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城市設計培根讀後感

初拿到《城市設計》這本書時,我粗略瀏覽了一遍,本書圖文並茂,為理解與汲取養分鋪平道路。埃德蒙·培根先生也以其在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傑出貢獻,看了封皮的第一眼,我就被它的外表所吸引。幾個簡單的符號竟然能將本書的意圖表現的清晰可見,城市設計,顧名思義,就是運用我們人類大腦中所具備的知識,對一個區域進行有目的,有順序的規劃設計,以滿足人們的工作,居住,休憩,交通的需要。作者的意圖是城市設計背後的各種設計力——思維模式以及賴以產生的有力的,傳遞感覺的意象,以及激勵他們付諸行動的力。它意在幫助我們青年人在他們的條件下激發我們的想像,並運用於我們的現實中。費城成功的規劃經驗告訴我們,使規劃得以實施的原因在於使規劃方案接納的成分早已被接入規劃中,規劃設計過程與規劃實施過程是視為一體的。

作者在寫這本書時,共分為二十五個部分來敘述的,其中又可分為思想,構思,設計,理論運用於實踐,成功的設計等五部分來敘述。作者在敘述的同時,並不是空空的,范范的描述,而是通過具體的圖例,設計草圖來去進行闡述,使我們這些對設計初學者來說通俗易懂。

在「城市作為一種意願行動」中,作者在闡述「空間與形式」時,我們知道建築形式是體量與空間之間的接觸點,這兩個要素之間在哲學上相互關係不清楚的地方,建築形式也不會明晰。通過限定體量和空間之間的連線點,建築師正在對人類和宇宙的相互關係作出說明。這段話如果單純的理解,可能很難,而作者則通過畫出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國的典型的古代建築——飛檐屋頂進行對比,分析。說明了金字塔作為地球上出現的支配性體量形式的完美表現而存在,它是不變的絕對的一個說明,而中國建築則是與此相反,是與自然保持一種和諧狀態而不是支配自然地有力表現,屋頂的凹形表現人的恭謙,表現建築對於宇宙空間的接受,這些屋頂優雅地接受宇宙空間,並成為庭院建築構圖中的核心,這種表述方法很好,既有深奧難懂的理論,又有通俗易懂的圖案。

初讀此書時,有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不知所云,但是當再次品讀時,細細想來又有他所說的道理,所以我不得不佩服培根先生的智慧。培根先生在講訴「清晰地表現空間」時,我自以為是最容易理解的,文字不多,但是兩幅圖的對比則讓我立刻清晰了。在「設計的性質」這部分中,作者解釋了設計者清晰的基本設計結構是影響城市發展的的重要因素,它用以推動城市建造的全過程。在設計城市時,單幢建築或一組建築設計中的方法不能套用於整個城市規模的設計,原因很簡單,首先城市的範圍大以致於認的思想不可能為整個地區同時同時制定清晰的三維空間的規劃,其次就城市的規模而言它的各個部分的建造需要經歷很長的時期。而要明白「同時運動諸系統」的性質,我們需要明白體量與空間的關係,感受的連續性,同時的連續性。對於設計者對城市設計就必須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並且設計者的思想儘可能適應空間作為一種支配力的觀念,對空間作為一項自在的基本要素作出回響並在其中抽象地構思設計。設計者需要關注在城市中由一種車輛轉到地面,或步行到一個又一個目的地的瞬間所得到的印象,在空間中將按三維方式來去構想這些同時運動諸系統的基本形式,作為一種抽象設計是可能的,城市設計結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開始產生的。

而對於設計結構的最佳範例之一的日本奈良的寺廟群法隆寺,在中心區對稱環境中出現不對稱的建築組合,只有最高超的設計才會有此傑作。在「感知自我的方式」中作者從感知環境的方式,感知空間的方式,空間心理學,心理的激變,等不同的方面來去闡述如何來去自我感知,自我感知的方式等不同的內容,這些深奧難懂的東西,我讀完之後幾經思考仍不能很好的理解,而在這一部分作者也是花了大量的筆墨來去分析的,()可能就是這些東西太抽象,儘管附有大量的圖文但是理解起來仍有一定的難度。然後回頭從新審視,才發現前篇作者所介紹的大多是理論性的知識,所以我品讀的時候才會覺得晦澀,儘管附有插圖但是仍然讓我不知其所以然。

儘管有許多的不解,我仍然堅持繼續品讀,在讀到「北京」這一部分時,感覺突然不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北京不同於其他著作對北京城嚴謹平面與經緯軸線的著力讚美與宣張,作者在此另闢蹊徑,以「身歷其境者」的身份在其中感受、體驗、領悟「這一空間運動進程」「行進的序列」與「變換的視野」。作者繼而回歸「巨人視角」,在三個比例尺度上分析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並將三者置於同一層面給予比較,得出不同比例之間的流動性與節奏感。任何比例都能在總體設計方面自成一體,這與數學中的分形理論(fractal the ory)不謀而合,遍覽「北京」這一部分皆為對不同歷史時期城市結構形成發展演變的解讀,較為易懂。

由思想變成行動,這一過程是整個設計最重要也是最難做到的,而費城的成功典例則體現出設計者的獨具匠心,首先要考慮的是對形勢的探索,而這一過程則是漫長而艱難的,前後歷經了十三年,才得以使費城的形式最終確立下來,板式公寓由三層高的住宅代替,並使之成為隔街殖民時期住宅與三幢塔式公寓之間一種傑出的過渡性建築。形式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由設計結構決定的,「貝式塔」是由基地延伸的外來設計力決定的,而不是僅僅聯繫基地本身任意定位。形式的確立對於整個城市的設計才僅僅是個開頭,後續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形式雖然定下了,但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是建築,它是人們在城市中生活的基礎,所以接下來的便是建築表現了,形式如何從設計結構衍生出來,這兩者代表著城市設計過程的兩個基本方面,而建築表現則是與城市設計相關聯的第三個要素。一座城市它不僅要滿足人們生活所需要的各種場所,及出行的工具,更重要的是當人們置身於某個環境之中時能夠切身的體會到周圍環境所帶來的舒適感,並且能夠感受到設計者所設計的用意,這也就要求設計時意象的考慮,直到設計的最後達到意象的成熟。城市是運動的,不是靜止的,這就要求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運動系統所起的作用,水平的運動,垂直的運動。水平運動中車輛的快速移動以及人們步行時緩慢的移動,這其間所產生的感受設計者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個城市會有中心場所,而且這些中心場所可能會不止一個,如何來去表達這種效果呢,主要的方法是通過建築來去表達,通過在不同中心區布置一些大的標誌性建築,來說明城市的核心區。到這裡為止,設計部分可以初步告一段落,接下來所要考慮的是城市的居住者——市民對設計的滿意度,就是進行民意反饋,然後與他們建立對話以使設計更加完善,經過了一系列複雜的過程,今天的費城才得以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且它的建造還任然在進行著……

在本書的結尾,培根先生繼而以斯德哥爾摩郊區新城Vallingby的規劃為例,對比其建成後的鳥瞰與其先期模型,在鳥瞰視角取得了驚人的一致,身歷其中卻差強人意。Vallingby的設計「大抵是用代表建築的模組在一張厚紙板上擺布移動而完成的」。或許當移動的不是檯面上的模組,而應是人親歷其中的腳步。不禁聯想到許多建築亦存在此弊病——鳥瞰圖(抑或模型)氣度非凡,寓意深遠,深博決策者歡心,但其真正建成後以人的尺度、視角去體驗感受,卻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空留遺憾。於是知建築如同城市設計,不能僅靠「巨人視角」去評判,更需要的是「身歷其境」。本書著重介紹「同時運動諸系統」,涉及三個方面——體量與空間的關係,感受的連續性,同時的連續性。這也是本書最難理解的部分,但書中依然體現以人為本,民主精神。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人的意願應當施加於我們的城市之上。作者隨即以此為指導思想,用很大篇幅分析評價了古往今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下城市設計的發展演變,考察了倫敦、羅馬和紐約等城市的運動系統,為我們呈現出一派城市設計的盛宴,心潮澎湃。理論結合實踐。文中亦提及作者所致力的費城城市設計,涉及到對老城區的保護,這對我們如何在當下城市現代化進程中處理好傳承與發展的關係,極具指導意義。

經過了初略的品讀我大致領悟到上述這些,我知道這僅是本書的皮毛甚至連皮毛都算不上,所以我要繼續的來去研讀它,也許這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之所在吧。而且我對培根先生也由此產生敬仰之心,他的智慧讓我折服,他的思想讓我崇拜,以後的職業生涯中我會一直向老先生去學習,去領略大師的氣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