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與狼共舞觀後感

與狼共舞觀後感(一)

《與狼共舞》講述了美國邊境時期的一個軍官去追求一種自然給予的自由而到達了邊境地區與蘇族人為鄰。而他前去的理由是:我想去看看那裡的風景,乘著沒有被開化前。

然而在這個最自然最原始的地方,他似乎也找到了人性中最原始的善良、尊重和愛。可這恐怕不只是人類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嚮往。因為他交到了好朋友:一隻狼、一匹馬、一群蘇族人。

而被白人們認為不開化不文明的印第安人,他們世世代代生存在這個自然的環境中,以獵取水牛為生,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屠殺它們。他們依靠河流中的清水,從來不會貪求利用。他們團結信任和睦如同一家人。他們在大自然中遷徙從來不掠奪什麼。只是他們同樣認為白人是一個不開化的種族。因為白人不懂得尊重隨手掠奪、因為白人不懂得珍愛生命,只是為了牛皮和舌頭而屠殺水牛群、因為白人不懂得回報自然母親,只知道破壞自然、因為白人不懂得團結友愛和信任,他們對付自己的同胞。

而這個白人軍官在與蘇族人的交流中漸漸的被這些人同化。當他原先期盼的文明人的來臨時,確是殺死了他的馬、射擊他的狼來取樂時,他明白了白人是一個野蠻的民族,他也深深的感覺到他不再是以前的軍官而是蘇族人——與狼共舞。

其實我知道在後來的日子裡,白人利用商業契機大肆屠殺水牛群導致水牛的滅絕。而斷掉食物來源的蘇族人最終像白人投降,搬進了白人劃定的保護區。

前些時候我也聽到過某些學者嘲笑蘇族人經過了這兩百年沒有任何進步,依然靠著美國政府劃定的保護區生活。當然言下之意應該就是說蘇族人經過兩百多年依舊這麼野蠻沒有被文明感化。

但是在我看來文明和野蠻不是這麼容易能下定義的。我認為真正的人類文明不是在於我們擁有多少先進的科學,也不在於我們有用多麼輝煌的經濟成就,而在於人類如何去追求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人性。

那些科學、哲學、人文等……都應該是幫助人類去更好的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應該是讓人們去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關懷重要性;應該是引導人們最單純的人性——「愛」,向著善良走向人類的文明。

我想人類的文明不是存在在外邊的花花世界,而是存在於每一個人內心的純真善良,存在於每一個人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真誠。

200年前一群文明的蘇族人被拿著先進武器的白色野蠻人擊敗。也許人類的文明總會被野蠻擊敗,然而我相信這些野蠻人也終將會被文明同化的。

與狼共舞觀後感(二)

以前,我總認為,狼是一種兇猛、可怕、無情的殺手。自從我讀了《與狼共舞》這個故事後,卻改變了我的這種看法。

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春天,美國青年艾爾來到森林裡觀賞風景,突然看到一隻遇難的母狼。艾爾決定幫助它,起初不敢接近它,就找來它的孩子,而後又為它找來一隻死鹿給它餵食。漸漸地,他們熟悉了,親近了起來。最後艾爾又救了母狼。時隔四年後,這隻母狼依然認識它。

看完這個故事後,我深深地意識到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更需要我們的保護。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但可以想像出他們在一起有多快樂,沒有一絲的敵意。其實並不是所有動物都天生無情可怕,而是為了生存,由於我們大量捕殺動物,它們就自然把人類當做敵人。一但沒有了狼,那麼田地里的田鼠、野兔等就能稱「大王」了。如今,狼的數量越來越少,現在它們被我國定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所以,數量終於逐步增加。

同學們,只要天下所有的狼都能像這隻狼,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像這個青年,那麼天下一定其樂融融,人類和動物都生活在一個歡樂的世界裡。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夜已經很深了,我久久不能入睡。保護動物,珍惜動物的呼喚,不斷在我耳邊迴響。

與狼共舞觀後感(三)

鄧巴回到他的「堡」取日記本時,與他生死與共的馬兒(西斯科)被白人打死了。

鄧巴在被以叛徒的罪名押往海斯要塞時,與他共舞的伴「郎」「兩隻白襪」被白人打死了。

或許是這兩位重要伴友的離去已經讓人們感到無比的悲痛,作者,仁慈的給了鄧巴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

當然,三個多小時的影片絕不會僅僅講這些,更多的精彩還在片中。影片描述美國白人軍官鄧巴到西部前線駐守,空無一人時,跟印第安蘇族戰士交上了朋友。後來西進的白人軍隊將他視為叛徒,對他暴力相向。也使鄧巴永遠成了「與狼共舞」。

看了開頭部分,我們不禁會笑,鄧巴的弄巧成拙出現的也太巧了。敵人那麼多子彈怎麼會沒把他打死呢?哈哈,這裡我不由的想到造物弄人。鄧巴寧願戰死在戰場上也不願意做一個沒有腿的殘廢。這裡反映以他的英雄本色,註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當然,由受傷—想死—英雄—駐邊—與狼為伴—以蘇為友—融入蘇族—握拳而立—叛徒—受虐—流浪等等可以看出,()鄧巴顯然是全片的線索。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然而,我感覺《與狼共舞》這部電影之所以那麼有名,主要是他喊出了印第安人的心聲,帶著人們從一個正確的角度去看待印第安土著居民,正確了解美國的西進運動。

首先,我們最先看到的是印第安帕尼族殘忍殺害被鄧巴稱為「很好的人」的農民兼車夫。與此同時,另一個部族蘇族也發現發現鄧巴的存在。蘇族首領「踢鳥」在偷馬兒的時候被赤身的鄧巴嚇得慌忙而逃。或許從那時開始,踢鳥已經在心裡和鄧巴交上了朋友。兩個部族的同時出現,無非是起到一個對比的效果,向我們展現兩個普通而又極端的部族生活習性。異曲同工的是,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在保衛他們的土地。但是,主人公鄧巴最後融入了蘇族,這或許是作者有心之作,人的視線跟著主人公走,自然會走進蘇族人的日常生活,從而了解認識他們。這是作者高明之處,我理解為,這是作者在為了印第安人而推翻歷史所做的努力。不管怎麼說,公道自在人心。

踢鳥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到底還有多少白人要來?」鄧巴在心裡回答「還有很多很多,像星星一樣多」。白人對印第安人的迫害我們不言而喻,多少的紀錄片已經將事實解釋得一清二楚。所以影片對白人荼毒土著人的現象不多提及。然而蘇族對白人的忌憚將一切展現無遺。

話說,每部片裡都有愛情,鄧巴(後改為與狼共舞)與握拳而立的巧合式愛情也是吸引人眼球的一個亮點。

美國西進運動成功,必定伴隨印第安人的嚴重損失,一個文明的逝去。

寧靜致遠,看與狼共舞不是看熱鬧,看出的是,你的心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