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高三勵志

為什麼要自主學習

為什麼要自主學習

文/梁恕儉

學到終極看自主,自主學習可謂學習的最高境界。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告訴我們,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狀態下,獨立地發揮出潛能,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越有成就感,越能成為自由、健康、無畏的人。自我實現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教育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幫助人滿足這種追求,表現出自己的才能,體驗最大的快樂。

有了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學習應該是人的一種本能。人在獲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的同時,自然會接受外在信息,在先前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建構個人的知識大廈。通過活動和自主建構,個體的創造力、潛能、個性等,得以豐富、發展、完善。

按理說,學習是不需要督促的——為什麼今天有那么多孩子厭學呢?原因很簡單,學習的誘因是自我需要,本應該讓學生充分自主,主動求索,自發進取,而學校教育將學習變成了高壓灌輸——思想、方法、知識,乃至一切行為都要用灌輸的方式來處理。其結果是教育中的所有行為都變成了外在努力,而不是發自學生內心的追求。打個比方,學生就像小毛驢,學習就是趕路。理想的境界是在能看得見的前方擺著青草,讓學生信“驢”由韁,自由賓士;中等方略是苦口婆心地告訴“毛驢”,遠方有吃不完的青草,再用根繩子拴著籠頭,生拉硬扯;最次的做法是,要到哪裡去毛驢不清楚,“主人”扯不動繩子就掉過頭抽驢屁股……厭學由此產生。

要想讓學生樂學,關注和尊重學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學生需要什麼呢?搞明白這個問題,還需要從人的本性談起。馬斯洛的五種需要中,除了生理、安全、社交外,獲得尊重與自我實現才是學生最實際、最迫切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是“內需”,獲得尊重靠“外援”。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就是尊重。

尊重學生,欣賞、鼓勵學生,將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學生面前,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發和鼓勵。”美國艾爾莎·凱德說:“我的教學目標之一,是使學生能夠把在課堂上獲得的自尊和自信遷移到他們的生活中。”(勵志電影  )由這些智者的精闢論斷不難看出,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後才能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

精神的成長首先需要自信。只教給知識,而沒有培養信心的教育稱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識有老化的時候,自信卻能讓心靈永遠年輕。遺憾的是,我們的掐尖式選拔教育,更多地關注的是分數的獲取,而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不僅無人上心,往往還潑點冷水,諷刺打擊。孩子只有在獲得精神關懷後,才能投入地學習,而缺乏自信的孩子,遇到點困難就會退縮。所以,明智的老師第一節課都會對學生說,“你可以忘記我教的所有知識,但不要丟掉你的自信”。

精神的成長還需要自主。愛因斯坦說:“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應始終放在首位,不應當把獲得知識放在首位。”學生獨立精神的缺失是當前教育的弊病之源。杜郎口中學崔其升校長說:“學生學習的敵人在於依賴,教師教學的最大悲哀在於包辦。”當今的獨生子女依賴心理嚴重,在學習上被動接受,不求甚解,即使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也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教師教學又習慣於包辦,惟恐學生不會這不會那,不敢放手,不去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反而以“馴服”、“壓制”為能事,以學生“聽話”、“順從”為管理目標,無形中剝奪了學生自主成長的機會。

有效教學要想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欲望,前提就是歸還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只有自主,才能解放學習力。就像當年的生產隊吃大鍋飯一樣,社員沒有種田自主權,於是出工不出力,造成生產效率低下。包田到戶後,擁有了自主權,民農的積極性高漲,生產力大增,與此前形成鮮明對比。

自主學習,學生與教師分享控制權,以協商的形式共同承擔學習任務。如果學生能對自己學習的內容作主,能自我決策、自我選擇並實施學習活動,能自主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愛,自然就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就不會再敷衍塞責、偷懶磨滑。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應該是自主、能動地生成,而不是外部力量的雕刻、打造。

自主學習必須基於對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意味著尊重學生的需要。具體說來,學生有如下需要:探究的需要、獲得新體驗的需要、獲得認可與欣賞的需要、責任承擔的需要。真正的自主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興趣而拼搏,再累也覺不著。正像愛打球的男生在操場上揮汗如雨——出汗是享受;棋迷盯著黑白棋子——熬夜就是幸福。你讓一群老太太追著足球跑,讓不知圍棋死活的書呆子去下棋,那比出苦力還不堪。學習需要自主,自主學習就是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需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