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余秋雨散文集讀後感

余秋雨散文集讀後感(一)

品讀余秋雨的歷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來中國小資的時髦風氣,並帶出了文壇一陣風潮。歷史利用文學獲得「美麗外觀」,而文學利用歷史獲得了「精神深度」。由此帶來的文化狂喜,可以從他散文集的發行量上得到證實。

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余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讚賞的。在我的記憶里,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穫》雜誌連載,而後被不斷地出版、轉載、報導,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重要暢銷圖書,甚至出現在幾乎所有的中文網站和雜誌上,與魯迅林語堂的作品一道成為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一時間,大有不讀余文,羞談文學之風。果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以他的《文化苦旅》為例,看看歷史和文學在這裡是怎樣結構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可以透徹的看到作者採用的話語策略,那就是透著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的傳統「愛國主義」(也即「民族主義」,這正是該書發行時面臨的一種流行思潮),而後在這引導下進入深度操作的層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個奠定民族主義基調的重要篇章,它確立了整部書的話語(價值)姿態:王道士以他無知和貪婪出賣了中華文化的瑰寶「敦煌石窟藝術」珍品。這種道德化的母題和「故事」完全符合大眾的「民族主義」走向。不僅如此,作者還使用了一些煽情主義話語記號來強化這種戲劇性的效果,如「傷口」、「滴血」、「下跪」、「懇求」乃至「哭泣」,所有這些意象或獨白都展示了一種露骨的煽情技巧。儘管它從文學技巧上看相當笨拙,但在中國的讀者市場卻是雙重有效的,即點燃了讀者的歷史怒氣,又使之產生了對作品乃至作者的無限鍾愛,這樣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運用歷史隨筆與情感化的敘述方式,引發了大眾的閱讀迴響。儘管人們並未從這些歷史詮釋中獲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歷史中的傳統價值和現代生活的斷裂,獲得了某種修復,舊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面容遭到了大眾之手的親切撫摸。那麼,在當時所謂「建構大中華文化圈」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陸、台灣乃至世界各地華人知識分子讀者的回響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是余文在市場化的包裝上存在著「媚俗」過火的問題。它太過矯情。再以「王道士」一文為例,由於愛「寶」心切,作者竟打算給道士「下跪」,而為了敦煌經卷的一次虧本的「出口貿易」,作者想為此「大哭一場」。這種行文上的肆意煽情,主要源於,他一方面沉浸在老式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之中,一方面則試圖向大眾或市場尋求最大限度的認可,這兩者最終發生了統一。沒有任何一種統一比這一種看起來更為古怪。

詩歌相比,中國散文在其歷史進程中始終扮演了一個可悲的角色,散文是詩歌與小說的話語殘渣,堆積在文學史的邊緣,成為每個時代主流話語的底襯。長期以來,以小日子、小情趣、小思想和小筆觸為基本特徵的「小散文」,儘管獲得了城市市民的熱烈掌聲,其局限卻是不言而喻的。對於一個充滿著闊大意象的中國文化而言,它只能是一種日用文化綴品。這就為所謂「大散文」誕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理由:散文需要長「大」,需要更為「大氣」的構架和運作。

在我看來,余進入歷史和政治話語領域是一個錯誤。他旅行於一個他完全不能駕馭的領域,並陷入了闊大的迷津,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余文依託的那些陳舊的話語體制,正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裡緩慢地崩潰。我們應該注意到,所有出現在這些懷舊書頁中的言說都是一種輓歌,哀悼著所有正在隨風而逝的政治、道德和文化傳統。余文並未讓歷史向我們開放並成為我們的,恰恰相反,它顯示了一個舊式文人的普通特徵:屈從於陳舊的歷史闡述和歷史語法,同時又沉醉在一些細小的話語改造之中,而這樣的文本無疑無法成為新散文的方向。

散文應當從這思想的迷津中徹底解放出來,散文應當終止這種緊張的文化漫行,返回到佇立、安坐或躺的舒適狀態。在一個高速運轉的超級資訊時代,散文完全沒有必要成為思想者的承重之本。「輕小」應當成為散文的常態,而「娓語」才是當代散文的主流。無關乎深沉和淺薄,要的只是真性情,流行散文的真正面貌就應如此。

余秋雨散文集讀後感(二)

這幾天斷斷續續地在閱讀向同事借的《余秋雨散文集》。一向不讀文學著作的我突然冒出讀余秋雨先生的衝動,是因為今年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看到了他做的現場點評。當時聽他的點評只感覺到非常的親切舒服,後面一了解才得知原來他是當前國內頂尖的文人騷客之一,是深刻領悟到了中華文化底蘊的極少數學者之一。總之,拜讀他的著作的動力來自於對他人格的敬佩,對他深邃智慧的頂禮膜拜。

翻開借來的書,發現印刷非常的粗糙,而且還有錯別字,這印證了同事事先聲明的盜版之說,也同時讓我萌生了到對余先生的一絲歉意。翻開目錄,看見了廣受讚譽的「文化苦旅」的章節,頓時覺得非常親切。最開始看的是集為「文明的碎片」的訪談錄,其中的文字與在央視看到的現場點評非常相似,看著它就像在聆聽余先生的教誨一般。余先生的回答通常是非常真誠而實在的,()在此之上,又不缺乏超脫,他像是非常的了解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來龍去脈過去現在,他通常是能從不同的人和心態的角度去充分地闡述一件事情一個現象一種心情的原本面目。看著看著,我開始感嘆文字所能詮釋的範圍了,也許是因為我太相信「很多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句話以至於不習慣於用文字表達思維和心情了吧!余先生在簡潔的字裡行間把一些平常我認為簡直無法表達出來的感悟展示得淋漓盡致。這又使得我開始提醒自己應該重新審視對文學作品的態度了(因為我之前很少涉足文學作品)。

看到了「文化苦旅」,其中的篇章大概都是余先生遊歷過一些古蹟後的心情記錄吧。每讀一篇,總能輕易地想像他在遊歷時的複雜心情和遊玩之後回想的沉靜和清澈。

總之,我深深地受到了感染,也許是被余先生的那種深邃、也許是被中華文化的博大精神、也許是被現代文明社會中的野蠻現象、也許是被眾多先賢們的智慧才氣、也許是被能詮釋心情的平淡無奇的文字、也許是被自己內心真正的感悟、也許。

我會繼續看,而且會看更多類似的、能激盪我心海的文字。

余秋雨散文集讀後感(三)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著兒童的天真,有著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回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初次接觸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著的領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著作,談史談鑒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了余秋雨,也參考了諸多對余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余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致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