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幼童觀後感

幼童觀後感(一)

所謂英雄造勢時,時勢造英雄。容閎無疑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很顯然,容閎的努力給了120位中國的孩子前往美國留學的機會,同時也給了行將就木的大清王朝一個復興的機會。這也為中國的自強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但是,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改變整個歷史的最終進程的,這也註定了整個留學事業的悲劇,就算是這四批幼童一直在美國學成回國,最終在這樣的制度下,也是無所用處的。容閎也算是一個悲劇的英雄吧,同樣是時勢毀了這個英雄。

我不知道當時李鴻章是怎麼樣期待這些留美幼童的,期望他們給這個龐大但是危機重重的帝國帶來什麼?古人孫子有云:兵者,國之大事也。在現代,毛澤東也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我們平時也說「當生存都成為問題的時候,精神有什麼用?」。送去美國的幼童多學習的鐵路,電報之類的工程技術類的專業。我很鬱悶,就像在紀錄片中所說的,在李鴻章的信中所說的,我們需要的是軍事類的人才。誠然,科學技術、經商之類的可以富國,但是不可以強國。軍事的強大才是一個國家生存的基本保障。李鴻章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為什麼就在所學專業沒有一點的要求呢?

還有一個問題我很想說,在幼童留學的期間,清政府一直在擔憂這些孩子的思想問題,害怕這些留學生只學習到西方的自由思想,不思報國。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盤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傳統的前提下,把美國的先進技術學到手,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不可思議的是,政府認為這些學生,他們花的是政府的錢,就應該只學習工程,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對他們周圍的政治和社會影響要無動於衷。這種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但是事實是,雖然飽受祖國的猜忌,受到了來自家鄉人民的嘲諷歧視,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變。「當我們乘坐日本號輪船溯江而上時,我們又一次見到了上海,曾想像會有人在碼頭熱烈的歡迎我們,能見到我們的親人,能感受到闊別已久的祖國擁抱我們,但這一切都成為了泡影……我們坐在獨輪車中,暴露在人們驚異、嘲笑的目光中……我們的神情舉止在他們眼中一定像一群怪物。」這是黃開甲回到上海後的日記。很難想像,一群在中國最先進的知識分子,一群始終熱愛著祖國的年輕人,就是這樣被對待。在被提前召回的過程中逃跑的榮奎,聲譽自然不必多說,但畢業之後,仍然堅守當年簽署的約定,來到了中國駐美公館工作。然而,如今,我們現在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減當年,我們必須承認,在現在我們社會的制度不甚完善,但祖國需要你們,留學生們,又有多少人滯美不歸,滯歐不歸的。

還有我就是覺得清王朝的運氣也是不佳,當李鴻章和曾國藩策劃選送幼童出洋這一千古未有之奇事時,他們滿懷期望這些出洋學生在掌握喜人擅長之技後,可以幫助中國漸圖自強,可是,當留美幼童回到他身邊時,在變革的道路上,舉步維艱的國家,卻接二連三遭受致命的重創,瀕臨亡國的邊緣。這也就是清王朝的自掘墳墓吧,把自己的重生之路給廢掉了。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也是他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幼童的歷史真真切切的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除了感嘆他們的優秀之外,也深深的為他們感到惋惜,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可他們的命運卻充滿了遺憾與惋惜。如果不是政府的膚淺與無知,以他們的能力必將獲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現在都缺乏這樣的人才。

幼童觀後感(二)

留美幼童的故事在一曲悠揚的美國民謠《long long ago》下拉開了序幕。100多個十幾歲的孩子,遠離家鄉,到地球的另一邊求學。不知道是哪些家長,那麼的富有勇氣,具有遠見,冒著與孩子訣別的風險,願將骨肉送去毫無所知的一片大陸。不知道曾國藩、容閎那些率先睜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個當時極端閉關鎖國的中國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虧,才使得愚鈍的清政府肯公費派遣這些孩子去學洋人的技藝。當這些孩子踏上異國求學之旅時,我感覺到,那個沉睡的中國,開始微微睜開他那惺忪的睡眼。

幼童們在新大陸的學習生活表現,是讓我非常欣喜的。不同於那些有點迂腐的朝廷命官,孩子的接受、適應能力永遠是最快的。他們飛速的接受異地的語言,生活方式;他們很快的適應美國式的教育,拚命汲取那些新鮮知識的營養,很快在學校中出出類拔萃;他們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盡情呼吸,生活、學習、運動樣樣做的精彩。同時,他們依舊接受著傳統教育。清政府這一安排,我十分的贊同,這讓孩子們心中的祖國情結得以鞏固、延續。事實也證明,最後絕大多數孩子仍舊富有一顆愛國之心。拿現在的出國留學生與當時的幼童相比,我以為幼童出色不少:且不說現許多留學生的融入能力差,很大比例的留學生滯留不回的事實讓人心傷。留學生的愛國心減少了,我以為這與現在傳統教育的淡化分不開的。

他們在這個年輕的美國,一天一天成長著。令我記憶比較深的事是幼童們參觀費城世博會。幼童們用好奇的眼光觀賞著一切新奇的設備,在心中立下志向:努力學習以便今後能使用這些設備。但是同時,我國展出的依舊是有著悠久歷史積澱的展品,與整個展館的創造性基調顯得那麼格格不入。我想,這清晰的反應了在全世界工業化進程迅速時,中國停滯不前的狀況。

同樣是派遣出國學習,日本的效果卻與我們的截然不同——我們的「出國計畫」半途夭折,而日本卻通過學習各國優勢之處,完成了一次巨大的騰飛。是因為我們派遣的兒童學的有問題麼?顯然不是。幼童中有很多與日本人同班,而且我們中國人在美國學校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國效果是與政府的態度密切相關的。日本政府重用、看重留學生。而中國,總是難以接受不同,最後還召回未完成學業的留學生,將他們隨意分配。儘管作出了派遣留學生出國的一步,他們還是潛意識裡牴觸西方思想的,這就決定了這次公派出國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學是一回事,施行又是另一回事。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大多數的資料都是在美國獲得的。在中國,幼童的故鄉,居然沒有留下多少他們的資料。這很值得深思。對於資料的保管、珍視,我國是應該好好的向美國學習的。

這是一個百年的傳奇,一群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古老國家的命運跌宕,他們是荒原中第一個探路人,是驚濤里最早的遠航者。當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慢慢展現在人們眼前,我們又仿佛重新審視那一段歷史,思考背後的故事。

幼童觀後感(三)

當前,作為中國當代的大學生,出國學習是一個學習外國精華的機會,學習以後回來報答祖國。我看到了《幼童》這一紀錄片,它讓我看清了我,作為正在培養的一名中國大學生,該有怎樣的目標與選擇。

派遣幼童到美國留學,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一百多年前,那些一出門就是15歲的一群小孩子,他們承載著多少人寄予的希望?這個希望不是一般的期許,它是實現中華自強的夙願,這其中又夾雜著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探索。

他們,就這樣上路了。莫問這樣的路途,這樣的重量是否該交付一個小孩子去承擔。

雖然這些留美幼童中不乏嬉玩人生的墮落者,但他們中的多數終究是飽含著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更讓我們有所觸動,甚至是震驚的是,他們之中居然有人是因為學習過於刻苦而夭折的,我們現在有多少大學生,玩手機睡覺,都沒有當時這些學生的皮毛。

對比今天的年輕人,刻苦努力者有之,志向宏大者有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為了自己的祖國?那些一去而不復返的所謂「人才」真的值得我們欽佩、嚮往嗎?

派留學生出國,本來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但在專制制度根深蒂固的中國卻經歷了一個十分曲折的演進過程。()中國幼童留美,首開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更是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中彌足珍貴的一頁。

雖然容閎遠去了,他那120個幼童也早已遠去,但這個百年前的傳奇演繹過一群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古老國家的跌宕命運,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他們是荒原中的探路人,是驚濤里的遠航者,引領落後愚昧的中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維艱。他們歡笑、哭泣、成功、失敗,他們親歷百年的激盪,被遺忘又被重新拾起。

幼童的故事讓人著迷。他們深入西方文化中並受到真正的尊敬,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們回國後作出傑出的貢獻。時至今日,這樣的傳奇已是鮮有所聞了,留學生們總找不到歸屬感,我想兩代留學生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年齡吧。

幼童的歷史真切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們是民族的驕傲,讓人讚嘆也讓人扼腕。如果不是政府的膚淺和無知,以他們的能力獲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現在都缺乏詹天佑、唐紹儀這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他們後來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電報業的先驅,他們中有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長,中國史上最早的一批外交官,他們目睹了近代中國的榮辱興衰。

但這部記錄片深深烙在我心裡的名字卻不是他們,而是另一個人——容閎。

其中容閎有這麼一段話,給我的感觸最深:越是刻苦學習,成績越好他越是感到痛苦,他說,因為只是增加了,人的道德,考慮的範圍也就廣泛了,我自己想到中國的老百姓,這樣的痛苦,受那麼大的壓制,我沒有受教育以前一切都不知道,我就是自己過日子,我接受了教育以後,我覺得這種情況是不能忍受的,我自己現在是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我就應該使我的同胞早一點擺脫這種處境,我要為他們服務。

正如記錄片裡所說,如果沒有容閎,雖說中國遲早也會派遣學生出洋,但既不可能這樣早,更不可想像會有幼童出洋這樣的奇想。容閎個人的傳奇經歷,造成了大清國歷史上出現的留美幼童這樣一個破天荒的事件。

最後引用片中的一句話來結尾。是一個百年的傳奇,一群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古老國家的命運跌宕,他們是荒原中第一個探路人,是驚濤里最早的遠航者,他們歡樂、哭泣、成功、失敗,他們親歷激盪的百年,被遺忘,又被重新發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