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吶喊的讀後感

吶喊的讀後感(一)

魯迅先生的代表作《吶喊》是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可以說它是中國的名著,也是世界的名著,書中收集了許多我們所熟悉、津津樂道的文章例如:《孔乙己》、《藤野先生》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藤野先生》一文是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即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所看到和聽到當時一幕幕中國人民的痳木不仁景象為背景,文中較大篇幅敘寫了他的老師藤野先生如何的一絲不苟和對先生的欣賞,只是在魯迅先生看來:學醫只能醫治身體上的疾病,而思想精神上的疾病不是醫學所能拯救的。文章從一個側面描述了魯迅先生強烈愛國意識的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文中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依舊振聾發聵。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這篇文章遺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個「精神勝利法」的淵源,讀者想必也能理解「自欺欺人」是如何的要不得!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吶喊的讀後感(二)

魯迅先生是我很崇敬的一位作家。他筆下的三味書屋、閏土、社戲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這些文章就像小草一樣清新自然。可他的另一本小說集《吶喊》卻像聲聲驚雷,在那個陳腐黑暗的年代喚醒了許多鐵屋子裡的清醒者,讓黑暗的舊社會有了反抗的力量與希望。《吶喊》是拯救民族,為革命先驅助威的號角,是讓沉睡者覺醒,讓勇士們振奮的戰鼓!

魯迅原本是要學醫拯救病人的生命的。可在那民不聊生、戰火紛飛的年代,手術刀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把手中的刀換成了拯救國人靈魂的槍。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為新文化運動吶喊助威,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開學第一天第一課堂里愛心大使李連杰叔叔說我們這一代的任務是繼承五千年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把它們發揚光大。讓我們祖國不但國富民強而且精神上也要站在世界頂端!

是呀,我們盛唐時期,一走出國門,迎來的都是崇敬羨慕的目光。比如唐僧。外國人一聽說是中國來的,都會讚嘆道:您是大唐來的高僧啊!語氣是多麼崇拜嚮往啊!不像前些年我們去日本。導遊不敢給我們發隊帽,他怕我們大聲喧譁,在外國人跟前丟了中國的臉;還老提醒我們在公共場合不要擁擠、插隊;男同胞上廁所要上前一步可見我們在老外的眼中素質是多麼差啊!是呀,這些年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昌盛,()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但精神文明沒有跟上。這就像一個跛腳巨人,是無法跑到世界前列去的!

今天,我也要學學魯迅先生當年吶喊的精神,大聲呼喊:同學們!讓我們繼承祖先們深厚優良的文化傳統,接過建設精神文明的大旗,努力學習,為發揚祖國文明而奮鬥!來吧,小主人們!讓我們就從現在開始,人人講文明,懂禮貌:向老師敬個禮,向同學問聲好;幫媽媽掃掃地,幫老人捶捶背大家都從小事做起,先管好自己再幫幫別人。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中華民族一定會成為物質精神的巨人,邁著強健的腳步走向世界。加油!

吶喊的讀後感(三)

吶喊!吶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

出自魯迅之手的《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是五四運動事情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並為新文化運動吶喊。」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矛盾。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書中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迫害症患者的心理活動。這個可憐的人兒啊!深受封建禮教和制度的迫害,對社會甚至是自己身邊的人都有一種恐懼感。它總認為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認為封建社會是個吃人的社會。儘管,那個社會是不會吃人的,但那句「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這篇文章是作者對吃人社會發出的勇敢挑戰,是反對封建社會的第一槍。

而《孔乙幾》則又是一篇抨擊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幾,是封建社會的一個落魄的讀書人。在封建統治的毒害下,他只會「之呼者也」,一無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並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死。可憐的他,因窮困成了人們的笑料,因偷竊被打斷了腿,儘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誰會同情他那?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這樣走下去。「孔乙幾還欠十九個錢那!」是啊,他的債誰幫他還那?辛酸的故事,鞭撻了封建社會對知識分子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說說〈阿q正轉〉,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他是魯迅的代表作。他塑造了一個以「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的貧苦你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樣可憐,一無所有,受欺凌與剝削,只能用所謂的「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曾經的他,渾渾噩噩,苟且偷生,在聽到辛亥革命後,他卻嚮往革命。可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槍斃時結束,他的死,他的死又是一場悲劇。阿q,這個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卻正是那個年代廣大農民的縮影。阿q的命運揭示了農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生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慷慨。

魯迅的小說,有思想,耐人尋味,他讓迷陷於封建制度的人們都清醒起來。那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該做些什麼那?就讓我們一起跟著魯迅一起吶喊,吶喊吧!珍惜現在,珍惜美好的生活,為了祖國的美好明天努力努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