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一)

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回顧自己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生摩擦,與家長產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看過《論語》心得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二)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眾多人中,家家也都有本難念的經。那他們又是怎樣看待人生遺憾?

《論語。顏淵》有錄: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子夏稱自己名為商,勸導司馬牛說,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都由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順應。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說,人首先要能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問天問在,這樣只能加重你痛苦。其次,要儘可能用自己所做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那就如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將錯過星星了。」一種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少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生命的質量。比如:當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吸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二氧化碳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既然生活中遺憾不能避免,那麼如何對待遺憾的心態和方式就尤為重要了。這裡也就是我寫這篇部落格的中心意義,那就聖賢們早就在千年之前用文字告訴我們,無力改變事實,卻可以改變看待事情的態度。那就是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所有儒家理論的核心無非常三個字:仁、智、恕。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放得下,就是恕。你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馬上就去做。什麼人最重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推已及人地,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所謂拿得起放得下,除了仁、智、恕外,還要有「勇」,有大勇。如此,內心有約制,得失在心中。一切苦難均可以笑傲。

《論語。憲問》記載: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要做到讓內心真正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清身外之物有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稱為:「鄙夫」。

《論語。陽貸》中有錄: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出,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鄙夫,意義幾乎等同於小人,就是不上檯面鄙陋的人。孔子曾經說過:像這樣的小人,你能讓他去謀劃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後又害怕會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論語。公冶長》所言: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君所眾知,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很率性,對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孔子有次調侃說,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是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雲了。到時能跟隨我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聽到這話很得意。結果老師後面還有一句話,我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麼都沒有。「好勇」是子路的特點,但他的勇敢又缺少點內涵。

《論語。陽貸》中,子路師:「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無勇而無義為盜」意思就是說子路真去問老師:「君子應該不應該崇尚勇敢呢?」孔子說,君子崇尚勇敢沒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亂犯,一個小人會以勇敢淪為盜賊。試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戶,甚至殺人越貨,你能說他不勇敢嗎?但這種沒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而這個「道」「道義」卻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

《論語。里仁》有記:子曰:「以失約之者,鮮矣!」意思正是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假如一個人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更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蘇軾曾在《留候論》中論過這種勇敢,並稱其為「大勇」。原文: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論語》中,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後來越強調內心,越到後來越從容和緩。而在這從容之前,其實要經歷千錘百鍊。

于丹說,其實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還有社會年齡。如果我們在二十歲、三十歲能提前感悟到四十、五十的境界,已經建立了明晰的內心價值系統,已經能把社會給予的壓力變為一種生命反張力,已經可以做到從心所欲那樣的一種淡定從容,那麼我們說,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因此,《論語》中睿智的人生經驗,穿越千古滄桑溫暖著我們,光芒著我們,照亮我們心中的暗夜。品著孔子,微笑中受益的心智再次開朗,讓我們不斷有勇氣解剖自己,征服自己,超越自己。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三)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朋友,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人生觀、世界觀。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是很相信這句話的。這並不是說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現實的可悲的社會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譚。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機會總會相對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處世哲學……正是在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納的基礎上,才會成為朋友。事實上,你不能期望貴族會從心裡真正接受平民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他可能對你和藹可親、體貼照顧,那是一種教養、一種禮儀、一種體現自身優雅高貴的表現形式。無法通徹地了解相互的生活習俗、知識結構、文化構成等等,又何來的溝通和所謂的心靈碰撞?又談何長久的相處、融合及接納?

以前總說門當戶對是封建毒害的殘餘,但真的沒有更現實的意義嗎?就我看來,它是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經常被忽略的、精神層次上的鋪墊。()當然,我並不是說要把其當成一種鐵定律例來執行,而是認為應該作為必要的參考來對待。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好的朋友是良師,他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想、行動,令你覺得快樂幸福,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好的朋友不見得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卻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地站在你身邊,也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種態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離的。否則就是非愛行為,就是事君數,思辱矣;朋友數,思疏矣。

那麼如何可以結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讓自己成為善良的、樂觀的、幸福的人,使自己與這些美好的品德相貼近,那麼至少可以在與這樣美好的人相遇時共品一杯茶。

返回頂部