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便衣警察》讀後感

《便衣警察》讀後感(一)

厚厚的《便衣警察》在悲痛、亢奮激動交雜的心情中讀完了。四百多頁的文字是被血淚浸潤的。海岩,用他厚重的文字讓與周志明一樣的千千萬萬的便衣警察們,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仿佛張開手就觸得到那火一般燃燒的心靈。也許,在以前的印象里,警察是一個無情的職業吧,被人指控著,而周志明的古道熱腸和善良認真的性格讓我們看到嚴密的邏輯下一棵熾熱的心。

從棘手的「3.11」案到曝毀膠捲入獄二年,再到對「11.17」案永不放棄的熱誠。他由幼稚變得成熟,也用他的努力證明了他的實力,也澄清了一個個冤案,他是警察的代表。

警察是必須為某些事情保密的,他們常常沉默,周志明也是如此。他在人前總是空白,也許只有空白能說明他對公安事業的忠心。他原來是怯懦的,兩年的改造生活讓他沉穩,愛與恨,袒護與責任,交織在他的心裡。當他心中有了對工作的熱忠,他就是真正的警察。海岩的書不僅僅是本偵探小說,更是一部心靈蛻變的血淚史。

徐邦呈在「3.11」案被疑為間諜,警察逮捕了他。在審訊中,他「供出」與同夥交接地點:仙童山。那日警察到交接地時卻沒能阻止了徐邦呈的逃跑。清明節「十一」廣場上周志明毀滅證據被抓判15年刑。

這15年刑,既有「十一廣場」之事,也有「3.11案」放跑徐邦呈之嫌疑。

他入獄了。在這綿綿無絕期的牢獄中,他沉浸在痛苦之中,正是此時,我們看到警察身上獨有的堅毅、善良的品質。他對牢獄中惡勢力堅決抵抗制止,在種種不平等對待中,他默默承受。監獄,在這裡仿佛已不是禁錮他的地方,反而成了磨礪他這顆未成形的珍珠的天堂。粉碎「四人幫」後,他出獄了,他如同一棵璀璨的珠子,照亮了自新河,也照亮了一個監犯—杜衛東的心靈。

「11.17」案,914廠工程師江一明家被盜,懷疑剛出監獄的杜衛東所為。周志明根據自己在獄中對杜衛東的了解否定了這種判斷。為了還杜衛東一個清白,他日日夜夜地不惜勞累的收集材料終於真相大白。

周志明是那樣真實,愛是真的,恨是真的,悲傷是真的,友誼是真的,快樂是真的,責任感更是真的……

《便衣警察》讀後感(二)

上周六去圖書館,偶然間看到了一本書《便衣警察》,聽起來很熟悉,突然記起在小時候有部電視劇也叫這個名字,記得當時奶奶每天都會準時收看,當時我還小,只是聽他們說很不錯。跟爸媽視頻時聊到這本書,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部電視劇和一首歌曲,他們的好評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決定好好讀一下這本書。

看了一會兒我就被主人公那種正直的品質和孩子氣吸引了,一個警察,卻建有這樣的情況不得不說是件很有趣的事兒,而且故事中也交代了主人公周志明孩子氣和自理能力不強的情況引起的一些可笑的小事,並且也為後來的轉變坐下了一個伏筆。故事從周志明撞傷施肖萌開始,周志明聽了鄰居大福子一番故作高深的言論後多次去看施肖萌,後來竟漸漸成了戀愛關係。平靜的生活因為一個死去十年的人的出現而被打破,徐邦呈的嬸嬸竟然在南洲街頭看到了死了十年後的他再次出現,告訴了公安局並引起了重視,誰也沒想到竟然引出了一次重大的間諜案件偵查人員們與間諜鬥智鬥勇,最終從他的口裡獲取了一些情報,並打算一網打盡,沒想到的是間諜竟然陰謀陽施,以接頭的名義將求救信號順利的送了出去,最終讓徐邦呈跑掉了。

文革時期的大動亂引起了人麼內心的不滿,特別是周總理的去世,更是讓人們面對壓迫而群情激憤。施肖萌的姐姐等人在南州十一廣場貼詩的事件被小陸拍了下來,而周志明卻將其銷毀並承擔了錯誤,以反革命的罪名被關押直到文革後才被釋放。在監獄勞改期間認識了卞平甲,還遇到了他抓捕入獄的杜衛東,以及和監獄頭子田保善之間的種種都鍛鍊了他的性格,使他更加剛強和自立。在監獄期間他和杜衛東成為了好友,兩人出獄後都有了各自的事業,然而不久杜衛東就以盜竊為由被抓捕,憑著對杜衛東的了解和信任,周志明對案子進行了調查冰洗清了他的冤屈,卻有懷疑到了施肖萌的姐夫身上,並且在搜查中發現了間諜用品,結果一樁刑事案件變成了一件間諜案,故事越來越複雜,施肖萌為姐夫做辯護並無罪釋放,他的姐姐因為貪圖利益作偽證而被捕,並發現了間諜馮漢章,在小陸的一次賭氣鬥嘴中意外發現了馮漢章與徐邦呈竟然就是一個人!接著又是杜衛東的離奇自殺,原本銷案的自殺事件在周志明的堅持下發現了謀殺的證據並且又將犯罪活動的矛頭指向了間諜案。

每一次抽絲剝繭使案情深入卻又被拖入一次更深的陰謀之中,故事裡奇跌宕道盡了警察之辛苦,並在破案的過程中穿插了周志明和施肖萌、嚴君、小陸的複雜的感情糾葛,使得整部作品跌宕起伏令人手不能釋卷。故事通過一樁樁事件以及人物個性化的動作語言將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如正直倔強、敬業負責的周志明,幹練而又細膩的嚴君,狹隘又有大局觀念的小陸。作者人物的刻畫並沒有一刀切,那些讓人敬重的便衣警察也有著凡人的缺點,讓人感覺很是親近和自然,彷佛敘述的故事就發生在意的身邊。作者對景物描寫也十分細緻,有一種很強的代入感,真的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作者對警察辦案的情況和勞動監獄情況的描寫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閱歷之深厚。故事中施肖萌的任性差些斷送了她和周志明之間的感情,還好有周志明的堅持和組織的澄清,故事最後雖然沒有說他們在一起,但是也暗示了故事的結局,而嚴君,因為一直苦戀無果,最後調動到了北京。這一點有些讓人遺憾,也讓人感嘆良久,也許美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完滿的吧,相信嚴君也是會得到幸福的。

現在都已經是大學生了,讀的書也不算少了吧,但像這樣觸動人心的文字還真是頗為少見的,情與法的撞擊,公與私的矛盾都讓人不知道何去何從,從公道出發的人讓人敬佩,而因情失智的人也讓人恨不起來,因為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感情和心態。可以說海岩寫出了世道和人情,真正感人的文字正是這樣採集自人們的真實的生活中的。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讀一下,也許不同人都會在不同層面受到啟發······

《便衣警察》讀後感(三)

《便衣警察》這本書描寫的是七十年代發生的事情。周志明是本書的主人公,他是一名人民警察。在「3.11」案中,當他押徐邦呈去他「供出」與同夥交接地點時。由於疏忽,不小心讓徐邦呈逃跑了。有人懷疑是周志明故意放跑了徐邦呈。這件事也是他之後被判刑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 「十一」廣場事件。清明節「十一」廣場上周志明為了保護施季虹和安成將證據毀滅。就這樣,他被判了15年。他在監獄中發現,有許多犯人橫行霸道,不知悔改。周志明對這樣的事情非常看不慣。他用了許多辦法來阻止。雖然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但他還是仍不放棄。他同時也做到了不被當時的環境所改變,一直保持著堅強,善良,一個人民警察所擁有的好品質。他還是一個正直的人,他不像別人那樣趨炎附勢,如果上級做錯事情了。他敢於指出。十五年的牢獄生活,他選擇了勇敢面對。他覺得監獄中的許多規則很不合理,他敢於向上級反映,而不像其他人那樣視而不見。這一個又一個的事件,全都證明了周志明是一個勇敢、正義的人。

我們沒有周志明的經歷,()但我們可以學習他許多優秀的品質。我們可以像他一樣賦有一顆善良的心。要善良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

這本書在我讀起來並不是那麼順利,因為我並不了解書中的許多事件,每讀到一個不熟悉的事件時,我都會向爸爸媽媽「求救」。看來要想能真正讀懂一本書,不光要用心去讀,還要了解這本書的寫作背景。

讀《便衣警察》這本書時雖然有些吃力,但讀完後還是使我受益匪淺。我不光學會了人民警察的許多優秀品質,還更深入地了解了七十年代的一些歷史事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