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莫高窟讀後感

莫高窟讀後感(一)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是《莫高窟》,我們的語文老師得我們講了莫高窟的故事。 我們聽了這個故事,含知道了莫高窟在我國的甘肅省,莫高窟裡邊有彩塑、壁畫、藏經洞等,我還知道藏經洞有許多文物,如經書、文書、帛畫、銅像等六萬多件。

莫高窟不僅有塑像,還有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我覺得我過得古代人民使用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我聽到了我國的莫高窟許多文物,但是許多文物都被帝國主義分子搶走了我們聽到了這個,很生氣,許多的文物被搶走。 莫高窟里有492個洞窟,來說對我們說,第19個就是藏經洞,還有許多的洞窟有塑像、壁畫等。

莫高窟是我國的文化遺產,他的藏經洞裡有數也數不清的經卷、繡畫和法器,並在牆上畫了精美的壁畫。由於王道士的無知和我們國家的貧弱,導致帝國主義的盜寶分子都接二連三的來到莫高窟拿走了許許多多的文物。被盜的文物都是我們祖國的無價之寶,卻就這樣被外國人拿走。

它經過了多少代人的親手打磨,注入匠心,浸透智慧。故一朝大顯於塵世,頓時驚艷不斷,不止是遊人,學者,不止是藝術家。作者一再感慨,一再沉思,時而想像,時而述說,總之是入情入理。它就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場,值得飛天后人的我們代代珍惜。

我國古代人民用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這每一尊彩塑、每一副壁畫,都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我讀了這篇文章,為舊中國的貧弱感到可惜,為新中國的強大感到自豪!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後來保衛我國的文化遺產,讓我國更加繁榮昌盛!

莫高窟讀後感(二)

今天學習了《莫高窟》一課後,我了解到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位於甘肅省的三危山和烏沙山之間。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裡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其中的第194窟是一尊力士,這是屬於盛唐的作品。他滿身肌肉,很發達,後面有一把大刀;面部很肥,眼睛凶神惡煞;上身半裸。看起來栩栩如生,就像真人一樣。

我想,這可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啊!那時沒有現代化的工具,只有用石頭、鐵鑿、錘子,認認真真的雕刻、打磨出來,如果是稍有不慎,可能雕塑就會毀掉。雕塑一尊雕像,需要堅定的信念、高超的技藝,還有一生辛勤的勞作及幾代人的努力。

多少遠去的馬匹,落在塵封的路途,依稀聽見"噠噠"的馬蹄和嘶吼聲。

多少醒著的靈魂,在敦煌無盡的蒼穹,任由我想像,在聖地的石窟,我緊緊地攥住飛天的夢想

課文中的敦煌,不禁讓我在心底驚呼,這才是藝術,這才是生命。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發出的生命信號。而這種信號充滿了敦煌,這信號是磁,是蜜,是渦卷方圓的魔井,沒有一個人能夠擺脫這種渦卷,沒有一個人能夠面對著它而保持平靜。

這樣的敦煌,不朽於中華大地的敦煌,東方的藝術聖地,如此壯闊,如此莊嚴,如此神聖,如同我的祖國,如此的令我驕傲。

莫高窟讀後感(三)

學了《莫高窟》一課後,我深深的震撼著。莫高窟的存在價值?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是不能夠做出資深的回答的。也許,莫高窟是歷史、宗教、道德與美的結合吧!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也許這就是莫高窟存在的價值……

「色流」在文章後的解釋中他就是一個很生動形象的詞。然而,在本文作者的眼裡「色流」不僅僅是一個詞而是不同的朝代在莫高窟中的演繹。

北魏時期的色流「青褐渾厚、色澤濃厚,沉著得如同立體」。大家都知道北方人一般都高大威猛。古代多戰爭,在這般文化孕育之下的兒女作的畫自然多了一分強悍,少了一分溫柔。

隋文帝統一中國之後的色流卻跟北魏大不相同了。戰亂少了,天下有了一定的太平,文人、才子一一湧現,人們不在滿足於過去的粗布衣服,毫無生氣。於是「衣服和圖案都變的華麗」那這時的色流當然就是「開始暢快柔美」了。

唐朝盛世,盛世唐朝。他比北魏少了些兇悍,多了些文雅。但是,又不缺豪邁。比隋朝少了些溫柔,多了些激情,但是又不乏華麗。宮中歌舞昇平,朝廷官員其樂融融;街上 喜氣洋洋,天下百姓載笑載言;山間豪氣升天,文人才子賦詩連連。在這樣一個盛世,色流當然是「猛的一下渦旋卷涌」。()

唐代已成為過去,五代已經到來,他已沒有唐代的雄風,而是變得溫柔了。於是「精細」成了這個時代的色流。色流中少了鮮明的色彩,變得有點灰暗了。那一定是宋代了,國破家亡的滋味有誰嘗過呢?在這個戰亂多於太平的年代哪裡還回有歡快的整體氣象呢?

作者能夠如此仔細的觀賞莫高窟,從著一方水土中看出一千年的生命來;看出莫高窟存在的價值來,這實在是令人驚嘆呀,想一想自己遊覽名勝古蹟時馬馬虎虎,匆匆而過的情景真是慚愧呀!只有用動情的眼光,真摯的心才能夠看得明明白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