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網際網路時代解說詞:第二集·浪潮

兩千百年前,西西里島東南端,敘拉古城外蜿蜒的沙灘上給我一個支點翹起地球的阿基米德,以這樣的方式思考著他想描繪的世界。眼前的沙灘,天下所有沙漠中的沙粒能否用一個數字表達出來,他給了一個這樣的描述,十的一百次方。後來的科學證明了阿基米德的超凡卓越。實際上,世界上的沙粒的確沒有那么多,甚至宇宙中心以分子,粒子,原子存在事物的總和都沒有這樣的量。人們將這個人類不可企及的理想量命名為Googol。兩千兩百年後,兩位史丹福大學的年輕人,產生了一個堪比阿基米德的人生理想。Googol的同音詞Googlo,在漢語中被翻譯為“谷歌”。

1995年8月9日,矽谷一家創始資金只有400萬美元的小公司——網景,在華爾街上市的幾個小時候瞬間成為二十億美元的巨人。頭天夜裡工作到凌晨3點,年僅24歲的公司創始人,馬克安德森,在睡夢中便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從普通人到千萬富翁的人生轉變。見證過人類百年發展歷程的《華爾街》日報評論說,通用電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直達到27億美元,而網景,只用了一分鐘。   計算機歷史學家馬可韋博,是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網路展區的策展人。他用十年的時間,將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濃縮在三百平米的展區內。網景公司的圖形流量器,被安放在展區裡的顯要位置。他說:“網景的上市證明,一個基於全球資訊網的公司,可以引起商界的足夠重視,這是網際網路繁榮的開始”。網景瀏覽器出現之前,只有文字的瀏覽器界面,枯燥、乏味、操作指令難以記憶。網景公司創造的圖文並茂的瀏覽器界面加上便捷的滑鼠操作方式,讓網景瀏覽器在推出短短4個月內便出現在600萬台連線網際網路的電腦上,市場份額從零暴增到百分之七十五。人類歷史上,沒有一樣商品或服務擁有如此快速的普及速度。  真實的誘惑,散發出空前的魅力,網景一夜崛起的神話,讓網際網路技術第一次向世人展現出驚人速度與龐大規模,吸引著無畏而敢於冒險的創業者和風險投資家們奮不顧身的投身其中。一個千帆進度萬馬奔騰的新時代,拉開了帷幕。

華爾街和矽谷因網景的上市而沸騰時,網景瀏覽器創造的萬千網站,又將兩個好奇的學生,送進了史丹福大學校園內一間破舊的簡易棚屋裡,開始搭建一個新時代的門戶。搜尋引擎廣泛套用前,人們很難在網路中快速準確得尋找到信息。大量隱藏在網路深處的網站讓楊致遠和大衛費羅找到了新時代的樂趣,互相攀比著尋找有趣的網站。發現新大陸般的成就感讓他們樂此不疲。雅虎公司聯合創始人楊致遠說:“我想我們可以創建一個目錄,就像黃頁一樣,我們可以蒐集網站,讓全世界的人提交他們的網站,告訴我們,然後可以創建分類,分類就是目錄。然後我們放在了學校用於研究電腦中。”兩個年輕人的目錄,讓人們可以輕易得尋找到需要的信息。受益者的喝彩聲通過網線從四面八方湧來不斷刺激他們完善目錄。

1994年秋天,全球聯網計算機不超過一千萬台。這座棚屋裡的網站,日訪問量突破100萬。楊致遠說:“我們能夠獲得最好的伺服器,最好的機器和網路連線,因為這些資源,我們的雅虎才成功。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我們都是免費獲取的,雅虎食慾我們的愛好,而斯坦福幫助雅虎成長。”   興趣是創造的母親,網際網路的出現,讓普通人的興趣於卓越和輝煌之間,再沒有溝壑和圍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愛好者們的靈機一動,修築了網際網路通往天下的萬千路徑。軟體工程師雷湯姆雷森,試圖通過網路與朋友隔空聊天。於是,時間第一封電子郵件誕生了。熱戀中的皮埃爾-奧米迪亞,為了幫助女友實現蒐集天下糖果盒的願望,於是,世界上第一家拍賣網站易貝問世了。劍橋大學實驗室里的學生們,想要隨時關注樓下的咖啡壺裡是否還有剩餘的咖啡,於是,世界第一個網路攝像頭出現了。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館長說:“他們真正想做的是一些很酷的事,他們只是想要創造出一些獨一無二的事物,然後展示給他們的朋友看,朋友們則會說,哇,這太棒了。我不敢相信這是你做的,然後有人就會過來跟你說我能做出能與之匹敵的東西,於是創造就這樣產生於草根中間。”

不願如蒲公英般飄散的年輕人的念頭,一旦凝固下來,往往就成為全球創新世界裡的參天大樹最初,收攏少年雄心壯志的地方,通常都出乎人們預料的簡單甚至是簡陋。因此這裡還誕生了所謂的車庫文化,持續得影響著後來和遠處的人們。這些簡陋的車庫和出租屋,數十年來總是涌動著旺盛的雄心,總是不斷向人們講述著成功或失敗的不同故事。但又一點是相同的,它們規律性地散布著,圍繞著同一個中心,那是它們共同的母體,史丹福大學。

1887年,年過60歲的鐵路大王,利蘭斯坦福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他和妻子出資2000萬美元,在加州一個名叫帕羅奧托的小鎮上,買下相當於兩個澳門大小的牧場,修建了一所以兒子名字命名的大學,小利蘭史丹福大學。為了防止身後的歲月干擾他辦學的純粹意圖,利蘭斯坦福留下遺囑:“學校的土地不能出售”。這樣一個立足於高尚和永恆的動機,卻孕育了世界上第一個高校工業園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稱為鄉村大學的史丹福大學,試圖全面提升教學品質的時候,遇到了資金困難。當時的副校長,費雷德里克-特曼,決定將學校空餘的土地出租。於是,一個由研究所,實驗室辦公樓為主體的工業園區破土動工。斯坦福提供的誘惑是充滿魅力的,入主企業的員工將在斯坦福獲得培訓的機會。1955年,以惠普為首的7家高科技公司,入駐斯坦福工業園。到1986年,整個園區的二百六十五公頃的土地被九十家公司的二十五萬名員工占據。伴隨著斯坦福工業園區的土地全部租空,更多的新興企業,開始沿著周圍建設辦公樓和廠房,一個被人們稱為矽谷的高科技產業聚集地產生了。

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說:“斯坦福影響了兩萬九千家公司,它雖然沒有發明很多東西,但是卻提供了這種創新的氛圍。它培養人才,這些人則帶著創新的點子創立公司。”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卡說:“這裡有很多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和創立公司的基礎設施,風險投資人,法律幫助。就連租房這種簡單的事,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相當困難。但在矽谷,房東們都願意將房屋出租給創業者。”今天,在這個不到美國國土面積萬分之一的狹長地帶上,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科技人員多達數百萬。近千名美國科學院院士在這裡任職。其中包括近百名諾貝爾獎、圖靈獎和香農獎的獲得者。1991年,史丹福大學迎來了百年校慶,僅在這一天,從這裡走出的校友捐款總計一百二十億美元。

1995年初,年僅半歲的雅虎帶來的訪問量,讓學校的伺服器多次陷入癱瘓,校方只好請楊致遠和大衛費羅把網站搬走。當學校已經不能容納他們的創作時,兩位年輕人共同決定,暫時放棄學業,守護他們異想天開的免費服務。當然,兩位窮青年並非破釜沉舟,與史丹福大學一牆之隔的沙丘路,似乎期待著他們的拜訪。其貌不揚的沙丘路,密布著三百多家風險投資公司,他們掌管著近兩千三百億美元的市場力量。這裡是西海岸的“華爾街”,它沒有華爾街式的張揚和自負,但幾乎攬盡這個時代的風采。自1969年起,因特爾、思科、蘋果、谷歌,臉譜等高科技公司,都由這裡的投資者扶植壯大。沙丘路3000號,迄今為止最大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便坐落在這裡。1995年春天,被譽為風投之王的投資家麥克兒莫里茲,慕名走進了楊致遠和大衛費羅那間破舊的棚屋。麥克兒莫里茲說:“拖車裡面就像一堆青少年的臥室那樣凌亂。”楊致遠說:“我們努力地把拖車打理得整潔一些,但還是相當的亂,到處都是睡袋和披薩盒,我確定,很亂。”麥克兒莫里茲說:“他們腦子裡什麼都不想,只有專注和愛好,對楊致遠和大衛費羅來說,只想創造雅虎這一網際網路最全面的導航服務。”當然,麥克兒莫里茲此行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找感動,他的目的很單純,那就是財富。麥克兒莫里茲說:“我們不確定他會不會大受歡迎,但我們明白,如果我們抓住雅虎不放,他會是一個非常有戰略地位的公司。”一個月後,紅杉資本做出決定,打破從未向免費模式投資的先例。以一百萬美元的投資,換取了這家小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只擁有幾台舊電腦的楊致遠和大衛費羅憑藉著他們的智慧,獲得了大部分的股份,這樣的持股比例,意在讓兩位囊中羞澀,大腦卻異常活躍的年輕人,繼續掌握公司的決策權。楊致遠說:“當時沒有人毀知道未來會怎么樣,他下了一個賭注,我們用自己下了一次賭注。當然,我不能說這是標準做法,但是,當時對大家來說都是公平的。”面對與工業時代完全不同的網際網路行業,資本開始出讓權力,網際網路在極短的時間裡教導美國社會接受了這樣的新觀念:個人智慧與巨量資本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精明的風險投資家們以這樣的眼光和奮不顧身的金錢,把這些包含激情和浪漫的孩子們,從車庫裡拽出來送進了殿堂。一個不可思議的智慧價值時代同時到來。領英網聯合創始人里德-霍夫曼說:“在矽谷,我們崇尚創造力,我們不會問別人,你的父親是誰,不會問你銀行存款有多少,除非你用這個錢資助資金創業。你只需要關心的事情是,我能做什麼,我能創造什麼以及我在這方面有多擅長。如果我擅長某樣東西,你就會想要了解我,然後和我一起工作。”被雅虎所吸引的,不僅是幾公里以外的紅杉資本,遠在日本的投資人孫正義,隔著太平洋,也嗅到這股網際網路所匯集出的財富味道。他先後兩次專程光臨雅虎,用一億美元的投資換取了尚未盈利的雅虎百分之三十八的股份,美國投資界一片譁然。僅僅兩個月後,孫正義的莽撞,卻迅速被市場封為跨時代的精明。1996年4月12日,雅虎上市。孫正義僅僅售出了百分之二的股票就成功套現4億美元,如果他將所有股票賣出,將獲得75億美元的回報。整個美國沸騰了,楊致遠和大衛費羅,成為各大媒體的座上賓。鎂光燈下,億萬富翁楊致遠的華裔身份,讓他成為了新美國夢的特殊象徵點燃了千萬創業者的激情。越來越多的人被捲入對網際網路技術的美好憧憬中。大家似乎都看到了一個可把握的未來。   斯坦福棕櫚大道正前方的大學街,被當地人稱為“夢想大街”。創業者與風險投資家們的紛繁交易,都是在街道兩旁的眾多咖啡館裡完成的。在人來人往流動頻繁想矽谷尋夢地,上世紀七十年代,來自義大利的風險投資人蘭扎是少有的矽谷四十多年歷史的完整見證人。他開辦了這家威尼斯人咖啡館,既作為他的副業,又作為眾多投資夥伴的活動場所。他說:“人們可能會認為我是受到財富的驅使,但是這是對我的誤解。我指的是隊成功的渴望,我投入的只不過是金錢,而創業者們投入的是生。有人說我冒了很大風險,其實我什麼風險都沒有,那些失去不能回來的才叫風險。”網際網路在極端的時間裡,所創作的一個接一個的商業傳奇,點燃了網路所能觸及到的每一個角落。當然,渴望利潤的風投,絕不僅僅將他的視線集聚在矽谷,整個美國,乃至全球,都在他們的視野中。  1996年11月,美國麻省理工畢業的張朝陽,懷揣著從矽谷獲得的22.5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在大洋彼岸的中國,開通一家與雅虎是分相似的一家網站——搜狐。而這筆投資業讓廣大的中國人深切得感受到風投的力量。今天已經習慣於指點江山的馬雲,在北京富華大廈的一間會議室里,見到了傳奇投資人孫正義。短短六分鐘的交流,他便獲得了兩千萬美元的投資。如今,似乎能夠呼風喚雨的馬化騰,與國際投資人共進了一頓價值十元的午餐。他的賬戶里,便匯入了二百二十萬美元的資金。德豐傑投資基金公司聯合創始人提姆德瑞普說:“剛來中國投資的時候曾投資過兩三個有些想法但更有政府關係的企業,但都以失敗告終。在矽谷,我們把錢投給有想法的年輕人,轉念一想,我們為什麼部在中國嘗試投資這些人,於是就有了百度、分眾傳媒和易寶支付還有所有偉大的公司。”直到今天,大量湧進的國際風投資本,攪動著這片擁有特別積累的土地,刺激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其中。

九十年代末的矽谷,無論是在校的或者剛畢業的學生,只要你擁有一個網際網路的創意,你就能輕鬆地憑藉一份簡單的企劃書獲得可觀的投資。果敢與理性著稱的風險投資家們,在這股前所未有的氣氛中,變得盲目而瘋狂。從1996年開始,矽谷每5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會新增六百二十位百萬富翁。據美國風險投資協會統計,1996年,網際網路產業的風險投資額,占當年風險資本總額的百分之六十。在隨後的幾年裡,這個比例一直有增無減。麥克兒莫里茲說:“在颶風中,我們忙得人仰馬翻,腦子也沒辦法再理性地思考了,很多人都失去了方向。”馬可韋博-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網路展區的策展人說:“到處都是保時捷,你還可以看到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大泡沫》作者丹尼爾格羅斯說:“這些公司可能並沒有業務,但依然會在新聞周刊購買整版廣告。”蘭扎說:“我們只在乎眼球,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家企業,這是多么瘋狂的邏輯,瘋狂透頂。”丹尼爾格羅斯說:“有些公司唯一出售的商品就是股票,他們唯一能售出的就是他們自己。”   2000年,全世界興奮得慶祝著新千年的到來,長時間盤旋在人們頭上的“千年蟲”危機順利度過,而一場意想不到的危機卻悄無聲息得到來。從3月10日開始,納斯達克指數在長達兩年時間裡,狂跌百分之七十八。七千五百億美元的資產和六十萬個工作崗位蒸發,只有不到一半的網路公司活過了2004年。馬可韋博說:“大學街也成了危機爆發後的重災區,這裡很快變得越來越空,越來越淒涼。很多人都在徘徊,然後迷失。”蘭扎說:“那兩年太多太多的公司倒閉,沒有人願意再出資,接下來很多年,矽谷的創新落到了非常困難的局面。人們以為矽谷再也不會回來了。”網際網路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創造了一場人類歷史上影響全球的波瀾,史無前例。輝煌的泡沫盒破碎,是網際網路這個新生命能量的另一種表達。網際網路泡沫的崩潰,在全社會中激起了內容豐富的反思。比如說,很多人認為這種危機性,恰恰是市場經濟調整的必要,恰恰是優勝劣汰的必然。但是矽穀人的反省卻有所不同。蘭扎說:“這次危機的真正始作俑者是我們,是矽谷,我們應該對這次危機負全部責任。我們太自負了,如果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我們就會終止談話。”麥克兒莫里茲說:“人們對短期利好或長期回報的興奮和遐想,影響了人們的判斷力。人們不理性,做傻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丹-吉爾默說:“最終還是普通大眾受到損害最多。如果他們捲入了這場狂熱中,特別市九十年代末的泡沫,垃圾股票出售給最底層的投資人,他們是整個體系中了解最少的人。”   納斯達克的迅速下跌,也許暫時終止了網路公司上市融資的進程。企業的破產,也澆滅了風險投資的熱情。但是人們並沒有因此而停止收發郵件或網上購物。五年間埋下的一億多公里的光纜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為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做好了準備。從1995年到2003年,世界範圍內的上網人數,從兩千萬人增加到五億人。在倒閉和破碎聲中,網際網路繼續成長和運行著,那些真正的創業者,仍然在耕耘著,在收編著隊伍,在積蓄著力量。2004年7月初,矽谷心臟地帶的101號公路旁出現了一個巨幅廣告。只有學習過高等數學的人,才能看懂那是一道複雜的數學題。一些好奇的人解開難題,答案是一個網址。登錄網站後會看到一系列難得遞增的數學題,最終七千五百人來到了數學迷宮的出口。他們看到的是谷歌公司的招聘廣告。在這個看似遊戲的謎題面前,能走到最後的人,已經讓谷歌甄別了他非功利的興趣以及兌現這種興趣的執著和到達目的地的智慧,谷歌用一道道別出心裁的謎題,招呼著天下了英傑。位於矽谷的谷歌總部,員工們可以隨時來到自己的辦公室,並且得到因你而來的食物和咖啡。在這裡,你可以帶上你寵物孩子,朋友甚至可以玩電子遊戲,樂高玩具。事實上,世界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試圖將維護個人個性的地位變成新公司的新傳統。網際網路公司們,正在創造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新文化。這裡沒有強制的權利,沒有明確的支配者,所有人都是服務者和創造者。

2003年10月的一個凌晨,哈弗大學內,一個評選全校最優秀女孩兒的網站迅速在校園裡蔓延開來。對網站上2.2萬張照片的評頭論足,蜂擁而至的學生,在三小時內就讓學校網路陷入癱瘓。網站的製作者時大二學生馬克-扎克伯格。由於使用未經授權的照片,扎克伯格受到了學校嚴厲的處罰。但從這次惡作劇中,他窺探到了人類原本的社交需求。不久,一個名叫臉譜的社交網站成立了。扎克伯格說:“我想人之所以成為人的一點,就在於我們有社交能力和我們所在的社區保持溝通。”與九十年代大多數網站不同,新興的臉譜、youtube、QQ空間、微博並不提供任何內容。所有內容都由用戶自願創造上傳。網站只是提供了一個自由分享的平台。社交平台激發著人們的創造力,人們聚集起來,共同搭建一個虛擬的網路社會。網易公司創始人丁磊說:“每個人都可以貢獻碎片的知識點,生活的技巧,在這個平台上給大家去分享。用戶在貢獻的過程中是獨立思考的,社交網路是鼓勵獨立思考的。這個意義就是網際網路核心價值所在。”分享,只是網路平台的初始階段,創造的新時代隨即而來。扎克伯格在2007年臉盆網開發者大會上說:“此刻,封閉的社交平台即將關閉,今天,我們將結束它。”臉譜網創立三年後,扎克伯格宣布全面開放臉譜網。所有人都可以登上臉譜平台開發軟體,提供服務。不久後,臉譜上出現了遊戲、娛樂、工作、資訊等各類服務。而所有的服務都是由世界各地的臉譜用戶開發上傳的。到2009年來自一百八十個國家超過一百萬的開發人員,為臉譜網用戶提供了五萬兩千個應用程式。自此,臉譜網的輝煌不再屬於臉譜網,而屬於臉譜網身後數以億記的網民們,主角是參與其中的普通人。扎克伯格說:“每天有更多的套用軟體開發出來,更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就像工程師踴躍進入工程、數學領域,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湧現,有更多的號公司規模做大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事,學生在寢室或者什麼地方,就能創造一些東西。基礎設施人人可用,成千上萬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以前是不可能的。”()如今,社交網站已經吸引了全球數量最大的網路用戶,同時越來越多的平台類網路開始出現。已經成功的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向全球的開發者開發自己的平台。一個全人類參與全人類分享的網路生態環境,逐漸形成。搜狐公司張朝陽:“每個人都有他的獨特性,這個獨特性都可能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巨大得放大,使得他獲得成功。這是一個呼喚創意。呼喚優秀,多姿多彩的時代,是一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時代。”新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剛剛在寫字檯前的固定螢幕前坐穩就突然被告知這是一個囚籠。於是,自由來臨了!2007年iphone手機的問世,讓長久以來被網線束縛的網際網路獲得了新的自由。觸摸的人際交流模式,讓冰涼的金屬有了溫暖的人性,而開放的套用商店,則讓表面上千篇一律的iphone創作了萬千不同的內心。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芬-沃茨尼亞克說:“生活中的每件事,訂機票,找電影,購物,我想要在網上購買一些東西。我喜歡這個,我可以購買它嗎?針對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會有人編寫出相應的套用滿足人們,我認為iphone的出生催促了這一切。只要網際網路,就可以寫程式了你可以在雲伺服器上寫程式,利用手機里的套用來進行工作,因此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創造。”你在何處,你都在網上,你孤身一人,你依然在世界之中。籠罩全球的網際網路,輕便地伴隨著每一個自由的人,移動起來的,就是部可估量的需求、智慧和創造。網際網路,不同於製造業為核心的工業時代,它將創新和創造,幾乎隨意得賦予了更多的人。甚至它就在一條不長的路上鋪就了遍及全球的創新人生。

1996年,兩位年輕的史丹福大學博士生拜訪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希望正如日中天的雅虎收購他們開發的一項網路搜尋技術,這個請求在簡短交談後被拒絕了。臨別時,依然年輕的大衛費羅善意得鼓勵道:“年輕人,如果你們隊自己這項技術真的有信心,那就去創業吧。”不久後,一家日後成為全球最大搜尋引擎的公司誕生了。里德霍夫曼說:“大公司有危機感是明智的。產業更新變得越來越快,我的問題就是如何在這種環境成就一份事業。答案就是適應未來必須不斷想像世界在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應該怎樣適應和創新以跟上世界的步伐。”這個年僅三十歲的華裔美國人,在矽穀人生中成就顯赫。曾就職臉譜網的他,在出售自己創辦的YouTube時一次性獲得了上億美元。不幸的是,他因身患腦瘤,暈倒在旅途中的候機廳。出院之後,他暈倒在享受生活的無所事事中,僅僅六個月,離開創造的陳士俊認為,這是比腦瘤還不幸的重大不幸。於是,他又跳上了新時代的競技場。他說:“我發現成功的意義比我想像得豐富的多。我可能會死掉,人不可能長生不老,至少要去嘗試扳動創新的開關。沒有什麼會比去冒險,去投入精力,去投入夜晚和周末更美妙的。”一場場關於創業和創新的論壇比賽從不間斷。胸懷抱負的年輕人從世界各地四季不絕,聚集於矽谷。以車庫命名的創業文化,如今席捲全球。北京中關村的一家咖啡館,聚集著一批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只需每人每天一杯咖啡,就可以享用免費的開放式辦公環境。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說:“我真正想做的事是確保我80歲的時候,已經將我的人生中的遺憾最小化,如果我有了創建亞馬遜的想法,但是卻沒有嘗試,那我會一直去想,如果我嘗試了會怎樣,我會一直後悔自己沒有付諸實踐。”扎克伯格說:“歷史上我們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機會,一個人,一間屋,創造一種服務,可以讓上億人,甚至數十億人收益,這另人詫異,在此前不曾有過創造這類業務的能力。現在有很多人在做這樣的事。這是一個激發創造,專注愛好的最好時代。”

在北京,在班加羅爾,在倫敦,在巴黎在首爾,在悉尼,在世界任何一個連線網際網路的角落,無數擁有夢想的人都在不斷嘗試。創造,不再屬於系統經驗,創造,不再屬於成熟和閱歷,創造屬於隨時隨地,屬於人生的每一刻。你所不習慣的奇思妙想,可能正是人類智慧山顛上的黃金。這個試圖籠罩一切的力量,不可阻擋地涌動起新的浪潮。整個網際網路行業,作為人類智慧的新生兒,在短短二十餘年的市場經歷中,創造了自身的奇觀。當然,網際網路的能量絕不會安心於一個新行業的自身發育,它像一輪新生的太陽高懸天際。俯瞰和照耀地球上人類生活的所有層面。

網際網路時代解說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