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七十年代讀後感

七十年代讀後感(一)

《七十年代》這本書,我沒上山下鄉,所以想了解一下上山下鄉的那些事。

書中的作者,大部分都「上山下鄉」了,去接受貧下中的「再教育」。雖然去的地方不同,但有一點共同的,就是環境很艱苦。我們上國中時,課上講過要縮邪三大差別」,看了《七十年代》這本書,感到七十年代的「山上」和「鄉下」,與城市的差別確實很大。徐冰插隊的近郊,村里人「一年四季穿同一件衣服,天熱了,把棉花取出來,成了一件袷衣,內外衣一體;天冷了,再把棉花放進去。」。

而生長在農村的閆連科,同樣感到了城鄉的差別。「有個漫長的時代,雖是正宗的社會主義,可中國鄉村的孩子,卻是普遍貧窮和飢餓。作為父母普遍無力去供他們的孩子吃飽肚子,並讀完國中、高中」。韓少功也感到,「那是一個物質匱乏的社會」。

當大批的知青湧向農村時,確實增加了農民的負擔。農村的人也不習慣知青的到來。有個別的有劣跡的知青,更讓農民厭惡。「我們的鄉村本就田少糧少,毛主席為何還要派這些城裡的孩子,到這兒禍害鄉村的人們,也就盼著他們趕快離開,回到他們家裡。讓城市鄉村彼此平靜,相安無事」。(閆連科)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誰都無奈。「最高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在執行中加深理解。其實知青心裡也明白,不會在農村紮根一輩子,「對於這種基本做不到的口號,大家心裡有底」。「但嘴上都不明說,反正革命把我們帶到農村,到時候革命也會把我們帶出農村」。(唐曉峰)

在艱苦的環境中,知青們「苦中取樂」。利用一切機會看書,這種渴求知識的精神,確是難能可貴的,因而也成就了他們以後的事業。

七十年代,是六十年代的延續。六十年代,講的多的是: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而且階級鬥爭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要「以階級鬥爭為綱」。七十年代,階級鬥爭的氣氛仍舊很濃。

七十年代讀後感(二)

《七十年代》是在七十年代正青春年華的一群人的集體回憶錄,是他們在今天回憶他們所走過的特殊時期。他們是講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成長經歷,儘管每個人所處的位置與觀點會不同,但我們可以從這一群像的敘說中,更全面、更真實地接近那段歷史。

七十年代,是非常的一個時期,林彪事件、四五事件、尼克森訪華,三偉人(朱德、周恩來、毛澤東)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幫,每一件都是震撼中華民族,對中國後來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正如序文說說:「歷史記憶今天還面臨著更嚴重的問題:不是記憶和記憶的鬥爭里哪一個占了上風,也不是哪一個被驅逐和排斥,而是歷史本身正在貶值,被無意義化,被遊戲化、被無厘頭化,被逐月逐日降低其重要性,變成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變成可有可無。」()

讀這本書的最大體會是:不管當時的客觀條件是如何的惡劣,他們都沒有放棄對精神上的追求。這是一群愛閱讀的人,古今中外,莫不涉獵。他們在物質上也許是貧乏的,在精神上他們完全是一個個富翁。如韓少功的「漫長的假期」一文中就指出,在七十年代,讓很多中學生說出十本俄國文學、十本法國文學、十本美國文學,都不是怎麼困難的。這讓如今的我們非常汗顏,如今能有這個程度的閱讀的人已經非常少了,讀後能思考的更少了。現在的閱讀也是功利性質的,或者說現在的閱讀也變成了一種消遣和娛樂,更多的是淺閱讀,讀網路、讀圖,只過目,不過心。

正因為七十年代這群人,有豐富的閱讀,有廣泛的精神追求,當國家高考制度恢復後,很多人能跨進高等學府進行進一步深造,成為了國家的棟樑之材。還有許多人,雖然沒有進入高等學府,但是他們腳踏實地,一心撲在事業上,憑著他們的虛心好學和紮實基本功,在各自行業里自學成材,也擁有了驕人的業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