集》所展現的是一個畫家、一個學者、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對我國當今社會種種弊端的反思與追問,令人警醒,發人深思。看了這本書,我總感覺這本書出自一位社會學家之手,而不是一位天天操著畫筆和顏料的畫家。因為書中充滿了對現代各種社會現象的痛批,對繪畫卻只是在批評藝術教育的弊端時提到一點。作者的文字觀察敏銳,細節刻畫尤其生動,很是適合我們閱讀和反省。其中有三點令我記憶深刻。

一、書中說到當今的社會正以噴氣式的速度前進著,高樓大廈、貧富差距就像物理中講的加速度。大家還希望快些,再快些。讀過這本書,我通過作者那深深的思考,體悟出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我們得到了些許的快樂,但我們仍然感到不幸福,因為我們正在失去太多純真與美好的東西。我們正在得到的和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呢?我們進步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呢?這不斷的得與失的過程是一種必然嗎?

二、作者書中所關心的教育,也並不是我們講的成績問題,而更多的是一種人文素質,書中寫道: 「當今大學,多有德才兼備的教師,多有稟賦優異的學生,多有先進知識的教授,然而普遍素質仍有問題。 為什麼今天我們要開會討論素質教育?有沒有素質教育這回事?素質能不能教育?怎樣教育?誰來教育?」我覺得素質是一種文化的積澱。具體而說,一個人出身就受家庭的影響,語言、行為習慣就這樣形成了。早期的影響可以說是影響本性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經濟可以快速發展,而素質不容易提高。

三、陳丹青老師說:「我儘量不說假話,但也並不句句真話。除了真話假話,人還有很多說話的方式——傾聽、理解、領回,也有許多方式。」

說真話,把心交給對方,在當今,是人際交流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人們為了自己的私心、貪慾、利益、浮名、地位,卻往往不能說真話。我們都渴望別人對自己說真話,但自己卻又往往不能說真話,陷入這樣的「誠信怪圈」中。現實中的真話往往是最樸素的,但又是最殘酷的,或是超越悲喜的,或是人們難以接受的。於是很多人在網路上留言,來發洩生活中不能說的真話。人們在網路的虛擬空間裡說真話,說明我們的社會給人們真實表達心愿的空間太少了!什麼時候,人們可以輕鬆的說真話而不擔心受騙,人們發表真正的意見和建議不用躲躲藏藏的,人們可以真的開誠布公以誠相待,就說明中華民族的誠信的體系就基本建立起來了。人人不誠信,人人說假話,這樣的社會每個人生活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甚至會造成很多的重大影響的惡劣事件。我們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很大問題是,教孩子和學生說真話做真事,還是教他們說假話做違心的事?既怕孩子受騙和吃虧又怕他們違反道德和法律。社會美好和諧,誠信和說真話是基礎。一塊田地如何不長荒草?只有種上有益的莊稼和花草才能遏制荒草的產生;只是吶喊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總而言之,《退步集》語言幽默,筆調清秀犀利,明快而又深刻,他的文字有著一種迎風傲雪的風骨,同時在字裡行間又充滿著對社會發展和下一代人成長的關注,表現了一個樸實的學者對這個社會的人文關懷。在我眼中,他就是大師。

最後,我想引用書中的話作結束語:退步乎?未必;進步乎?亦未必。人生旅途,進則是退,退亦是進,涇渭何來?「進步」或「退步」,於我而言,並不重要。只是讀到這樣如實敘說與反省自我的,便欣然,便頷首相賀。

《退步集》讀後感(三)

退步集,顧名思義,不進則退。有人會問,中國這麼多年來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不都是在大發展麼,何來退步之說?陳丹青老先生三句不離老本行,這裡說的自然是中國的文化教育。

作者回憶起文革時期上海美專畢業生的生活,回憶1978—1980年的中央美術學院,各個人物都被暴力所摧殘和侮辱。中國的文化被行政權力嚴重扭曲,退步,只剩下了退步。為什麼會這樣?那時的部分中國人崇尚暴力與強權,有了手腕,就有了一切。所以在他們追求金錢權利名譽的時候,對藝術對知識不自覺地表現出了輕蔑和敵意。

讓人痛心的是,那些所謂的大規模的毀滅性建設,表現為一種無知的全民狂熱。在這種狂熱之下,我們希望趕上西方強國,要在自己的國土上把中國變成美國。所受的教育,所追逐的品位,都能看出對西方的瞻仰,即使我們自己不承認。在「發展」和「進步」的名義下,我們擯棄自己的文化常識,割斷自己的的歷史記憶。

如今的文化教育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臃腫。「天生下湖南齊白石,安徽黃賓虹,必須在今日考前班通過愚蠢的石膏素描與水粉畫測試才能獲得國畫本科生准考證;天生下我們的徐悲鴻林風眠,必須呈交超過所謂四級或六級外語考試分數,才能在中國境內報考油畫專業。」

那麼多喜愛藝術的人,必須得走一些彎路,以獲得某種本來不需要證明的資格。這便是行政掌管學術,罔顧教育規律的惡果。「人文狀況將繼續承受壓抑,難以振拔。」

個人認為,學術氛圍應該是自由的。這裡的自由不是相對於法律,而是相對於靈魂深處那種桎梏,那種千百年來對「美」一種發自內心的呼喚。書中作者提出一種假設,潘天壽、傅抱石、梅蘭芳、于是之、劉詩昆、侯寶林、常香玉、李連杰之流,今天想要求師收徒嗎?管你是畫國畫唱京戲演話劇彈鋼琴說相聲敲大鼓翻筋斗,統統必須考外語。他們的朝氣、性情、才華與影響力,是在就學期間不斷填滿各種學時學分,預備日後考研、考博,否則不可能以本科學歷換飯吃。雖然說學外語這件事我是堅決擁護的,()但是如果將自己學習真正的主要任務給荒廢,那就有些得不償失、本末倒置了。所以自由這個詞應該用來描述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事物,而不是別人所強加的。

如今許多人在社會中的工作往往和他在大學中學到的有許多出入,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反而是否定了自己教育背景的人。於是我們就在現實中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追求的是什麼了,僅僅是為了自己的飯碗而活著。

那種根植在心中對美的自由追求,已經爛在了社會這片鹽鹼地里了,尋根也只能尋到被那代人所摧殘的殘垣斷壁。也許這便是「我們上百年文化命運天災人禍的總報應」。

希望我們能學會從歷史中吸取到教訓,即使這看起來像一場早已輸掉的博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