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一)

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仰慕,也許是源自內心的書生意氣,當我讀完余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後,分明感到那源於歷史深處的思索,如裊裊茶韻,飄然溢於紙外。

一座普通的藏書樓,卻成了「一鍾極端艱難,而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確實承載了太多,太多。

天一閣,建於明中葉,由其主范欽歷終身覓書建樓,延續數百年巋然不動。其藏書樓之珍,保存之善,世所罕見。幾百年的風雨,范氏家族始終恪守著近於苛刻的祖訓,甚至只有大學者黃宗羲才成為數百年來登臨此樓的唯一一人。然而當近代的兵燹來臨,這座沒有在大火中焚毀,沒有在歲月中流散的古樓卻如那飽經風霜的古書,那麼輕易就焚毀了。印著大學者誠惶誠恐腳印的樓板,只留下偷兒日夜竊書遺下的棗核……我不禁發問:為什麼保存了幾百年的古籍在近代烽火中顯得如此脆弱?為什麼,為什麼偌大一個中華,終容不下一座小小的藏書樓?

作為書生,我們是否也算作范欽的後人?但我讀到范欽偉他的天一閣定下的條條鐵律時,我不禁苦笑:在偷兒和強盜面前,書生的人格又算得了什麼?也許創造了象形文字,創造了紙帛,又創造了印刷術的民族,將文化的傳承寄予這小小的藏書樓,本身便是一種無奈,一種悲劇。「血戰前行的歷史」戰火一次次焚燒著脆薄的紙頁,黑暗一次次吞噬著智慧和光明,然而范欽冷峻的理性,為何要傾注於這小小的一隅?為什麼不讓文明的星火撒向更廣闊的領域?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思想者,不該捫心自問馬?

掩卷沉思,浩瀚乾坤,千古蒼桑皆抑於此。

五千年的一個黃昏,一群茹毛飲血的的人來到一片荒原,發現這裡可以耕種粟谷,無須為狩獵而奔波,於是華夏的始祖就這樣默默定居下來……功於馬背的秦始皇「餘威振於殊俗」,「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他揚鞭一指,蒼茫燕山便出現了一條蜿蜒萬里得長城。胡騎鋒鏑,從此便越不過燕趙,攻不入中原,於是修長城便成了歷代帝王的大事。從秦一直延續到兩千多年後的明末。終於不見了狼煙四起,終於中原的王侯已安於「長樂未央」,然而不幸的是,地理上的圍障卻又將另一堵「長城」植入這古老民族的血液之中。於是,有了「梅妻鶴子」終老滄州的隱士之風;有了鍾情山水﹑俯視筆墨間的文人氣質;有了埋首聖賢之言﹑探究修身之道的理學之派。「長城將這個民族漸漸封閉,因封閉而自矜,因自矜而更加封閉。從此,沒有了馬背上的狂奔,沒有了面對大海的遐想,大漠的駝鈴終化成歷史的空靈,遠航的船隊終在一片」耀武異域,勞民傷財「聲中歸於泯滅。於是便有了」乾嘉學派「,又了這孑然一身的風雨天一閣。對於一個已經習慣了子孫繞膝﹑豐衣足食﹑終老桑梓的民族;對於一個從來無需長途遷徙﹑﹑四海為家的民族;對於一個無需苦鬥於馬背﹑大海的民族,為什麼,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視線投向更無垠的大地和天空呢?

又是一個黃昏降臨,殘陽如血,衰草連天,當這斑駁的古樓映著欲墜的夕陽,多少悲愴盡在一片如死的寂靜中。天一閣,是否是一部濃縮的歷史?是否是一個時代痛苦悲涼的結束?

滿樓黃紙,訴不盡滿腔悲愴;千古興衰,皆溢於塵埃之上。天一閣的悲涼早已如遠去的流水,一去不返,但余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訴我們這些後來人,只有經歷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牆才能成為溝通的橋?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二)

在《風雨天一閣》裡,作者看重的是一種」健全人格「的精神,由此,作者才寫道:」范欽的選擇,碰撞到了我近年來特別關心的一個命題: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

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作者這樣一個飽讀詩書之人,我輩要不感到渺小與淺薄那才是一種恥辱。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只有當一個人可以產生思考的時候,這個人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得到發展。

面對選擇,我們誰也很難立刻就能做出無悔的抉擇;而歷史中的抉擇就更是難了!而范欽父子就不能不讓我們欽佩了。范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在歷史中,他能輕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輕,在別人迷戀仕途之時,而他卻在那個年齡將搜羅藏書融進了生命。這不正是一種向上的文化品格麼!他的長子范大沖面對萬兩黃金與藏書樓的抉擇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承父業,並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充當藏書樓的保養費用。這種擔當需要勇氣,更需要一定的健全人格與人生的終極價值觀作為支撐,否則,誰又不愛黃金而選擇仍需長久開銷的藏書樓呢!

秋雨先生正是通過這一艱難的歷程,為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展示了一個文化貴族家庭的持久魅力與人格底蘊,並為今天的大學生提出了一個構建健康的、有益他人和世界的人生價值觀的最佳參照,為我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此番風雨正當時,我輩豈能後古人!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三)

正如余秋雨先生說的,我心底中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雖然沒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

小時候,知道寧波有一座藏書樓——天一閣,感到無比驕傲,因為它就在我所在的城市——寧波。上完國中,到寧波讀書,感覺離天一閣近了許多,但卻從未走近過它。記得讀師範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曾向我們介紹過天一閣,當時的我聽的特入迷。看了余秋雨先生先的風雨天一閣,更是記憶猶新。

天一閣之所以叫天一閣,是創辦人取《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來免去歷來藏書者最大的憂患火災。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范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

文中也提及了書法大師豐坊和他的侄子范大澈,他們也是藏書家,卻並未傳承下去。藏書僅憑一人之力,是不能久遠的。范欽不僅僅把藏書作為愛好,更把藏書看成是一種使命,而且是整個家族的使命。這也是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巋然獨存的原因了。

天一閣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遺蹟。那一種精神,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我自己而言,做事都是只有3分鐘熱度。看同學天天寫日記,覺得是個不錯的習慣,也嘗試著每天寫點什麼。結果寫了一個禮拜,沒有堅持下去。我對寫作缺乏興趣是一原因,感覺象在給自己找藉口。但最重要的是堅持的決心不夠。

想看天一閣藏書而不得的錢繡芸姑娘,惋惜之餘令人敬佩。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時代,既不看重錢也不看重勢,只想借著婚配來多看一點書,很是令人感動。由於家族的規定,她還是沒能踏入藏書樓中看書。曾經的我想,藏書樓,藏了那麼多書,卻不準人看,連家人都不能看,藏了這麼多書是做什麼用?現在的我,終於明白,不對外開放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下去,只是,這些規矩只能防君子,卻不能防小人。

余秋雨先生在最後寫道:什麼時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許多家族數百年來的靈魂史袒示給現代世界呢?現在,他們的靈魂和精神已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