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書筆記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一)

引言:紛紜世事,當城市森林裡大多數人為名利榮譽奔波時,寂寞古道旁,黃沙漫天中,小樓東風裡,奔騰河川下,不知何時多了一個模糊的身影。貼近了,是一身青衣白褂,再貼近,他的臉龐有歲月靜靜流淌的痕跡,像他的目光停駐,久久不去的溫柔滄桑。那身影,像是一種符號,或者業已成為一種鐫刻。剎那間,煙雲蔽日,待雲淡風輕後那抹身影已無從追尋。是他用生命擁抱這場文化的苦旅,還是文化苦旅滲透進了他的生命?秋燈夜雨,梨花海棠相伴老。讀過文化苦旅,一頁頁翻過的不是紙張,而是光陰的疊加呈現出的你從未見過的文化。我相信,余秋雨先生在用生命完成這場心靈的朝聖。悲壯不源自它的本身,那是天地人組合出的萬千氣象,在滲進人生命的一瞬迸發出的震驚世人的力量。一路走來,且吟且唱,歲月留下一地芬芳。苦旅盡頭,你跨過千年等待與蛻變,我終於看見,你靜好模樣。

莫高窟——記憶之外的世界

開篇莫高窟,足可見其在余先生心中的地位。

這種美,在余先生筆下被渲染得壯烈。的確,說起敦煌會令很多中國人想起那段近代血淚史。正是西北凜冽寒風中成堆的經卷詩文,雕塑婀娜的體態,撩撥起聯軍的荒蠻和野心。文中余先生的情緒幾近失控,文字已無法負荷這段歷史的重量,一位理性學者的縝密思維在這個千古最悲痛的事面前也只能被撕碎——國破,家亡。

如果說這種壯烈會令人心痛,那莫高窟呈現的另一番壯烈則成就了它的風情。「它因華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遠藏。它執意要讓每一個朝聖者,用長途的艱辛來換取報償。」

我曾登長白山,那聳立在天地間孤傲決然的白色身影,是那些遠古帝王留下來的氣數凝結而成。不必攀登,因為它無法征服。人們執意上山,不過是想接近它,感受並企圖喚醒生命中那股未知的力量。

登上山頂後,途中因缺氧而難受的感覺在漸漸消退,刺骨的寒風在天地間遊蕩,像無數自由的靈魂。我恍惚看到有一抹藍色,不相信,走近了才發現竟是長白山天池。人生中有許多個這樣的時刻,明明陌生的場景卻覺得似曾相識,於是一瞬間前世今生互動錯雜,只一眼便如同度過了一生。我永遠不會忘記那種藍,像是夢境。我不敢多上前一步,仿佛隨時會墜落進這個夢裡。四面冷硬的岩石圍繞,天池像一塊溫柔完整的玉,像沉睡了千年的少女,是長白山守護的天使,不言語,卻牢牢的掌控了你的思想,美得逼迫你投降。

我似乎可以理解余先生置身莫高窟時的心情。斑駁畫壁上,大張艷幟的色彩喧囂著傾瀉著,帶著靈魂深處顫抖的絮語。那些壓抑了幾千年的寂寞孤獨幻化成瘋狂華麗的樂章,註定要選擇一個時刻成就絕響,耳畔是諸仙諸佛夢魘般的低吟淺唱,身旁是飛天水袖化作歷史的清風穿透屏障,萬象交錯,帶你墜入荼蘼舊夢。身體不再屬於自己,而被這空間扭曲揉碎再重新組合。路過一處,已在時間的洪流里流轉了千年。

用一路的旅苦來描摹這個記憶之外的世界,所有的疼痛便有了歸宿。回首間天地萬物不復存在,只剩下這場盛大而寧靜的狂歡還在黃沙間守望著。

柳侯祠——寂寞關山道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

公元518年夏天,有一個人正策馬馳過。他的臉上有朦朧的哀戚,眉眼因歲月而模糊,乍看之下倒有幾分屈原的影子。讓我感覺他站在這個時代,隱隱與遙遠的過去形成了對視。也罷,他們本都是同一人,他們是同一個宿命。那是中國文官的宿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他們的祖輩早已知曉這個道理,可他們做不到。手無刀戈長劍,他們化唇舌為利刃;不擁一兵一卒,他們指揮百萬雄師。他們依仗的,無非是三寸不爛之舌和帝王的信任。只可惜他們要麼生錯了時代遇不上一個明君;要麼深受信任卻被人所嫉恨。歷史,總是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小人,人生的悲劇,大抵如此。貶,再貶。長長流放的路,他們的青衫給芳草留下了陰影,他們的淚盛開成了最後一季的野花。是不是選擇了這個稱號,無論任何一個方向,都會游向同一個宿命?

一路繁華如錦衣,層層褪去後只余荒涼。我似乎聽到子厚的嘆息,飄蕩在南下的路上。柳州刺史,為何要嘆息!你將青春熱血奉獻給國家,換來的是朝廷無情的貶斥。不!你不甘!文人的敏感多情,和官員的多舛命運讓你選擇了擺正自己的地位,正視自己的現實,在這片陌生荒蠻的黃土上開墾自己的夢想,像一個魯濱遜。神靈在蒼穹隱約地微笑,這道生命的裂縫,總算透進了光。

星河傾落,長夜夢回幾遍,轉眼便是經年。記憶如昨,時光終究是不可跨越的銀河。當晚年的你倚在斜陽柳樹下,看著這座昔日令人聞風喪膽的空城日漸繁華,看著故鄉和長安日漸淡出回憶,看著親朋故友日漸離你遠去,十年一夢,方覺自己已是爛柯人。

可你已在詩文中活成了永恆,你的清廉政績和無畏精神在柳州百姓心中活成了永恆。文武百官死去了,帝王將相死去了,你還活著。你的熱血澆灌了柳州的河川,你的脊樑挑起了柳州世代的希望。

柳侯祠旁,那泓清泉里倒映著,依稀還是你當年策馬絕塵而去的背影。你踏上的不歸路,帶你走向了真正的巔峰。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

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

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三峽——往事並不如煙

全中國,恐怕再難找到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

一條悠悠長江隔開了中國,從此有了江南江北,有了塞上和水鄉。南北文化在這裡碰撞,撞出了一個磅礴的三峽;詩情與戰火在這裡熔鑄,鑄出了一個深情的三峽;神話與科技在這裡升華,升成了一個多面的三峽。

人們到此,往往欣賞它的多元文化。可我總無法原諒它多元的存在,總覺得歷史的塵煙已掩蓋了它的模樣。在我的夢裡,它應是一個堪比水柔的女子,茫然行走在深秋落葉黃花中,微斂眉頭,輕挽宮紗,宛若故紙堆中浮出的仕女圖,就像那溫柔注視著它的月光。

幾千年過去了,籠罩在你上方的硝煙從未停歇,在你耳旁的吟唱卻隨風彌散。人們來到這裡,不會再感慨「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不會再瞻仰你婉約的風姿。你已作為一個現代龐大工程的里程碑而存在著,發動機的日夜轟鳴會不會驚擾了你古典的夢?

往事並不如煙。李白杜甫屈原都走了,你還在江邊苦苦地守望著,等待下一個懂你的人。奔騰不息的浪濤掩蓋不了你的無奈,江面的水波映照出你滿臉的皺紋。你在人們欣喜的臉龐里不斷尋找自己從前的樣子,日落滄桑又萬年。

你失望地離開了,卻把神女峰留了下來替你觀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你的靈魂離開了這個磅礴的外表,相信遠方定會有某人占據你下個輪迴的夢境。煙花揚州,烏篷姑蘇,到處都有你的身影。

身後,子夜吳歌又如煙如縷地飄了起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二)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題記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痲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余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裡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