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願風裁塵》讀後感

《願風裁塵》讀後感(一)

我不得不說,我在書店第一眼看到《願風裁塵》封面上的短句時就被戳中了心臟,好像那些上課躲著老師偷偷看小說的日子又回來了一樣,還是那樣的時光,黑板上還是那樣的倒計時,但是那樣的小心思處心積慮的計算著與心上人的座位距離幾排幾行。

我始終記得第一次看幻城的時候,我把喜歡的對白和短句用朝聖般的心情一筆一划的抄謄在國中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書的封皮上,當時懵懵懂懂卻也沉淪在幻城磅礴大氣的構架和小四一字一句中無法自拔。那是一次啟蒙。

小四的小說看得多散文倒是看得少,在45°角與非主流劃上等號的那幾年,小四的《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在姐姐家的書櫃中大致翻看過,也許是姐姐那個年代比較老的版本,封面看上去很舊被翻了很多次磨了頁腳,不怎麼討喜,至今也就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沒有打算重拾回來。

直到最近小時代的電影出來,他被各種非議誹謗,物質、世俗、商人、名利… 聽得多了,我也淡定的一笑置之,誰說的嫉妒批評又不是一種表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大抵也是這個道理。

曾經的那些心動的、刺痛的、明艷的、深刻的情感以及匆匆忙忙的少女時代都一直是被小四一路領著跑過來的,回想起來都感動得無以復加。

直到在前些天和朋友在書店裡看書時被高一的國小妹喊著「姐姐」。年少當及時,嗟跎日就老,我貌似也只能用這樣的心態想當年。那些我可以肆無忌憚的喊別人姐姐的日子好像近在眼前一樣。

願衣襟帶花

願歲月風平

祝你好。

《願風裁塵》讀後感(二)

這幾天看的第一本書便是《願風裁塵》,看後感觸良多。

首先,品一品書名,『願風裁塵』,這個名字起得多麼好哇,反正我很喜歡,它優雅細膩又靈巧生動,而且一看見這個書名,我總能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青澀與憂傷。憂傷,這是小四的書的代名詞。又或許不是,悲傷可能更貼切一些。小四的文風就是這樣的,即使開始看時你會笑到肚子疼,然而最後你還是會哭的。郭敬明自己也曾說過,我寫的書,歡樂的角色到最後也會變得悲傷,悲傷的角色到最後不是瘋了就是死了。大作家就是大作家,他的一句話抵我囉哩囉嗦半天。他的這句話很貼切,真的很貼切,《夢裡花落知多少》中那麼樂觀活潑的林嵐最後憂傷而落寞,《悲傷逆流成河》中自卑沉默的簡白最後跳樓自殺。

好像扯遠了,我們再扯回來。《願風裁塵》是散文,他不同於《夢裡花落知多少》和《悲傷逆流成河》有那麼濃烈的絕望與悲傷。《願風裁塵》中的憂傷是淡淡的。小四的散文就是這個性質的,它不會讓人有很大的情緒起伏,它只是淡淡地籠罩而來,隨著你一點一點的慢慢看下去,像一隻手緩緩地攥緊你的心臟,讓人想哭。小四的散文像陰天,或許應該再配一點小雨。不知我這種感覺是不是由於我在梅雨季節看完了小四的《愛與痛的邊緣》。《愛與痛的邊緣》與《願風裁塵》是一個類型的書。唯一不同的就是前者中的『我』是一個為高考而煩惱的高中生,而後者中的『我』是一個歷經繁華的青年。或許你認為『歷經繁華』與『青年』不搭,但是這沒辦法,小四的書看多了,我也喜歡亂搭配了。這不需要理由,就像郭敬明在《明媚冬日》中寫到:這兩個詞不搭,但是我就是喜歡『明媚冬日』這個詞。

很喜歡小四的文筆,很簡單的一節事情,經他一寫,好像突然生動起來。在《願風裁塵》中有這麼一段『那些粉嫩的芽實在是太好看了,透明的粉紅,粉黃,粉綠,透著一股子柔弱,仿佛一碰就碎掉的感覺』,我本身是討厭寫景的文字的,但他這樣一寫,我卻有很感興趣。小四最美的文筆,還是在寫人寫景上。在《愛與痛的邊緣》中有這麼一句話:我看見他眼裡明明滅滅的憂傷,看到這句話,我仿佛看見了一個挺拔而憂傷的少年,他靜靜的看著遠方,默默地平復著心中翻滾著的迷茫與難過。看《愛與痛的邊緣》時我還在上國中,由於很喜歡這句話,我將它運用與作文中,很不幸,『明明滅滅』這個詞被著重劃出,老師讓我換用『清清楚楚』,我很無奈,我想只有我這種看懂了小四的書的人,才會有對他的文字如此的理解與熱愛。

高中語文老師跟我說少看郭敬明的書,說他的書太悲觀。他的書的確透著一股悲傷勁兒,初二時看的《愛與痛的邊緣》讓我對高中生活產生了強烈的恐懼,然而當我度過了惴惴不安的初三進入高中後,才發現高中也不是如十八層地獄那麼恐怖。很不幸,《願風裁塵》講的就是一個步入社會後的成年人的無奈與痛苦。然而我看了一些後,竟然發現我並沒有產生那麼多的對未來的恐懼。很奇怪,我在想,這是為什麼呢?是小四的文筆變差了還是我的心性不再了?後者吧,我想。我已經過了那麼容易憂傷那麼容易敏感的時期,我已經長大了啊。小四在《十七歲的腳踏車》中寫道:我看見一位匿名者留言說以前年少不懂事才會去看這些毫無價值的書,我想問他,你就是這麼看不起青蔥歲月的你自己嗎?那麼毫不猶豫丟棄自己曾經的最愛。我珍視那時候的自己,依然推崇那時候的選擇,即使它現在已經不能打動我。

《願風裁塵》這本書我還沒看完,我的確沒有了看下去的興趣,然而我依然喜歡它,依然能為它寫出一篇文章。

《願風裁塵》讀後感(三)

「願風裁去每一粒微塵,願靈魂抵達記憶的盡頭…」《願風裁塵》是郭敬明十年心路投影的散文集。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郭敬明對親情、友情最直觀的感受。在這本書中真實的刻畫了郭敬明的成長足跡,漸漸長大後,對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寄予。

書中說;「要經歷夢想才能看清現實,要經過痛苦才能嘗到幸福。」是啊!跌倒再次堅強的爬起!人生的道路中免不了受到挫折,但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一次次爬起,這才能更加深沉的感悟人生,感悟幸福。讓內心被堅強包裹!在書中讓我印象作深刻的是,郭敬明的作文水平是班裡最優秀的,但是作文報上一次都沒有登過他的作文。他因此自暴自棄,把自己的內心封閉,把外表裝的很強大。這些時也曾經發生在我的身上,我選擇的同樣是逃避,封閉自己的內心,偽裝自己的表面。但是越是這樣越是孤獨、無助。直到最終勇敢的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面對社會,交出自己的內心之後,才明白什麼叫「越挫越勇」。

這本書在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同時,也揭露了每一個正處在青春時代的人的內心:那是一個想把時間欺騙、狡詐扼住,想把失落、絕望摻合,沒有自如哭顏偽裝,沒有豐滿羽翼翱翔,沒有勢利和庸俗,沒有憤怒和揮霍的內心。一個單純、脆弱的內心,一個需要呵護的內心。()

這些年來我們曾經在嘲諷中走過,在掌聲中奚落。也曾經在巔峰之處被羨慕、被讚美…在這透著高貴和華麗的一段段優柔文字中,讓我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身邊的美好。願衣錦帶花,願歲月風平。是這本書讓我舔平自己的傷痕,重新站在寒冷的高原,是這本書叫我去感受身邊的幸福和永恆的存在,讓我的人生充滿了美好的寄予,讓社會再我心中充滿了溫馨,讓那些愛在我生命中永恆的存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