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一)

王道士和我一樣也姓王,但讀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後,我不知是該為他辯還是該罵他,或者說既不辯也不罵。作為原本是湖北痲城的一個農民,他大概小時候因家貧沒有讀過什麽書,或者說是沒有接受過系統而規範的教育,以至於不太明白眼前這些敦煌文物的價值。一個沒有學過什麼知識的農民又能對他苛求多少呢?對於一個貧困的農民來說,眼前這些文物是不能餵飽肚子的,遠沒有那些洋大爺們口袋裡沉甸甸的銀元來得實惠。至少那些銀元可以換來糧食和土地,甚至這一輩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與孩子。

一個農民又能想得多遠呢?無非是一家人的溫飽或者是一個人的溫飽罷了,而洋大爺們呢?用幾個小錢就能騙取人家的國寶,當然是非常之樂意與這樣一位中國傳統的農民老道做一筆有賺無賠的划算買賣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說敦煌文物大面積遺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國人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的從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極少的銀元購走大批敦煌莫高窟里價值連城的文物,這與當時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漠然視之,有直接的關係。一個農民有如此的膽量與權利出賣世界級文物,晚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輕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余老先生認為不喊一聲「我好恨!」不足以解心頭之恨的話,那麼我覺得,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該恨,即使他是筆者的「家門」,筆者我也絕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簽署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為有這樣無能的政府,才會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因為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才最終導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這些都不是單個的事件,這是晚清政府的無能和腐敗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二)

第一次聽到「余秋雨」是在初一的時候,語文老師用了一整節語文課的時間給我們朗讀了《道士塔》,全篇瀰漫著濃濃的憤怒、彷徨,夕陽之下無家可歸的中國文化,就都被壓進了那一捆捆的敦煌文物。

我不禁感動不已,然後買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來翻去。但一個初一的小朋友又怎麼能理解那遙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現在的我也只是憑著一些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小心地去尋找若有若無的蹤跡。

由於先前已經多次閱讀了《文化苦旅》,讀後難免少了些新鮮感。我會盡力表述自己的體會。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官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為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

《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著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淒艷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群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

我們應該反思。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三)

今天我和媽媽到書店買《文化苦旅》這本書。以前經常聽老師說起這本書,而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它的書名中要有一個「苦」字?

來到書店,我在茫茫書海中發現了這本書。令我驚異的是,這本書的封面並不豪華漂亮,褐色的封皮,用無數的文字組成的奇妙圖案,我心中為之一振,仿佛是作者仍然沒有述說完他的故事,他激動的內心匯聚成千萬文字噴瀉出來。

這本書是要靜靜地去品味的。翻開這本書,我一下子被一個個故事吸引。字裡行間透露著作者的書卷氣息,如茉莉般淡雅,不過分修飾,而樸素之中卻帶著絲絲動人。跟著作者的筆觸,我欣賞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如神秘莫測的莫高窟、風景秀麗的江南小鎮,美麗動人的西湖……淺淺地讀,似乎僅是作者的遊覽記錄,然而留給我們的思索卻很多很多。合上書,我閉上眼睛,細細回味起來。歷史的足跡,()一個名族的真正魅力,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而要尋得這一份財富,要靠人們的深切努力。余秋雨先生說過:「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現在的一切一切,無非是歷史的縮影,而留給後人的,卻有很多很多。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開篇的這篇文章——《道士塔》。為何要把它放在開篇?因為它講述了我們中國的一個極大錯誤。這篇文章寫了一個道士看管敦煌石窟,而一些外國人,用幾句現編的童話和幾個不值錢的物品,就換走了中國的燦爛文化。真是可恥,這樣的買賣難道很划算嗎?余秋雨先生在文中說,這好比兩枚針換一隻雞,一顆紐扣換一籃青菜。我們中國的光輝歷史是遠遠不能用金錢衡量的。我們憤怒,我們吶喊,而面對那個無知的道士,我們只能無奈。我們都在為歷史而驕傲,但歷史卻給我們上演了一場可笑的悲劇。而那些外國人回到自己的國家後,發表了學術報告,轟動了他們的國家,同時,他們也在笑話我們中國無能,但作為中國人,只能低頭默默無語。

如果說我們的生活是一條崎嶇的道路,那我們的歷史也是一條充滿艱辛與坎坷的路。余秋雨先生真正找到了這筆財富。起初,我幼稚地認為「苦」只是旅行太多的身體疲勞、勞苦,但讀這本書,我才感悟出這個「苦」字的真正含義。只有內心「苦」,才真正是「苦」,只有學會心「苦」,苦澀中才會有對歷史的感悟,對人生的理解,對生活的思索。

余秋雨先生漂泊了半個世紀,留下了苦澀的回憶。歷史的蛻變,我們應去苦苦尋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